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321590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使得教材内容要做到化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和谐统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不同内容落实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的学科价值.课堂教学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本文以“硫的氧化物”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析学生的认识角度 化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内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前通过对

2、学生和教材的认真分析,确定了学生三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角度是十分必要的,它指导着三维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1.学生已有的认识角度.了解一些常见的含硫物质,但不全面,性质也不清楚;能够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2.内容本身的认识角度.硫的氧化物SO2、SO3的性质;酸雨的产生、形成过程、危害和化学防治;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强化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思路方法. 3.未来发展的认识角度.用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方法学习后续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掌握研究不同价态的元素间转化的方法;发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等基本学科观念

3、、视角和方法;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与化学的应用. 二、依据对学生认识角度的分析,设计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 基于对学生认识角度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设计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识“先前经验”,通过问题、信息、资料、实验等多种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的知识,形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施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必须是学生主动去追求的,主动去获得的.在实施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4、,让学生自发地展开内部思维活动和外部交流和实验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取信息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间思维的碰撞不断出现,对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和全面,从而发展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掌握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独立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进而促进主体性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为主旨设计教学方案,注意挖掘化学知识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以及价值观目标要素,以学生为主体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提高.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使得教材内容要做到化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和谐统一,根据学生

5、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不同内容落实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的学科价值.课堂教学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本文以“硫的氧化物”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析学生的认识角度 化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内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前通过对学生和教材的认真分析,确定了学生三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角度是十分必要的,它指导着三维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1.学生已有

6、的认识角度.了解一些常见的含硫物质,但不全面,性质也不清楚;能够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2.内容本身的认识角度.硫的氧化物SO2、SO3的性质;酸雨的产生、形成过程、危害和化学防治;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强化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思路方法. 3.未来发展的认识角度.用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方法学习后续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掌握研究不同价态的元素间转化的方法;发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等基本学科观念、视角和方法;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与化学的应用. 二、依据对学生认识角度的分析,设计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 基于对学生认识角度

7、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设计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识“先前经验”,通过问题、信息、资料、实验等多种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的知识,形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施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必须是学生主动去追求的,主动去获得的.在实施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发地展开内部思维活动和外部交流和实验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取信息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间思维的碰撞不断出现,对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

8、深刻和全面,从而发展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掌握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独立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进而促进主体性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为主旨设计教学方案,注意挖掘化学知识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以及价值观目标要素,以学生为主体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提高.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使得教材内容要做到化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和谐统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不同内容落实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的学科价值

9、.课堂教学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本文以“硫的氧化物”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析学生的认识角度 化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内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前通过对学生和教材的认真分析,确定了学生三个方面的认识发展角度是十分必要的,它指导着三维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1.学生已有的认识角度.了解一些常见的含硫物质,但不全面,性质也不清楚;能够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2.内容

10、本身的认识角度.硫的氧化物SO2、SO3的性质;酸雨的产生、形成过程、危害和化学防治;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强化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思路方法. 3.未来发展的认识角度.用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方法学习后续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掌握研究不同价态的元素间转化的方法;发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等基本学科观念、视角和方法;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与化学的应用. 二、依据对学生认识角度的分析,设计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 基于对学生认识角度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设计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识“先前经验”,通过问题、信息、资料、实验等多种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

11、物质变化的奥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的知识,形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施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学生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必须是学生主动去追求的,主动去获得的.在实施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发地展开内部思维活动和外部交流和实验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取信息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间思维的碰撞不断出现,对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和全面,从而发展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掌握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独立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进而促进主体性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为主旨设计教学方案,注意挖掘化学知识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以及价值观目标要素,以学生为主体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