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真谛”漫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32920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的真谛”漫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的真谛”漫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的真谛”漫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的真谛”漫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的真谛”漫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的真谛”漫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的真谛”漫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的真谛”漫谈2011年1月27日,是中大岭南学院第十三期EMBA班开学的第一天。就在这一天,学院为我们这些自诩为管理高手的总裁、总经理们安排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陈宏辉教授讲授的“管理的真谛”,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已的管理工作实际,谈谈对“管理的真谛”一些体会;理解管理的真谛,判断管理是否得当,有一句话我们常常听到,即“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换句话说,管理的至高境界就是要做到“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说到底,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用的手段,管理的真谛就在于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一、对“管理的真谛”的追求管理,是一门艺术。事实上,不论管理内容如何纷繁复杂,涉及面如何

2、广泛,就理论上讲,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管,二个是理;涉及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二是事;管理的目的也是两个,一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我自从担任管理者角色后,就一直苦苦求索管理的真谛,在管理实践中,深深认识到只有真正解决好“人”的问题后,管理工作才可以得到真正顺利的完成。在这个管理以人为本的潮流背景下,发掘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反映了当代企业领导和管理者的内心呐喊和核心需求。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在解决了人的“表现”问题后,管理的其它问题才开始,它说明人的个性要与企业的个性相配合,另外它完善了一个“此时-此地-此人”的循环思维法,把合适的

3、人用在合适的位置,关注人的表现和状态将成为领导人全面智慧的核心,它是简单的,又是极其困难的管理事件。反映了一个组织中高级领导人的梦想,是对“管理的真谛”的追求最终结果。二、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理,虽然伴随企业始终,但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却有着很多致命的误区,主要有,一是“管而不理”,不管三七二十一,你是下级,你是员工,必须按照我的规章制度执行,只能老老实实服管,不许说三道四;二是“重管轻理”。导致强权专断,压制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达不到管理的有效作用。“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

4、、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这样,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有力保障。“管”、“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因此,“管”与“理”的组合决定了管理的两大基本职能,即控制职能与协调职能。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具体活动都是围绕组织的目标进行的,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是管理研究的主要对象,虽然各种组织的目标表述不同,但不管什么样的组织,都要重视效率和效果问题,效率和效果是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志。管理活动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任务就是

5、获取、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来确保组织目标在有效果、有效率这一双重目标下实现。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传统意义上的资源主要是指人、财、物,强调的是那些内部的、有形的资源。现代意义上的资源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有形和无形的组织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讲,组织间的管理实际上是对资源利用效果的较量,谁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成功,谁也就获得了竞争的优势。管理科学性的核心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管理,要求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应具有高度的规范化,克服靠经验办事,杜绝凭主观愿望和碰运气的做法。三、权力与威信成功嫁接,管理者才真正具备了成功的基础对于什么是管理,即使西方管理学界也没能

6、达成统一的认识,我们不必在此点评各家短长,从应用角度看,管理通常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而管理者通常获得必要的授权.但是,我认为,管理授权并非是能行使好管理职能的充分条件。当你被授予权限时,你成为一个管理者,你有“权”,但并不表示你拥有“权威”,你可以依据授权从事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但能否影响你所辖团队达致目标,也就是领导职能,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管理的对象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间的互动,形成持续地朝向目标前进的合力。而真正对此有拉动作用的是管理者的权威,而不是通常只起推动作用的权力。 权力是外生的,可以通过授权得到;

7、威信是内生的,必须靠管理者自身的力量去生成。只有当权力与威信成功嫁接后,管理者才真正具备了成功的基础。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和追求境界!四、切实把握管理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特征学习和运用管理,首先应了解和把握管理的特点,管理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特征,最能体现出管理的本质特征。需要发挥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活动。在处理这类活动时,要求管理者具备更多的艺术性。事实上,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管理技巧的发挥有很大的关系,而管理者管理技巧发挥的大小体现了其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对在众多的可供选择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中,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也是对管理者要求的一种艺术技能,这一技能更多

8、地取决于管理者的天赋与直觉。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在复杂的心理背景、不同的感情动机需要、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综合而成的环境中进行的,更多地带有“非理性”和“非程序化”的色彩,体现出了管理的艺术性。“柔性管理”正是管理艺术性核心的集中体现。愉快,是指管理的艺术性;高效,是指管理的科学性;正确,是指管理的方向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和事,如何做到正确管理“愉快、高效、正确”,使管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应,既是管理者的难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成功的管理经验是:超越“纷繁复杂”,提纲挈领地抓住“人”的核心,精于管,重在理。他们尊重客观规律,把管与理、控制与协调有机结合起来,在管中理,在理中管,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正确地做事;做到管而有“法”,管而有度,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依情而理,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的温馨。管理的真谛就在于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或者说就是“让人高高兴兴地做好对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