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33031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物试题二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虫和老蚜虫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这反映了细胞的A差异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单一性3.水稻、细菌和昆虫共有的结构是A都有线粒体B都有核膜 C都有细胞壁 D都有核糖体4.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5.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

2、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6.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是氨基酸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但其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A氨基酸数量不同 B蛋白质合成场所不同C蛋白质合成时期不同 D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7. 一个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在合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分别是A. 264和266 B. 2和266 C. 264和3 D.2和2648. 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CO2通过叶绿体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D.细胞识别9.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3、A.8 种 B.5 种C.4 种 D.1 种10.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为 A4、8、4和4、8、4B4、5、4和4、5、4C4、5、4和4、8、4D4、8、4和4、5、411.脂肪和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两者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A放能多,耗氧多B放能多,耗氧少 C放能少,耗氧多D放能少,耗氧少12.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B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CSARS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D动物细胞中的肝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13.已知 Mn2+

4、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使缺 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14.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和生长迅速时,通常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 A不变化 B波动不大 C会升高 D会降低15.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A. 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 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C. 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加入D. 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16.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

5、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质 D糖脂17.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是 A糖类和水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糖类D水和脂质18. 在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相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内质网 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19.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20.人体的唾液腺细胞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遗传信息 B核糖体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场所C高尔基体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D中心体参与将唾液淀粉酶分

6、泌到细胞外的过程21.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表述正确的是A间期为染色体,分裂中期为染色质B间期为染色体,分裂后期为染色质C间期为染色质,分裂中期为染色体D分裂中期为染色体,后期为染色质22.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流动性D选择透过性23.向猪膀胱注入一半O.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后,将其浸入 O.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W),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24.将

7、下列活细胞放入浓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A分生区细胞 B人的红细胞C种子的胚细胞 D根毛细胞25.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26.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 D膜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7.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浸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其原因是A一

8、段时间后这些表皮细胞已死B植物细胞能质壁分离自动复原C水分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减小DK+和NO3-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加大28.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少数的酶是RNAC每种酶都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D酶具有催化功能29. 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注:V为反应速度,t为反应温度) ttttVVVBVACD30. 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研磨绿叶不需要加入A乙醇 B层析液 C二氧化硅 D碳酸钙31.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

9、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3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中,动物用下面哪个生理过程把食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 光合作用 B. 细胞呼吸 C. 渗透作用 D. 化能合成作用33. 将生长旺盛的绿色叶片剪成 5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下图)。在这4 种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来的是34. 温室栽培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

10、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35.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 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氧浓度为c时,较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强度相等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B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C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D细胞体积越小越好37.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b、c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 c、d两段都要消耗ATP C.

11、 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的平均分配D. a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8.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A. 干细胞形成白细胞和血小板 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C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的复原 D蜥蜴断尾再生39.克隆羊“多莉”的培育成功证明了A.动物细胞的再生能力B. 动物细胞核有全能性C.动物细胞的分化能力D.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40. 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物理致癌因子的刺激 B化学致癌因子的刺激C病毒致癌因子的刺激 D细胞内原癌基因的激活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41. 假冒奶粉造成对婴儿的最大威胁,是因为缺乏构建生物体的重要物质_,它的基本

12、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假若要鉴定奶粉中是否含这种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可用_ 试剂,观察是否出现_ 反应。42.在大棚中生产瓜类蔬菜时,引入蜜蜂不仅能使结实率提高,而且瓜果长势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蜜蜂的呼吸作用主要属于 _ 类型。(2)蜜蜂用口器取食花蜜。如果花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它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合成,包括 _ 和 _ 两个过程。(3)植物通过 _ 作用,不仅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有机物和能量,形成的花蜜还能够吸引昆虫等动物为之传粉。所以,蜜蜂飞行时利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_。43.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内填序号,上填名称。) (1)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 _;它的主要成分是_。(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若是植物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则将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