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325792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题目: 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软件工程基础 经典题(8%-10%)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2005,9)A)程序设计就是编制程序 B)程序的测试必须由程序员自己去完成 C)程序经调试改错后还应进行再测试 D)程序经调试改错后不必进行再测试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2005,9)A)软件工程只是解决软件项目的管理问题B)软件工程主要解决软件产品的生产率问题 C)软件工程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工程化原则D)软件工程只是解决软件开发中的技术问题3、在软件设计中,不属于过程设计工具的是_。(2005,9)A)PDL(过程设计语言) B)PAD图C)N-S图 D)DFD图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2、是_。(2005,9)A)软件交付使用后需要进行维护 B)软件一旦交付使用就不需要再进行维护C)软件交付使用后其生命周期就结束D)软件维护是指修复程序中被破坏的指令5、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称为_。(2006,4)A)耦合度 B)内聚度 C)复杂度 D)数据传输特性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2006,4)A)软件测试应该由程序开发者来完成B)程序经调试后一般不需要再测试 C)软件维护只包括对程序代码的维护D)以上3种说法都不对7、从工程管理角度,软件设计一般分为两步完成,分别是_。(2006,9)A)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B)数据设计与接口设计 C)软件结构设计与数据设计 D)过

3、程设计与数据设计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开发阶段任务的是_。(2006,9)A)软件测试 B)概要设计 C)软件维护 D)详细设计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A)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B)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程序中错误的位置 C)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最好由程序编制者自己来完成软件测试的工作D)软件测试是证明软件没有错10、软件是指_。A)程序 B)程序和文档 C)算法加数据结构 D)程序、数据与相关文档11、软件调试的目的是_。A)发现错误 B) 更正错误 C)改善软件性能 D)验证软件的正确性1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_。(2005,4)A)程序就是软件 B)软件开

4、发不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 C)软件既是逻辑实体,又是物理实体 D)软件是程序、数据与相关文档的集合13、软件生命周期是指_。A)软件系统投入运行到软件系统被淘汰 B)软件系统开始研制到软件系统投入试运行 C)软件系统投入试运行到软件系统被淘汰 D)软件系统开始研制到软件系统被淘汰14、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_。A)理论研究 B)建造软件系统 C)原理和理论 D)原理探寻15、软件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_。A)软件分析阶段 B)软件设计阶段 C)软件运行阶段 D)软件维护阶段16、软件工程方法的产生源于软件危机,下列_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内在原因。I. 软件的复杂性 II.

5、软件维护困难 III.软件成本太高 IV.软件质量难保证A)I B)III C)I和IV D)III和IV17、软件生命周期包括软件定义期、软件开发期和软件运行期。下述不属于软件开发期所包含内容的是_。A)需求分析 B)结构设计 C)程序编制 D)性能优化18、开发软件时对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的是_。A)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 B)领导的关心 C)程序人员的数量 D)软件开发环境19、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_。A)层次模型 B)螺旋模型 C)瀑布模型 D)对象模型20、软件工程管理包括_、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心理学等内容。A)软件规划学 B)软件管

6、理学 C)软件设计学 D)软件分析学21、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整个软件系统的各模块应使用已知的概念、符号和术语;程序内外部接口应保持一致,系统规格说明与系统行为应保持一致。这一原则是软件开发的_ 原则。A)一至性 B)模块化 C)局部化 D)完备性22、文字处理软件属于_。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家用软件 D)支撑软件23、产生满足规格说明的软件是指的是_。A)软件演进 B)软件确认 C)软件开发 D)软件规格说明24、软件工程是一种_分阶段实现的软件程序开发方法。A)自底向上 B)自顶向下 C)逐步求精 D)面向数据流25、在软件生命周期法中,用户的参与主要在_。A)软件定义期 B

7、)软件开发期 C)软件维护期 D)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中26、计算机软件_。A)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B)不能作为商品参与交易 C)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D)只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工作时27、软件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一般涉及经济、技术各操作的可行性,而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依据则是用户提出的软件_。A)系统质量 B)系统目标 C)系统功能 D)系统性能28、软件可行性分析着重确定系统的目标和规模,对功能、性能以及约束条件的分析应属于下列中的_。A)经济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 C)操作可行性 D)开发可行性29、数据流图和_共同组成系统逻辑模型。A)HIPO B)PDL C)数据字典

8、D)层次图30、数据流图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用于抽象一个软件的的逻辑模型。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_。A)加工 B)控制流 C)源或潭 D)数据存储31、耦合是软件各个模块间连接的一种度量。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数据结构属于_方式。 注:考太细了A)内容耦合 B)公共耦合 C)外部耦合 D)控制耦合32、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按照特定次序执行元素的模块属于_方式。 注:考太细了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过程内聚 D)顺序内聚33、_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的,而且可以通过名字来访问。A)模块化 B)对象 C)抽象 D)模块3

9、4、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_的自顶向处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A)目标 B)数据流 C)功能 D)对象35、数据存储和数据流都是_,仅仅是所处的状态不同。A)分析结果 B)事件 C)动作 D)数据36、下列工具中为需求分析常用工具的是_。A)PAD B)PFD C)N-S D)DFD37、软件工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强调的是分析开发对象的_。A)数据流 B)控制流 C)时间限制 D)进程通信38、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归纳为3个时期,即计划期、开发期和运行期。下列_不属于开发期内的工作。A)总体设计 B)详细设计 C)程序设计 D)维护39、_是程序中一个能逻辑分开的部分,即离散的程序单位。A)

10、模块 B)复合语句 C)循环结构 D)数据块40、判定树和判定表是用于描述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的_。A)功能说明 B)数据加工 C)流程描述 D)性能说明41、模块本身的内聚是模块独立性的重要性度量因素之一。在7类内聚中,具有最强内聚的一类是_。A)顺序性内聚 B)过程性内聚 C)逻辑性内聚 D)功能性内聚4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定义信息的集合,它所定义的对象都包含在_。A)数据流图 B)程序框图 C)软件结构 D)方框图43、程序流程图是一种传统的程序设计表示工具,有其优点和缺点,使用该工具时应注意_。A)支持逐步求精 B)考虑控制流程 C)遵守结构化设计原则 D)数据结构表示44、软件开发的结构

11、化分析方法常用的描述软件功能需求的工具是_。A)业务流程图、处理说明 B)软件流程图、模块说明 C)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D)系统流程图、程序编码45、软件开的结构化方法中常用数据字典技术,其中数据加工是其组成内容之一, 下述方法是常采用编写加工说明的方法_。I. 结构化语言 II. 判定树 III. 判定表 A)只有I B)只有II C)II和III D)都是46、在结构化方法的软件需求定义中、可采用分析工具来辅助完成。下列工具中,_是常用的工具。I. 数据流图 II. 结构图 III. 数据字典 IV. 判定表 A)I和III B)II和III C)I、III和IV D)I、III和IV4

12、7、软件开发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全面指导模块划分的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_。A)模块高内聚 B)模块低耦合 C)模块独立性 D)程序模块化48、结构化软件开发期将软件的开发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关键是_。A)编码的正确性 B)需求的准确性 C)测试的严格性 D)设计的科学性49、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_映射成软件结构。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50、在软件结构化设计中,好的软件结构设计应该力求做到_。A)顶层扇出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B)顶层扇出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C)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D)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51、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一般是把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划分为_两种流,再将数据流图映射为软件结构。A)数据流与事务流 B)变换流与事务流 C)信息流与控制流 D)变换流与数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