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2014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项目建议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概要11.2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21.3 综合评价与结论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 项目的提出3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43.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43.2 气候条件适宜43.3 具有充足的苗木资源53.4 外围基础设施条件完善53.5 建设单位有组织实施本项目的能力5第四章 项目实施区现状54.1 项目区位概况54.2 社会经济概况64.3人文风情及旅游7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75.1 建设范围75.2 建设目标75.3 总体构思85.4 建设进度9第六章 项目组

2、织与管理106.1 加强组织领导106.2 项目管理10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7.1 投资估算107.2 资金筹措11第八章效益分析118.1 社会效益118.2 经济效益118.3 生态效益12第九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139.1 落实景观绿化建设用地139.2 落实资金的调配139.3 落实管理部门139.4 加强道路绿化的管理力度13第十章 结论14 11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 贵阳市小河区林业绿化局 1.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焦汝志1.1.4 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贵

3、州远方园林建设有限公司1.1.5 项目内容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起王宽小学周边,止沪昆高架桥底段道路路侧绿化和园路、滨河步道修建等。1.1.6 项目建设范围本项目起王宽小学周边,止沪昆高架桥底段道路路侧,建设总面积:6011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4300平方米,铺装面积1711平方米。1.1.7 项目建设期限3个月(2012.1-2012.3)1.1.8 项目总投资建设总投资1999776元。1.1.9 项目效益公路绿化效益既有经济性的,也有非经济性的成分。把公路绿化工程作为拉动新一轮经济的增长点,公路绿化不仅是标志性工程,而且能为带动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种由绿化经济链引起的互动效应,将为

4、我区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起到长远而有效的推进作用。其效益主要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组成。1.2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5.贵州省森林条例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号)9.贵阳市土地利用规划10.贵阳市总体规划11.交通部公路发(1995)1036号文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2.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3.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3 综

5、合评价与结论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使道路沿线及周边环境整洁有序,景观自然和谐,绿化丰富连绵,成为小河区南大门的一条景观大道。项目实施后,将产生极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能为小河区工业园绿化景观增加的亮点,提高工业园区内的绿化覆盖率及环境景观效益。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项目建设单位有组织实施能力,建设方案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充分考虑了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风险,协调处理、规避的办法、措施,资金估算基本合理,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立项。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的提出小河区作为国家经济开发区,其核心地带主要位于小河区

6、开发大道两侧,已建和在建的企业达数十家。根据工业园建设的总体要求,为营造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贵阳市小河区林业绿化局对开发大道绿化配套的建设高度重视,园区的绿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道路建设的后续措施,小河区林业绿化局提出对开发大道第三路段进行道旁绿化健设,以保持开发大道道旁绿化带的完整性,提高工业园区环境质量。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建设生态强市需要高标准的绿色通道为依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贵阳市通过实施一系列防护林、城市绿地的健设,达到保护生态、涵养水源作用。2.2.2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是区的重要通道

7、。将这条大通道建设成生态景观道路对工业园区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2.2.3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迫切要求本项目建成后,我市的绿化面积将有所提高,将为我市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城市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章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3.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对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作了全面部署,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加快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各级领导深入现场考察,并专门召开有林业、交通,市、县领导参加的会议,也召开专门会议,共同商议规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确定标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

8、(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3.2 气候条件适宜项目的实施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项目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水热同季,对植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只要选择适宜的乔、灌、草、竹,植被恢复、生态环境的改善,植物景观的建设是完全可行的。3.3 具有充足的苗木资源贵阳市内有各类苗圃上百家,其中上档次的、上规模的苗圃场有二十多处。本地培育的苗木完全可以满足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需求。3.4 外围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小河区开发大道已经建成,进行道路绿化时交通十分便利,外围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建设

9、的实施完成。3.5 建设单位有组织实施本项目的能力第四章 项目实施区现状4.1 项目区位概况4.1.1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西侧,起始于王宽小学周边,止沪昆高架桥底,路侧绿化规划地块绿化和园路建设、滨河步道健设等。4.1.2 自然条件规划区域位于于贵阳城市中心区南部,东面、北面跟南明区相连,西面与乌当区接壤,南面和花溪区比邻,地势西面高、东南面低,海拔在1000米至1200米之间,属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的缓丘盆地河谷地,规划区域小河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左右,最高气温在每年的7月,最低气温在每年的1月。

