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的范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33767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送读后感的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目送读后感的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目送读后感的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目送读后感的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目送读后感的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送读后感的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送读后感的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送读后感的范文龙应台的目送 ,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目送读后感,欢迎阅读。别让她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_读了目送有感_800字 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大人们不可以理解,自己才是正确的 ; 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情”只是一句用于不同场合的套话,而从没有理解过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 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人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从未想过要回报些什么 但是,当我读过龙应台的目送后,彻底改变了我曾经的这些幼稚的想法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

2、都没有。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猛地一震,继而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他不再是那个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围的那个小孩子了,是这样吗 ?还是他忘记了 ?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 ; 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燃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这难道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个“父女母子一场” 的定义吗 ?那个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吗?不,不止这些,还有父女,还有那个张望父亲背影的女儿 记得在作者回台湾那天,父亲骑了

3、很破的车子送她,将她送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原因就是车子太破,怕影响女儿的形象。而当时的作者呢?她是这样写的“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虽然她知道父亲出于好心,不想让她蒙受阴影,但她是多么希望父亲能把她送进校园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亲的苦衷,没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亲,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没有追。这应该就是亲人之间的理解吧,这样的背影,凄凉且难忘。“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这句话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但却是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为了照顾父亲,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迹; 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亲,宁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奔向机场,赶最晚的飞机 这一切,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学习

4、呢?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想要珍惜这些关爱, 就要从点滴之事做起, 从理解做起。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 ( 油田一中 ) 初一:长翅膀的橘子读了目送有感 _1100 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如果你看过安妮日记 ,你就会学会坚强 ; 如果你看过老人与海 ,你就会学会坚持 ;

5、 如果你看过夏洛的网 ,你就会学会真诚 ; 如果你看过目送 ,你就会学会关爱和孝顺。是的,关爱和孝顺,这本书里无疑体现出了作者对儿子的慈爱,对母亲的孝顺。从作者的母亲对作者的爱到作者的爱对他儿子的爱。让我们从文章中感受出深深地情谊。龙应台的母亲因为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见过的人、见过的事、听说过的,全部都记不住。包括自己的女儿,也就是作者,并未记住,见过就忘。我能理解龙应台的心情,无奈和辛酸,把自己一手抚养大的最亲的挚爱,居然记不住他,虽说在记忆中有雨儿这么个人,却不知道龙应台就是他女儿。如果你的妈妈有一天和你说我不认识你,你是谁?当你在夜晚默默帮他盖被,她拍掉你的手然后说我不认识你不要碰我

6、的话后,你就会体会到这种感觉,那么的难过。作者尽可能的抽出时间看母亲,只为了想让她记起自己而已,这本是每个母亲都会、而且不需要子女去说的事儿,可在作者看来,让母亲记住自己已经是天方夜谭罢了。对于儿子,就是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不必追。对于作者来说,看到儿子发的母亲节礼物,心里有些开心,因为安德烈貌似意识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所以发了这个网站。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对妈妈的依赖性不大了,什么事都自己去做,可能做事的时候即使有一些小问题也不会想到妈妈这两个字了。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那些已经成年的人,不管有多忙,都可以陪陪父母。你可以忽

7、视他们在你年少时生病送你去医院,一夜未眠 ; 你可以忽视他们在你的野蛮耍赖下带你去他们可能觉得浪费或者没有钱去的地方 ; 你可以忽视他们从帮你换尿布到送你出国。但是你不可以忘了,他们是你的父母,养了你十几年甚至更久的人,最亲最爱的人。我更希望那些有孩子的在外打工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回家看儿女的人,可以抽空回家, 尽管你很忙, 尽管你可能抽不出身。但是记住,一定要去看他们。 他们是孩子, 还需要父母的爱。他们不是父母溺爱的,万千宠爱集齐一身的孩子。他们需要关爱。你或许会说 他们有叔叔阿姨老师陪着,不会寂寞的 ,但是你想过么,这些亲人再亲,也亲不过你们,因为你们是生他养他的人。谢谢龙应台的这本书,让我

8、体会到亲人的可贵。父母,亲人无疑是你最亲的人,所以,抽空陪陪她吧。回望是目送最好的回答读了目送有感_1100 字回望是目送最好的回答读了目送有感是时间教会我们只能目送光阴流逝吗?是历史告诉我们只能目送历史苍茫吗?以至于我们只记得目送亲人远去而忘了回望亲情。在文章里,作者的儿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时间无形的抵挡了母亲的靠近,当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远行企盼他回头时,他只自顾自的离开了。在我抱怨作者儿子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周末返校时,总要出现送别的情景,母亲那不厌其烦的嘱咐声总要跟到自己踏上校车台阶的那一刻。每次都是这样,已经和母亲说再见了,她的话还是会铺天盖地的过来。我越嫌她唠叨

9、她越说不停,我走的越远她说的就越大声, 记得每天都要吃维生素片 这是我每次进校车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我有时甚至不懂事的认为母亲的话像机关枪,咻咻的扫来,而我像是落荒而逃 。我突然想起,我从来没有一次回过头,看着她说:“好的,我知道了妈妈。 ”母亲肯定像作者一般“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 ,和作者一样“一直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 ,而我也和作者的儿子一样一次也没回头,一次也没有。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也丝毫不敢想象母亲那是心中的落寞。 只要是对你好的, 哪怕重复过千遍万遍的,母亲也还会对你说。你以为她不烦吗 ?她也会烦。原来不单是离别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一件事的毕

10、业是另一件事的开始” ,生命也是这样,一个终点联系着另一个起点。或许母亲在嘱咐我的同时脑海里会想起外婆对她离开时的嘱咐,如同我身后的背影一样,母亲的身后也有一个背影。外婆的突然离世,对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母亲强忍着痛楚准备着外婆的葬礼,而父亲带过的一句话让母亲更加自责: “葬礼是给活人看的,人在的时候不多孝顺一点。现在人没了, 做些表面文章有意思吗?”后来闲聊时,母亲常和我提及:年轻时和我一样,想要什么就突然要了。也不管外婆辛苦,然后外婆就大街小巷的去找去买,现在你外婆走了,轮到我遇到你这个“小祖宗” 。我想母亲和外婆也是这样的,在母亲成长的过程中。外婆对母亲如同母亲对我一样百般呵护

11、,但也少不了母亲长大后对她一次又一次的目送,直到母亲目送外婆离开。母亲也有回望,也有感激,只是她总自责说晚了些。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时,千万要记得及时回望,及时回应那束渴望的目光。龙应台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便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但也不能忘记回望啊 ! 对自己来说,那是一种学会感恩的发现,如同朱自清回望,看到自己老父亲翻栏艰辛的背影。不知我们回望,有会发现一个如何艰辛付出的背影。对于父母来说,那一回望。则是内心对自己所付出的肯定,是内心不知名的喜悦与安心吧。如果说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泪珠,那回望就是替他们拭去泪痕的双手 ; 如果说目送是父母心底无声的呜咽,那回望便是使他们释怀的安慰。回望永远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远是亲情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