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34427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编写:回郭镇一初中 审核: 七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2、学习课文精彩的写景笔法,揣摩精彩语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品味文章精美语言,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资料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百草园,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2、文体资料

2、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由此可知,“味”是从“诗书”中来的。“诗书”是儒家经典的代称。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经”,所谓“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第二类为“史”,即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第三类为“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学法指导: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了解少年鲁迅在童年生活中所具有的童真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在思想上受到启迪。2、同学们要结合课文思考:作者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要表现怎样的主题,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思想感情?3、课文中有一些很精彩的段落,要细读细品。【学案自学】

3、一、字词通关:熟读课文,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 ) 油蛉( ) 倜傥( )( )臃肿( )( )菜q( ) jin( )赏 ku( )甲 b ( )谷 二、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确凿 : 轻捷:: 人迹罕至:觅食:渊博:人声鼎沸:三、走近作者,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 ,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本文选自散文集 。【小组合作】问题探究:按照要求阅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本文题目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3、细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

4、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从写景的角度、顺序、修辞手法、用词等方面思考。)4、阅读“三味书屋”部分,思考: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味?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

5、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班级展示】将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给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质疑探究】你还有哪些问题,或者有不同的想法?请大胆的提出来,比一比看谁最有才。【自悟自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达标测试】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

6、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2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的内容。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

7、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3这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 ,后写 ,再写 ;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 ,再写 ;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 、 、 。4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答: 5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6模仿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各写一个句子。比喻句: 拟人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