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2920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时数:两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络、庭、敝、恋”4个生字,会写“络、箱”等14个字,正确读写“网络、遍布、五湖四海”等词语。2.能正确朗读课文。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上网操作,尝试网络各种功能,如下载资料、网上娱乐、发送电子邮件等。 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安排: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二课时安排:继续理解课

2、文,课文拓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板书课题)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问题)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激起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可以查字典,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2.自己想办法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如同桌互读、请人听读、自我练习等。3.思考同学们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三、检查自读情况自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如,当小老师教认生字词;请好朋友一

3、起轮读课文;解答课前别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四、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1.组员搭配上体现互补,每组保证有一名略懂电脑的同学。 2.下发表格,要求各小组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格,同时,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 我们小组读懂的网络功能我们还知道的网络功能不懂的问题五、全班交流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1.可由中心发言人将表格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本组读懂的和课外了解的网络功能,并就不懂的问题请教其他小组。(教师亦可适时参与解答)2.可由组员配合,一人读相关段落,一人概括课文所介绍的网络功能;一人详细介绍自己如何了解的网络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3.可

4、由操作计算机较熟练的同学上机,边演示边介绍网络功能,并随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4.教师在各组汇报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指正或进行演示。六、读读写写情不自禁电脑网络目不转睛恋恋不舍信箱领悟盯着 五湖四海迫不及待应有尽有笑眯眯老鼠警察博览 寄信几秒 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二、交流体会1.出示:进入网络,就好像跨入了信息高速路。找出文中类似这样打比方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交流体会,深入认识网络的神奇及作者兴奋的心情。“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为人们便捷高效地提供信息

5、。“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我听了更加喜欢这个新朋友了”网络功能的神奇、信息的丰富赢得“我”的青睐。三、联系实际请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一下收获。四、有感情朗读课文1.任选一段能够表现网络功能神奇和作者兴奋心情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2.以挑战赛的形式让更多同学展示朗读水平。五、布置作业有条件的同学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查一查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奇

6、妙)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29古诗两首 教学时数:两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安排:学习乞巧。第二课时安排:学习嫦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

7、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

8、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2.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五、识字写字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六、拓展阅读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比赛背诵乞巧。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2.默读质疑。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

9、来理解诗句。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生练读。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三、背诗比赛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四、识写生字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五、拓展练习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31女娲补天教学

10、时数:两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4、自学课文生字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1. 课文插图投影。2. 生字词卡片。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安排: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第二课时安排:理解课文内容

1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三、揭题,释题。1. 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2)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六、读生字,查字

12、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轰隆隆:像声词。塌下:倒,下陷。窟窿:洞,小孔。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熄灭:停止燃烧。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七、指名读文,正音。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十、指导熟读全文。十一、作业。1. 抄写生字词。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31、.女娲补天1. 女娲为什么补天?2. 女娲怎么补天?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

13、的情形呢?第二课时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