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326983 上传时间:2024-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学目的1、 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2、 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3、 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4、 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教具准备 地球仪、经纬网仪、经纬网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我们遥望星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

2、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一、 地球的形状1、 学生预习,回答地球的形状2、 展示地球卫星图片,理解地球的形状(过渡)在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3、 结合板图讲述盖天说和“混天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过渡)直到1522年9月,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一周的航行,才从实践上证明了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4、 利用地球仪展示麦哲伦航行的路径,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5、 设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6、 设问:地球是个规则的球体吗?(学生阅读P15材料,回答)(过渡)地球很大,究竟有多大呢?二、 地球的大小1、 学生阅读P1

3、6图2-5,用图中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2、 教师利用“中国的面积”“珠峰的高度”说明地球之大。(过渡)要掌握巨大的地球的详细情况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 地球仪1、 活动 学生四人一组,找出地球仪上的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 学生上台指出3、 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指出地轴的含义,而后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学生从南北两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4、 (过渡)在地球仪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和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他们就是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一) 经线和纬线1、 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P16最后一段文字和P18最后一段文字,完成表格练习纬线经线

4、概念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2、 教师利用经纬网,引导学生理解经纬线的特点3、 设问:在地球仪上,纬线有多少条?经线有多少条?(过渡)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分别将它们各自规定了一定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和纬度4、 展示表格,学生阅读P17-18文字,讨论交流纬度经度度数范围0度经纬线划分经纬度划分半球划分5、 结合地球仪理解经纬度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尤其突出在地球仪上如何判断东西半球。6、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P18活动1、2、3,理解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东西经,而后出题检测。四、 经纬网 (创设情境)如果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你作为该船的船长,你会如何向救援船队报告船所在的位

5、置(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要确定该船的位置,就需要学到和经纬网有关的知识。如何利用经 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如何一点的位置呢?1、 举例说明:假设你要向老师报告你在教室里的位置,你会怎样报告?由此引人经纬网的学习。2、 展示经纬网图,提问:3、 引导学生观察图2-12、2-13、2-14、2-15,了解经纬网图的几种变换过程4、 展示平直经纬网图,回答:5、 讨论完成P21活动的1、2 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 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 地球有多大1、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 平均半径:6371千米3、 赤道周长:4万千米三、 地球仪1

6、、 认识地球仪2、 经线和纬线(见表格)3、 经度和和纬度四、 经纬网(见图) 教学反思 本节地理教学,充分利用地球仪、经纬网等教具,让学生自主探究,弄清纬线、经线的特点,利用板图,让学生掌握了经度、纬度的划分。对于如何判断经纬度,能够充分联系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经纬网的应用意义,并初步掌握如何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如何判断东西半球这一难点突破不够。 第 二 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j教学目的1、 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概况2、 区分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掌握七大洲的面积、名称、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线3、 区分海洋、海峡三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分布特征

7、。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地图用几何简图勾画出来,培养学生处理知识划难为易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难点:查找各州之间的分界线疑点: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陆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自学法、绘图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地球仪、七大洲轮廓图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广阔的胸怀。你想知道天空又多大,海洋有多广吗?一、 海洋与陆地1、 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地球仪上的兰色代表了什么?兰色以外的颜色又代表了什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谁占的面积大?2、 学生阅读图2-17,回答:世界海陆分布的具体比例3、 讨论P22

8、活动1、2,得出结论: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过渡)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呢?二、 七大洲 (总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1、 看书思考回答:a 什么叫大陆?什么叫岛屿?根据定义,在地球仪上指出大陆、岛屿、大洲。2、 教师讲述半岛的含义并在地球仪上指出。3、 提问:全球可分为哪几个大洲?4、 学生先熟悉图2-20,讨论:怎样快速的记住七大洲的轮廓?能给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吗?。5、 展示单独的大洲轮廓图,学生抢答。6、 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而后上台指出7、 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西经20度

9、和东经160度。讨论下述问题:(1)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穿过的大陆有哪些?(2)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拿些?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打洲有哪些?8、 学生对照地球仪,上台指答9、 展示“东西半球挂图”,学生识记七大洲的位置,口答P23活动题10、 提问:我们所在的大洲是哪个/亚洲的西面是哪个洲?西南面又是哪个洲?引入洲界的学习。11、 引导学生阅读图2-23,找出洲界符号,观察讨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哪些地理事物?亚非洲界、南北美洲各以什么为分界?12、 学生回答,教师在挂图上指出其具体位置。13、 学生完成P25活动2(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

10、拨(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 第 二 课 时(复习提问)世界的海陆比例?七大洲的海陆分布?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 (过渡)你们发现,不同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为分界?(海峡、海、山脉、运河等)那么,什么是海、海峡?它们与我们常说的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三、四大洋、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 根据预习,回答海、海峡、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结合地球仪指出,以加深理解。、 全球可分为几大洋?各有什么特征?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分组合作进行自述。、 结合挂图,引导学生识别四大洋在东西半球的分布。并强调:面积最大的洋?最小的洋?纬度最高的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洋?全

11、部位于北半球的洋?、 指导学生绘制七大洲轮廓几何图形并在图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课堂小结结合绘制的板图小结四大洋的位置、各自的特征。洲界、七大洲的位置作业布置见基训板书设计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一、 海洋与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二、 七大洲、 大陆、岛屿、大洲的含义、 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洲界亚欧:乌拉尔山、乌啦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三、 四大洋、 海、洋、海峡的概念、 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教学反思本节地理教学,采用“看图析图得结论绘图”的教学思路,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动手绘图能力。使学生对本节的重难点的掌握较为形象直观,落实教好。课

12、堂气氛较为活跃。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目的、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了解陆地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 了解海底地形的结构,学会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会看等高线地形图难点: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分析地势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谷、山

13、脊、悬崖、鞍部等地形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法教具准备 五种地形的景观突图片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陆地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各异。你认为我们这儿的地表起伏如何?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为什么?一、 陆地地形、 首先向学生讲解和地形相关的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而后结合板图理解、 展示五种地形景观图,设问: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地形吗?(过渡)从地表景观来看,五种地形的地表形态的起伏各有差异,那么,我们应如何描述各种地形的特征呢?(从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方面)、 展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地形类型主要特征共同点 平原、 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大组,并将每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基本地形名称。而后展开自述,全面细致的说出自己的特征。并设问:学校所在地以什么地形为主?、 学生观察地图册P13-14,结合P28文字,思考:世界上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分别是由哪些山脉组成?、 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熟悉主要山脉的位置,并强调: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大的山脉、 引导学生熟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的位置。 (过渡)了解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的样子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