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二 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339748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二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二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二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二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二 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二语文石钟山记二 人教版教学要点1.弄清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如何有机结合、环环相扣。2.鉴赏作者变幻多姿的文笔,并总结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苏轼的石钟山记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类似之处,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而巧妙地结合起来,或事理交汇,或情景融合,其描摹生动精美,哲理上深刻蕴藉,语言隽永洗练,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美。二、背诵课文三、提问根据文章三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谈谈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见闻和看法编织成一个整体的。明确:课文第一、三两段是议论部分,第二段是描写、记叙部分。在第二段中写“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与首段李渤的“扣而聆之”照应;

2、“余固笑而不信”与首段的“余尤疑之”照应,为最后一段笑“陋”埋下伏笔。又如“钟鼓不绝”与首段“声如洪钟”照应;“微波入焉”照应首段“微风鼓浪”;“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照应首段“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处处与郦说印证,又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为末段叹“郦元之简”作好铺垫。文末一“叹”一“笑”与开头紧密照应。由此可见作者把描写、记叙、议论有机结合,丝丝入扣。浑然一体。文章开头提出两“说”、两“疑”,用事实和事理作反驳,用亲游石钟山所见所闻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推翻了李说,最后得出凡事必须耳闻目见,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交代了写作意图。四、分组讨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在写法上的异同:(讨论后指名发言,其他同学

3、补充)(1)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的相同点:两文都是游记,在表达时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式,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的,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2)明确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两文不同之处:叙议结构顺序不同:石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后带出记叙,最后以议论抒发感想。即先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提出质疑,通过考察探究解疑,得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游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侧重不同:石议论事理中侧重记叙,在此基础上有感而发,释疑得出事理极为简明。即要“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游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深入严密

4、地阐释,重在说理。记游描述侧重不同:石记游波澜起伏,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泊石钟山一段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过程,又有议论兼抒情的感慨。游扼要交代记叙游山,概括叙写景物,记叙简要明白。石缘事说理。游借端说理。五、提问苏轼对石钟山的命名提出疑问,体现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他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他在文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那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评价?讨论后发言,教师点拨明确:苏轼主要在诗、赋、词、古文、书法、文论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点拨:苏轼的诗赋中题西林壁最富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体现了观察点的变化,而所得结果各异的

5、哲理。当人们为了认识事物而陷入其中的时候,殊不知这种陷入或许正是阻碍人们捕捉事物全貌的原因。这似乎又是与常识相反的。在常人的意识中,事物总是离得越近,看得越清,其实这正是一种常识的误区。微观固然有利于局部的细致观察,却不利于对事物作整体的判断。诗人在看山的感受中发现生活的哲理,给人启发。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情韵最佳。其中“浓妆淡抹总相宜”一句中的“总”字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达到了景为情设,情因景生,物我合一的境界。另外在古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独有景趣;词作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6、,高处不胜寒”浮想联翩。这一切除了想象极佳外,思维方式也极其新颖。正是他凭借“立异以求胜”的思维方式,奠定了自己在北宋文坛的地位,被后人称为“千古一人而已”“古今文人一人而已”。石钟山记体现了他由果索因,立意求胜的思维方式。六、课堂小结石钟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之处,在于它有很重的议论成分。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叙石钟山的山水风光,而在于谈“游山”的体会,所以开头摆出有关石钟山名称来源的两种不同说法,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更不相信。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于是他决定亲临其境,查个水落石出。经过一番努力,果然郦的说法是对的,但由于说得太简单,所以

7、不能令人理解;对于李渤的解释,那简直就是胡闹了。最后他引申出一条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一条普遍真理,耐人寻味。石钟山之名究意为何,是件极小的事,只要肯驾上小船去实地考察、体验一下就能解决。但“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于是就以讹传讹,一误再误,使这个小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圆满的答案。这就使读者自然联想到:小事是这样,大事何尝不是这样呢?以上是这篇文章所发的主要议论: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凭空臆断其有无。其次,文章还告诉我们,要想获得真知,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调查研究不行;怕麻烦、图省事、潦潦草草地作些调

8、查也不行。李渤何尝没作实地调查呢?结果落了个大笑柄。探求真理,如同登山探海,必须有一种坚韧不拔、敢于吃苦、敢于冒风险的精神,而苏轼父子正是如此。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苏轼父子正是这样做的。从“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到“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说他们排除犹豫,战胜怯懦,终于使石钟山名称来历真相大白,旧疑冰释。马克思说:“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石钟山记告诉我们的正是这种思想。七、布置作业苏轼在亲访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请以此为论题,以小组展开讨论,谈谈实践的重要性。并写一篇600字以内的读后感。题目自拟。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