10、年平均降雨量1157.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全年无霜期280天,日照时数为1400小时。风力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多东北风和北风,夏季盛行南风,年平均风速2.2米/秒。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类型多样。成土母质主要有碳酸盐岩、碎屑岩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壤有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和水稻土6个土类,18个亚类,51个土属,100个土种。其中森林土壤主要有黄壤、石灰土和紫色土。 4.2 社会经济概况贵阳市小河区位于国务院确定的“黔中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腹地,小河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认真贯彻落实

11、全市振兴工业经济大会的精神,深入开展“三保三实”活动,帮助永红、西工、海信等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渡过难关;帮助同济堂、詹阳等企业开足马力,提速增效;帮助劲嘉、安大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启动了贵州省光机电产业园暨贵州省科技企业孵化园建设,同济堂等10家企业被认定为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4.3人文风情及旅游小河区,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它得名于流经境内的小车河。小河区主次干道大都以中国的著名江河命的。除两条主干道以中国的第一、二条大河长江、黄河命名外,其它街道被称为红河路、香江路、珠江路、盘江路、松花江路、漓江路、淮河路等,一些小巷也叫沱江巷、龙江巷、通

12、河巷、柳河巷之类的名字,从而形成“小河”装“大江”的独特景观。小河区是多民族杂居的区域,汉族人口占大多数,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和苗族。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建设范围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起王宽小学周边,止沪昆高架桥底段道路路侧,建设总面积:6011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4300平方米,铺装面积1711平方米。5.2 建设目标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是连接小河区到花溪区的重要通道,因此通过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建设完成后的道路将成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工业区景观大道。营造出优美风景,做到主体突出,层次清楚,个性特点完整,

13、整体协调一致,体现林城的美丽景观。5.3 总体构思5.3.1规划指导思想整体设计符合小河区做为国家经济开发区的主体定位性质,以营造自然式的道路景观道路为设计主旨,融合现代设计风格,使贵阳市小河区开发大道(王宽小学沪昆高架桥底段)绿化景观效果与其相邻道路统一、协调、连贯。5.3.2基本原则一、生态学原则:遵循植物的生态习性,结合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状况,实地适树,尽量使用长势良好的乡土树种,营造一个美观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到“好栽种、好管理、好维护”。二、美学原则从人的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来组织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从驾车的通过感和步行的舒适感

14、两个角度综合考虑,来组织景观系列。做到驾车时可以感受到道路绿化的韵律变化感,步行时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三、“以人为本”的原则景观设计要体现人的主人翁地位,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服务于周边居民及行人,满足人的心理要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真正做到将人融入环境。四、经济、实用、美观原则在整个设计内容和植物选择上,充分考虑小河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性质,准确对整体设计思路进行定位,力求以最低的资金投入取得优美舒适的景观效果。五、统一与变化原则1、统一原则:整条道路沿线绿化采用类似相同的种植方式及苗木,使整条道路风格和谐、统一。2、变化原则:在道路沿线选择不同的乔木、灌木进行配置,开花植物搭配观叶

15、植物,彩叶植物搭配常绿植物,下层出现不同形态的自然式灌木种植,在统一中赋予季相变化及色彩变化。5.3.3方案详述设计的总体思路主要是利用植物营造道路景观,保证景观的连续性、完整性、节奏性。景观设计详述:本项目共包含植物造景、休闲园路、滨河步道四部分。1、植物造景:植物造景上以雪松为背景植物,贯穿整条绿化带,以常绿植物为主,采用自然式布置方式,同时注重色彩变化,主要采用植物有红叶李、银杏、红花檵木球、海桐球、金森女贞球、大叶黄杨、丝兰、八角金盘等。2、休闲园路:1.2米宽休闲园路穿梭于绿地之中,采用花岗岩杂色冰裂纹铺装,连接人行道及滨河步道,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游赏设施。3、滨河步道:该绿化带既是道旁景观也是滨河景观,故在原有河岸堡坎上设置具健身散步功能的2米宽滨河步道,使河岸休闲景观带与道旁休闲景观带有机融合。5.4 建设进度项目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