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33007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翻译.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断句练习1.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翻译:尧不以帝的身份见善绻,北面而问。尧是天子;善绻是布衣。为何礼遇他到这种程度呢?因为善绻是得道之士。对得道之人,不可倨傲哦。论尧的德行达智都比不上人家,所以北面而问。这个叫做至公。不是至公谁能礼贤?2.原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坚忍不拔

2、(选自苏轼晁错论) 翻译: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的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到了(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3.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齐宣王在

3、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有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4. 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 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 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翻译:鱼可以在水塘里游戏就会快乐,一旦鱼塘决口

4、,水会干涸,鱼就会被蝼蛄和蚂蚁吃掉。若有人修缮堤防,堵住漏水的地方,鱼能生存,渔民也会有收获。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存在,人民才能生存。国家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讲正义;人民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行善积德。假如一个国家不讲正义,即便很强大,也一定会灭亡;一个人如果不行善积德,即便很勇敢,也一定会被挫伤。5.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喧哗不休就停止他的品行

5、修养.天有著常道,地有著常数,君子有著常规,君子强调常规,而小人(完全)只计较功利.诗经说:实践礼义而没有差错,何必害怕别人的闲言闲语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6.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所以,一国之君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则,当面有人进谗他看不

6、见,背后有窃国之贼他也不知道。身为国家大臣的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则,处理一般的事情不知怎样做才合适,遇到出乎意料的事变不知用变通的权宜之计去对付。作为一国之君和一家之长却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作为大臣和儿子的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会因为阴谋篡位和杀害君父而被诛杀,得一个死罪的名声。其实,他们都以为自己在干好事,做了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受了毫无根据的批评而不敢反驳。因为不通礼义的宗旨,以至于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大臣们就会犯上作乱;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就是没有伦理道德;

7、做儿子的不像儿子,就是不孝敬父母。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过错。7.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众,而所以自任者轻。” 译文:孟子说:“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简要,而施行时效用广大,这是善道。君子所说的,虽然是眼前近事,而道却蕴含在其中;君子所把握住的,是修养自己,却能使天下太平。常人的毛病在于荒弃自己的田地,却要人家锄好田地,要求别人的很重,而加给自己的责任却很轻。”8.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

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翻译】:人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一死就僵硬了。草木活著得时候,枝叶是柔脆的,一死就枯槁了。所以坚强的,属于死亡;柔弱的,属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军队一强大就要被消灭了,树木一强盛就要被砍伐了。强大的处于下势,柔弱的处于上势。9.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氓。”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翻译:晏子和(齐)景公喝酒,要用的酒器必须是新的,家老说:“我们财力不足,请让我去向人们收敛钱财吧。” 晏子说:“不可!所谓乐,

9、是要上下同之的。所以天子和天下(的百姓同乐),诸侯与封地内(的百姓同乐),大夫以下各自与他们的下属同乐,没有独乐的。现在上层快乐,而百姓财产受损,是独乐,不能这样!”10.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翻译: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河北,(他)派遣人去求访(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他的母有很难治愈的疾

10、病,端药喂药一定要亲自来。(他的)母亲过世之后,他不喝水不吃饭三天,他的家里没有姬妾陪侍。吴玠向来佩服岳飞,想要和他结交,装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给岳飞。岳飞说:“(现在)主上到了很迟的时候还(忧新天下)没睡,怎么会是(我们当)大将的人享受安乐的时候?”岳飞推迟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岳飞)年轻时候喜欢大量喝酒,皇帝告戒他说:“你在某天到达河朔的时候,在可以痛快喝酒。”(岳飞)就在也不喝酒了,皇帝开始的时候想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建立自己的家呢?”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11.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11、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翻译: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12.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

12、至者三。翻译:从前有个君主,花重金购买千里马,多年没有买到。一个近侍对君主说:请让我去帮您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了三个月,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匹马的头,返回报告君主。君主勃然大怒,说:要你买活的千里马,为什么用五百两金子买一匹死马?近侍回答道:死马都要用五百两金子买,更何况是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就会知道君主您有诚意买马的,您现在就快要得到千里马了。于是不到一年,这个君主就购得了多匹千里马。13.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

13、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翻译:所以古代圣王为政,给有德的人安排职位并尊重现贤能的人,即使身处农业与手工业、市集的人,如果有才能就选用他。给他高高的官爵,给他厚重的俸禄,使他们担负一定的工作,果断地给予他们行使政令的权利。墨子或:爵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积蓄和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不信任他;行使政令不果断,百姓就不畏惧他。提出这三件(爵位、蓄禄、政令)来授予贤者,并不是对贤者的恩赐,而是想要事业成功。14.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是有恩也。”客曰;“民知君欲放之,竟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14、”简子曰:然。”有邯郸的民众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野鸡献给简子。简子很高兴,赏赐给了他们很多东西。门客问简子为什么重赏。简子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一种恩德。”门客说:“民众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他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人们捕猎他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您的恩德是弥补不了犯下的过失的。”简子说:“你说得对。”15.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王陵最终跟随汉王平定了天下。因为和雍齿友好,而雍齿是高祖的仇人,王陵又本来没有服从汉的意思,所以后封王陵,做了安国侯。16.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

15、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于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贼不得:指不知道凶手的姓名。於邑(,乌叶):同“呜咽”,哭泣。(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人刺杀韩国宰相,不知道凶手是谁,都城人都不知道他的姓名,(韩相)已经把聂政的尸体暴露街头并且悬赏千金(追查凶手及其同党),于是哭着说:“大概是我的弟弟吧?唉,严仲子(聂政好友)一定知道我的弟弟!”聂荣立刻动身,前往韩国,来到集市上,一看死者果然是自己的弟弟聂政。17. 取材于续资治通鉴。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修等八人合奏曰:“教不 本 于

16、 学 校 士 不 察 于 乡 里 则 不 能 核 名 实 有 司 束 以 声 病 学 者 专 于 记 诵 则 不 足 尽 人 材 谨 参 考 众说择其便 于今 者莫 若 使士 皆 土 著 而 教 之 于 学 校 然 后 州 县 察 其 履 行 学 者 自 皆 修饬 矣。”翻译:当时范仲淹等人想要恢复古制鼓励学习,多次上言兴建学校,重视实际行为。皇帝下诏令近臣商议,于是宋祁等八人上奏曰:“教育(如果)不以学校为基础,读书人(如果)不在乡里进行考察,就不能核查名实。有司(如果)一味以诗文声律上的毛病作为限制,学生(如果)专心于记诵,就不能选拔出人才。参考各种建议,选择适用于当今情况的,没有比得上使读书人都生活在本乡本土而在学校进行教育(为好),然后由州县考察他们的品行,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提高了。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