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34155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模型运动与早期海教育---梁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航海模型运动与早期科技航海教育梁 勇摘要开展航海模型运动可以使青少年树立献身祖国航海事业的理想,学习航海理论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因此,它是进行早期航海教育的有效手段。又由于航模活动的早期性、实践性、趣味性和系统性,使其早期航海教育作用尤为显著。我国航模运动起步晚,对其早期航海教育作用有待于各方取得共识。关键词: 航海模型;早期科技航海教育。航海模型活动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技体育活动,在我国已开展近半个世纪,是校内外教育单位向中小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认为开展航海模型运动是进行早期航海教育的重要手段。下面从教育的内容、活

2、动的特点等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一、航海模型运动的早期航海教育作用. 树立献身祖国航海事业的理想兴趣和理想是激发人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克服困难、搞好工作的巨大动力,也是航海工作者的必要条件。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参加航海模型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好奇到好玩到产生兴趣,从兴趣上升到爱好。其中许多人进而逐渐树立起献身祖国航海事业的理想。这个过程十分自然,十分牢固。五十年代不少航模爱好者高考时在志愿栏中全部填写航海院校,破釜沉舟,义无反顾。有些人虽因此落榜而不悔。如愿者甘心情愿离开大城市到山沟里工作。许多人在航海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种认为航海是热门行业不愁没人的观点;那种认为阶级教育可以代 替一

3、切,否认理想教育,把兴趣说成是资产阶级意识的观点;那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经济手段,无需理想,“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都是片面的、过时的、有害的观点。 . 进行有关航海知识的教育通过航海模型活动青少年们可以学到浮力原理、流体动力学、材料与结构、航海发动机、无线电遥控、气象等有关航海知识。是未来从事航海工作的智力准备。诚然,这些知识一般讲是比较粗浅的。但通过航模学到的知识具有多种学科、从实践到理论多次反复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一定程度弥补专业学习内容过于单一的缺陷。 例如训练航海员难以用许多课时讲舰船结构设计问题,而这些知识对航海业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舰船设计人员一生不过搞几个舰种,并且往往

4、只接触某些部件。人们很难超越这种客观局限性。航海模型爱好者可以反复设计、制作、试航许多船型,并且都是模型舰船的整体,从而形成整体的互相联系的思想。. 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学生的推理、演算能力较强,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较差。航海模型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航模爱好者一般能看懂和绘制三面图,可以迅速通过三面图构想出实物的立体形状,可以从等高线地图中迅速构想出立体地形;能识别许多材料,了解他们的特性,包括一些新科技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等);会使用许多工具,包括简单工具和机床;会使用不少仪器,如风速计、转速计、气流仪、声级计、电气仪表等;掌握一些加工工艺,从手工

5、制作到加工玻璃钢、碳纤维零部件;航模爱好者熟练地掌握模型舰船的调整和操纵技术,其中包括遥控技术,它和舰船调整操纵原理是相同的,技术上也是类似的。航海模型活动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 观察力、创造力、使用工具的能力、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航海模型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仅要完成制作和放航,而且要不断改进模型,不断提高航行成绩。 竞赛和创纪录始终贯穿于航海模型活动之中。这样就使参加者养成竞争意识和奋力向上的精神。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探索新问题的途径、方法和乐趣。许多航模爱好者都是技术革新的能手。航海是高科技集中的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航海员和航海工作者尤

6、其需要这种精神。5、培养幼儿科技兴趣通过幼儿参加航海模型活动的实验证明,幼儿科技兴趣的培养通过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必然能得到发展与提高。航海模型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科技活动,它融知识、技能和趣味于一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航海模型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把对海模的兴趣迁移到对科技的兴趣上来。综上所述,如果一个航海员或航海工作者在青少年时期参加航海模型活动,接受早期航海教育,树立献身祖国航海事业的理想,广泛学习航海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无疑是事业成功的宝贵的先天条件。二、航模活动早期航海教育的时机、内容和方式特点以上教育作用并非航模活动所独有

