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337364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习 动 机与初中英语教学摘要:学习动机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是学生进行和维持学习活动的主观原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分析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掌握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方法,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地开展。关键词:语言教学;学习动机;英语学习作者单位:界首市第二中学作者姓名:王艳勤通讯地址:阜阳市界首第二中学邮政编码:236500联系电话:18355895221 2012年3月学习动机与初中英语教学动机是驱使人们做好一件事的动因和力量,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其学习动机的影响很大。对动机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给教师提供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第

2、一手资料,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求学,全面地发展,就必须注意研究了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学习动机的性质来分,可分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其得到满足,学习成绩就是一种强化,无需外力的作用,不必施加外部的奖赏而使他产生某种荣誉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愿望、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情感、信念、理想、荣誉感等内部心理因素都可以成为学习动机,这些动机对一个学习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

3、发出来的动机。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如学生为了成为三好生而努力学习,成为三好生是一个学习活动之外的诱因动机,学生努力不一定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引起外部学习动机的典型方法是赏罚(物质的或精神的)。就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而言,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外部动因。这是由初中生的自身特点决定的:中学生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正面积极的评价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学生的学习是由内部的学习动机和外部的学习动机共同发生作用而促成的。一般来说,外部的学习动机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的学习动机能持久、强烈地推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4、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长期的兴趣,而不是短时的兴趣。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分析一、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缺乏兴趣会导致厌学情绪的滋生。一般说来,凡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动机。学习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为应考而学习就属于典型的间接兴趣,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很难持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兴趣往往是直接兴趣。个人兴趣是由集体和社会来指引和培养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学习焦虑 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动机及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焦虑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处在学习者可控的范围内产生的是正面的影响,

5、而当压力过大时,学生则会产生恐学之感,因此焦虑可以是促进性的也可以是妨碍性的。教师应该积极疏导负面的学习焦虑,创造一种不失轻松的学习氛围,但又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无目标无压力。教师要尽量促使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的推动他们学习。三、归因定向 学生对过去成败经验的认识会对未来的成就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对其过去的学习成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影响到学生对成功的期待 ,从而影响到学习动机。归因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目标定向,根据目标定向理论,将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能力的学生,倾向于学习目标定向,而不是成绩目标定向,前者会迎接学习中的挑战 ,具有内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

6、态度,因此会激发更强的学习动机。四、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由成就转化而来的一种动机。它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研究发现,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希望获得成功,而当他失败之后,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就中学生而言,与其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成就动机则更多地表现为获得高的考试成绩。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们具有更饱满的学习热情、更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更高的学习自觉性。而成就动机较低的学生容易对已取得的学习成果产生自满怠惰的情绪。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一、融洽师生关系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而且要成为他

7、们前进路上的动力,甚至影响或决定着他们将来的发展。从国外研究来看,教师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学生学习动机下降的最重要原因。缺乏关爱、苛刻的批评、偏爱某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公正等等不恰当的做法都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反感,甚至带来师生间的冲突,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师生关系决定的,因此,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授业解惑,还应当注意与学生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自我价值得到充分肯定,情感得到尊重,那么其潜力就会得到充分释放,能力得到更大地发挥。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关心、体贴

8、、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经过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疏导,学生就会在心理上由对教师的尊敬和亲近,转而对英语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微妙功效。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习环境有着硬件和软件之分,这里谈到的是后者。心理学家认为强迫学习会造成学习者的反感。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 ,同时改变教学方式。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自信心和焦虑的状态都会不利于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在良性的学习环境中不断进步。例如 :老师可以选择较简单的问题提问基础不

9、好的学生 ,而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学习好的学生。这样就避免了在上课中纠正错误和批评学生。这样可以鼓励学习不好的学生 ,让他们更加有兴趣的参加到学习中。 三、提高教学方法 ,改变教学模式老师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有些老师会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讲授 ,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方法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 ,因而老师就应当寻找更多的材料要让课堂丰富起来 ,多媒体教学经常在教学中被采同 ,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代中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较早地接触了电脑和网络,更易于接受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大量的信息和视听综合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中插入更多的图片和影音

10、资料可以给学生创造生动、真实的外语学习的气氛。比如 ,在学到七年级下册Unit 1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这一单元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和著名的建筑,比直接照本宣科要生动有趣得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到Why do you like koalas?这一单元时,我从网上下了许多动物的图片,和这些动物的叫声。结果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熟悉英美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语言的理解和

11、使用,也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目前我们的英语教育的确应该从教材出发,以大纲为立足点,但同时教师也应精心备课,开阔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从而大大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内在驱动力。谈到中西节日时,教师不应满足于罗列中西节日名称,还可以补充背景信息,解释某些节庆活动背后的深层文化语境。介绍圣诞节时,课本上给出的通用祝福语为“Merry Christmas”,教师可以给出另一种表达法 “Happy Holiday”(非基督教徒使用的祝语),进而解释此节的宗教意味。通过比较感恩节与我国中秋节的异同,学生可以了解,这个节日虽然现在也以家人团聚为主题,却发端于英国十六世纪的宗

12、教压迫和北美的殖民历史,有着别样的历史渊源。五、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组织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可以开阔视野,寓教于乐。更多的课外活动能创造语言学习氛围 ,为语言的训练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这样很自然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课后可以用充分的闲暇时间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外文歌曲比赛、英语角等。生动的学习方式会加深记忆 ,减少学习压力。学习动机对学习外语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是语言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教与学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者应当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 ,老师应当充分重视学习动机对提高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正确的引导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参考书目:1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2 李哲.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3 刘东楼.外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几点思考J. 外语教学No.4, 2002.4 束定芳、庄志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