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5258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人才培养一、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1.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美术类专业而言,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由学校和专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类专业以培养艺术家和设计师为主,普通本科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学美术师资为主,而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满足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小学美术根底教学需求的师资人才。简单的说,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小学美术教师为主。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是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首先考虑的问题。2.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就业岗位分析为谁培养

2、人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除了担任小学美术教师以外,还在一些艺术培训机构从事少儿美术培训或在企业担任美工。分析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有助于明确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困惑,帮忙教师重新确立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就业和多途径成长提供保障。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应紧跟时代开展的步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与育才并重,以“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多途径成长,可持续开展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确立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以培养学习有动力、就业有能力、可持续开展有潜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二、高

3、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明确育人与育才并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开展。1.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办法和主动性等方面相对较差。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以兴趣为导向,是培养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伎俩。学生对课程有了兴趣,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忙下,才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明性,从而有效学习,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2.以专业为内涵,以通识

4、为外延,强化教学改革的针对性高职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为学生从事以小学美术教师为主的职业岗位打下知识和能力根底。需要明确的是,美术教师不等于职业画家,优秀的画家也未必能胜任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相对于职业画家而言,美术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美术技能,而且要有系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同时要具备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高职美术教育专业要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强化内外兼修,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上,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以专业课程为内涵,以通识课程为外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美术专业技能与教师职业能力,又要加强人文素养等方面的通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根底理论和专业知识

5、,同时具有优良的思想品格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开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以赛促学,教学相长,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主旨,而技能竞赛那么是对于专业技能培养结果的最正确验证方式之一。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包括教学技能比赛、专业根本功比赛以及各级、各类的美术展览活动等。以各类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检验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礼记学记曰:“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当前的职业技能大赛而言,外表是学生在比赛,其实也在

6、比拼教师,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固然重要,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场指导亦是决定比赛的重要因素。同时,技能大赛也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能够引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开展。因此,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在比赛中发现缺乏,可以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让师生在加入比赛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从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开展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可能面临多样化就业选择、多途径成长、可持续开展的“立交桥。这既是高职学生普遍面临的考验,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不管是多样化就

7、业、创业,还是学习、继续深造,自身具备的能力都是基本。简而言之,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本事要有用武之地才行。因此,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应立足于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学以致用为准那么,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其将来的开展打下能力根底。三、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三维二元一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探究1.构建以“明德、博识、精技为目标的三维育人空间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应坚持以明德为高度、以博识为宽度、以精技为深度的三维育人目标,培养价值观正确、知识丰盛、能力全面的高素质技能型美术教育人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高职美术教育专业首先要把立德树人放在育

8、人的高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使其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追求。博学通识,启智育人。高职美术教育专业要把通识教育作为育人的宽度,以“内外兼修、知行合一为根本理念,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校内外教育探索,通过展览观摩、讲座交流、实践操作、活动展示等环节,丰盛学生的文化积累、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人文、科技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进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根底。一专多能,精益求精。高职美术教育专业要把能力培养作为深度目标,把工匠精神贯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盛社会实践,强化

9、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形承认识美和发明美的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掌握精湛的美术技能,创作出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2.构建以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根本的二元共融课程体系美术专业技能和教师职业素养是高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当前,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盲目借鉴艺术院校的现象,以培养画家为规范,追求纯艺术教学,侧重于中国画、油画绘画技能的培养,重技能、轻理论,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根底美术教育需求脱节。因此,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义务教育美术课程规范2008年版划分的学习领域,将美术专业技能和教师职业能力二元共融,培

10、养学生造型表现、手工制作、美术鉴赏和教学实践四个方面的核心能力。一方面,要将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小学美术教材教法等专业理论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职业能力课程互通共融,综合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优化专业技能课程结构,整合同类学科或相邻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绘画、手工、书法的根底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根本功和教学能力展示,发展相应的活动,通过技能大赛和毕业创作,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课外试讲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3.构建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开展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未来的就业竞争非

11、常剧烈,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当前,高职美术教育应在教学场地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教育投入;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坚持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行动、自我评价,具备可持续开展的能力,保障毕业生产出质量,培养学生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辨识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开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传道,修身立德,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师者授业,博识精技,传授“鱼与“渔;师者解惑,笃行致远,引导学生砥砺成长。新时代的高职美术教育专业要适应时代开展的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着眼学生的健康开展、全面开展和可持续开展,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敬业精神和综合素养,使其成为就业创业有本事、继续学习有根底、可持续开展有潜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参考文献:【1】林国霞.关于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思考.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2】覃小芳.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的思考.群众文艺,200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