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34300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应用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三名著名教育的学前教育思想。教学重点:理解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教学难点:应用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时间:6 节课教学内容:第一节 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和主张主要体现在新教育与旧教育的歧点 、 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 、 美育的实施方法 、 美育等著名文章中。二、 ”五育 ”并举的教

2、育方针论1912年,他发表了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养成 “共和国民健全人格 ” ,提出了 “五育 ”并举的教育方针。1 .军国民教育(体育) 筋骨“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2 .实利主义教育(智育)胃肠“公之世界恃以竞争者,不仅在武力,而尤在财力。 ”3 .公民道德教育(德育)呼吸“何为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揭示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4 .世界观教育 心理“培养人超轶乎现实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 ”5 .美育 神经“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三、 “尚自然

3、” 展个性“ ” 的儿童教育主张1918 年,蔡元培发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他认为新旧教育的不同在于:昔之教育,使儿童受教育于成人;今之教育,乃使成人受教于儿童。 他对违反自然, 束约个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深恶痛绝。 他主张新教育应反其道行之。 蔡元培这种崇尚自然、 尊重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的主张, 也是学前教育领域内批判封建儿童观的思想武器。“教育者,与其守成法,勿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勿宁展个性。 ”四、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1919年,蔡元培在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这篇演讲中,提出了他的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首先, 他揭露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及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他强调 “教育是专

4、门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 ” 。 针对上述情况他提出了他的学前儿童公育理想的。 他主张:不论哪个人家,要是妇女有了身孕,就送到胎教院接受胎教,生下子女之后, 进入乳儿院, 一年后进入蒙养院受教育, 不用他的母亲照管。他对学前儿童公育的设想是先从贫儿院下手,再推广到不贫的儿童, 逐步以学前公共教育代替家庭教育。五、倡导学前儿童美育蔡元培是我国现代美育的首倡者。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美育 实施的方法一文中,其中有关儿童美育的实施,他提出以下几 点意见:首先,他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 其次,他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 育。他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蔡元

5、培关于学前儿童美育方面的主张虽有脱离实际的地方,但是 他重视学前儿童美育的基本思想和他所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至 今仍可作为我们向学前儿童进行美育的借鉴。第三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陶行知( 1891 1946) ,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1914 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 同年赴美伊利诺大学留学, 一年后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 1917年获 “都市学务总监 ”资格文凭,同年回国在南京高师任教。2.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 后与朱其慧、 晏阳初等人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还担任新教育 新教育评论等杂志的主编。3.1927 年

6、,与赵叔愚一起创办了晓庄学校, 1929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授予他科学博士学位。4 . “九一八 ”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积极提倡国难教育。5 .抗战胜利后,他积极投入到反内战、反独裁、争和平、争民主的斗争,在生命的最后100 天里,在各地发表了100 多场演说, 7 月 24日,他连夜整理诗稿10 万字后,于25 日凌晨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享年55 岁。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主要内容:(一) 生活即教育”强调寓教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使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二)社会即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小的教室里,大自然、大社 会都使学前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

7、。(三)教学做合一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切忌空口说教,而应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教室在儿童的活动中进行教育、教学三、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一)国家的前途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 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所以小学是建国之根本; 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 及。”(二)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 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幼稚园应有之改革及进行方法(三)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史的角度四、论学前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和农村三大弊病 :外国病 化钱病 富贵病三条改革

8、方针 : 中国化 省钱化 平民化普及幼稚教育的三个步骤: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幼稚园的办法;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1927 年 11 月,他带领助手张宗麟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1929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幼教史上唯一的一个专门研究农村幼儿教育的群众性组织晓庄幼教研究会成立。五、论创造的儿童教育(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六大解放 ”:1 .解放儿童的头脑2.解放儿童的双手3 .解放儿童的眼睛4.解放儿童的嘴巴5 .解放儿童的空间6 .解放儿童的时间(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1 .充分的营养2 .建立良好的习惯3 .因材施教六、论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一)把旧的幼

9、稚师范改造成新的幼稚师范(二) 用 “艺友制 ”培养幼稚教育师资“艺友制是什么?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 友就是朋友。 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 ”两个特点: 1.学用结合,理论密切结合实际; 2. 学习时间为半年,周期短,比较经济。第五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1.1914 年 1919 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霍布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2. 1920 年起,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 808 天,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同时又以其子女为对象,研究家庭教育,写成家庭教育一书3. 1923 年

10、,在自家客厅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其实验成果作为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4. 1927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5.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开展难民难童的文化和抗日教育6. 1940 年,在江西省泰和县文江村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7.1946 年 1949 年,积极投入民主运动,在好友陶行知逝世后,亲自主持了他的追悼会。8.50年代后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受到批判,被迫离开他热爱的教育岗位。9.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他著名教育家的地位,1982 年12 月 30 日逝世,享年90 岁。二、论

11、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从 1920 年起, 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 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 808 天,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20 世纪 50 年代初,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一)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儿童期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 另一方面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二)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1 .好动儿童没有自制力,他的动作是受感觉支配的,所以好动。2 .好模仿( 1)模仿的动作和所模仿的动作不是一样的; ( 2)模仿只在初做的时候;( 3)模仿包含模仿能力;( 4)儿童模仿是无选择的3 . 易受暗示( 1)

12、儿童易受暗示;( 2)暗示的方法;( 3)暗示的教育作用4 .好奇( 1)新异的刺激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新异包括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和事物与事物接触所具有的两种; ( 2 )好奇心的表现有五种;( 3)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1 )赞成 “力量余剩 ”游戏理论; (2)游戏的种类包括简单游戏和复杂游戏; ( 3)介绍了帕尔默的游戏分类;( 4 )关于游戏的发展,他认为 “人生一期有一期之游戏” ( 5 )游戏的价值有四个:发展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能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6 .喜欢成功不要让孩子做的事情太难7 .喜欢合群让小孩子交品行良好的小朋友; 给驯良的小动物作朋友; 给布娃娃之类的

13、玩具作伴侣8 .喜欢野外生活多让小孩子到户外,到大自然中去。(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1 .新生婴儿期 新生( 1)发展特点;( 2)教育重点2 .乳儿时期 新生后到 1 岁左右( 1)发展特点;( 2)教育重点3 .步儿时期 1 岁左右到 3 岁左右( 1)发展特点;( 2)教育重点4 .幼儿时期 3 岁半左右到 6 岁左右( 1)发展特点:思想活动、社会性的发展、情绪的转变( 2)教育重点:以积极代替消极;不姑息不严厉;让儿童使用自己的手脑;让儿童有自己活动的园地;发展儿童的好问心;父母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四、论家庭教育(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

14、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五、论幼稚园教育(一)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二)幼稚园的课程理论1 .课程应为目标服务2 .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3 .课程应实验整个教育法”4 .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5 .课程应当有考查儿童成绩的标准十大原则 九项内容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 、艺术活动 、语言活动(三)幼稚园教师的培养1950 年怎样做人们的幼稚园教师一文提出了幼稚园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政治思想方面? 2.业务修养方面? 3.教学技术方面? 4.优良品质六、活教育理论“教活书 ,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 ,活读书,读书活. ” 其三大纲领:(一) 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应具备的条件:强健的身体; 建设的能力 ;创造的能力: 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二)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课程编制的两原则:1.根据部颁的课程标准;2.根据当地实际环境的情形(三)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 ”“活教育 ” 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教师的责任:引发、供给、指导、欣赏(四)教学原则( 17条)(五)训育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