7、,其他方法也会产生作用。但航海模型活动具有突出的特殊性,主要有四点: 即早期性、实践性、趣味性和系统性。、早期性:五十年代我国大规模开展航模运动首先从初中开始,以后逐渐扩展到小学的高年级。就是说,利用航海模型活动进行早期航海教育至少可以从岁左右开始。而且还存在从小学低年级乃至学龄前开始的可能性。早期教育的优点不仅扩展了受教育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使教育作用更加深刻、牢固。例如优秀航模操纵手一般都从初中或小学开始接受训练,高中开始训练的很难成功。经验证明,无论是运动或劳动的复杂技术动作,都是从小开始训练才能达到娴熟到位得心应手的地步。知识教育也是这样, 小时候学到的东西记忆牢固,成年后学到的东西容易

8、遗忘。理想教育也是 这种规律。、实践性: 动手能力、操纵技巧、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首先依赖于实践,这是显而易见的。知识教育也不能脱离实践。知识教育当然可以通 过讲课、广播、展览等方式进行,也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抽象的、间接的、灌输式的方式往往使人印象不深。课堂上讲浮力、讲船型,远不如自己做一艘模型航行起来那样感受深刻。航海模型活动以实践为基础,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方式。 航模活动的实践经验不但有利于学习航模理论,而且有利于将来学习航海专业和研究工作。理想教育也是这样。通过长期航模实践树立的理想和一次动员所下的决心不同。前者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有丰富的实践基础,有多少日日夜夜的劳

9、动,有许多成功和失败。如同根深的大树,如同汇集无数源流的江河。、趣味性: 航海模型的制作、放航和竞赛都深受青少年喜爱。这项活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人类本来只生活于地面,自然特别向往海洋,羡慕鱼类在水中自由徜徉。当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模型航行于水中,当然会感到无比自豪和欣喜。青少年的好胜心,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力图超过别人。航海模型的性能是无止境的,前面总有更快的速度、更长时间、更大的高度有待攀登。这样使他们不断钻研,使他们的兴趣常盛不衰。学校招收课外活动的报名中,航海模型小组人数一般总是最多的。航模活动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符合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原则。、系统性: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积

10、累,航海模型运动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孤立的活动了。它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模型上有帆船模型,内燃机模型舰船,电动机模型舰船和仿真模型等种类。有简单的纸模型到无线电遥控模型等从简到繁、从小到大的完备系列。教材上有深浅不同的航海原理等理论书籍,有各种模型的设计、制作、 调整、操纵书籍和图纸。国内外有许多种航海模型期刊。器材上有设计、生产航模材料、套材、航模发动机、航模遥控专用设备的厂家,有销售航模器材的专营或兼营商店。组织上体育部门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隶属于教育、科协、共青团、 妇联系统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组织许多都开设了航模班。 以上机构配备了航模专职或兼职的干部、教练员或辅导员;基层单位

11、还有许许多多热心的业 余辅导员。规章制度上有正式颁发的竞赛规则和创纪录航行规则;形成了从基层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竞赛制度;国家正式颁发了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的等级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刘少奇于年提出开展航模型运动培养航模后备力量的构想, 指示解放军总政和海军司令部具体落实。1951年成立了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航海模型运动和其他军事技术运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我国航海模型运动发展迅速,其群众活动的广度方面达到和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文化大革命中断十年之后,1978年恢复活动,接着转入竞技体制,成立了二十多个航模专业队,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有些

12、项目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二十世纪后半期到二十一世纪,我国航海模型运动在普及和提高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发展缺乏一贯性,由于体制和方针等原因,运动进展大起大落,几经反复。甚至出现从建制上全部撤销的情况。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后全运会取消了航海模型等非奥运项目,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到2010年全国体育大会停办,航海模型等非奥科技体育项目退出了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舞台。每次反复都造成很大的损失,伤及元气。第二, 航海模型运动的早期航海教育功能在航海界和社会上还没有统一认识和协调配合。航海模型运动的目的局限于竞技。体育系统废除了“ 军事体育”概念,自然只以竞技和奥运标准来衡量航海运动的价值。航海模型等非奥科技体育项目跌入滑坡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