《年的来历》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53472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的来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年的来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年的来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的来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的来历》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0 年的来历执教:周学琴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个民间传说,讲的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年”的来历。传说中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会从深海爬山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而一位白胡子老头儿抓住年兽最怕红色、亮光和响声这三大弱点,借用“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及“整夜灯火通明”的方式,帮助人们赶跑了年兽,人们由此将“过年”的风俗流传至今。故事中白胡子老人的聪明和智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故事本身所展示出的中华文化的丰富灿烂更唤起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四字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练习给课文分段。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重点解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课时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文化积淀。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及学生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二次设计辅助环节1.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四字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先学后教一、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1. 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将圈出的

3、生字各读两边。2. 用“”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想想他们的意思。(5分钟后比一比谁字音读地准,字形记得牢。)(1)学生先学(2)检测(后教)我会拼(会认字,看书)我会读。(小黑板出示生词)我会写A、小学生写字描红。B、交流识字方法。C、两分钟识记生字,听写。D、理解词语。二、第二次先学后教先同桌接力读全文,然后自己将难度的句子再读一遍。(4分钟后比一比,谁能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1)学生先学(2)检测(后教) 句子 第二自然段 齐读全文三、第三次先学后教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讲了年的来历?试着给课文分段。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分钟后比一比,谁分得正确,说的完整。)(1)学生先学(2)检测(后教)分段 概括主要内容三当堂训练1、 拼一拼,连一连。Chu chuang bi yong xing wu yao避 武 性 畜 闯 耀 拥2、 比一比,再组词。异( ) 躲( ) 历( ) 贴( )导( ) 射( ) 厉( ) 财( )3、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扬威 ( )( )矍铄 ( )( )不凡大( )失色 安( )无恙 ( )老携幼板书设计 30.“年”的来历一、(1)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二、(26)年的来历。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