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叙事故事.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1896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学叙事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教学叙事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教学叙事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教学叙事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学叙事故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的教学叙事故事没有一个教师不想成为好教师的,但是好教师的标准却不尽相同。做人不做女人,教书不教语文,当老师千万别当班任。这是一句教育界的大实话。然而我很不幸,竟然三样俱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是老师一辈子也受用不尽的财富。所以我说:做人就做女人,教书要教语文。当老师一定要当班主任。下面从教学、教研和班主任三个方面来谈谈作一名教师的心路历程。教学童话巨人和孩子时,学生们的兴致很高。第一课时,学生主要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了解到巨人身上发生的巨变,他由自私而变得有爱心,使学生认识到:最美的心灵是博爱的心灵,惟有一颗博爱无私的心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生活和永恒的幸福。在

2、第二课时,主要赏析童话的写作特色,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在这节课上,有两个环节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找同学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同学们主要从语气、语调、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但大多数同学的发言都是只指出别人的不足,于是我告诉他们评价时要用赏识的眼光,先说优点,再委婉地指出不足,又指导学生读童话要注意读出情节,读出画面,读出人物的个性。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开始学会找优点了。被评价的学生也是洗耳恭听,不时还会意地点点头。当有一名同学委婉地指出另外一名同学没有读出巨人的特点时,我问他:“你能举例说明吗?”他说:“比如,当巨人从妖怪朋友家回来时,

3、看到一群孩子在他的花园里玩耍,他说: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没有读出巨人那种粗鲁、愤怒的口气。”我接着追问:“那你能读一下吗?”他尴尬地笑笑说:“老师,我也读不太好。”我说:“没关系,试试看。”于是他读了一遍,确实读得一般,这时,我说:“老师试试看。”于是,我变成了巨人,粗声粗气地吼道:“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当时,给学生们吓了一跳,有的同学在小声说:“像,像。”其实,我都不知道我的声音是怎么发出的。接着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来赏析,理解童话生动传神的语言。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运用叠词。当一名同学说,春天来临时,自私的巨人的花园却依旧是一片寒冬景

4、象。“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块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说明小花也站在孩子的一边。在肯定这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又表演了一回,我把自己假想为一朵花,做出从草中正在探出头的动作,嘴里说着:“春天来了,我要欣赏一下外面的美丽景色,那是什么,闲人莫入、违者重罚,巨人怎么这样,没意思,回去。”于是,做出把头缩回的动作,学生又被逗笑了,有的学生说:“老师,太好玩了,你真逗。”我说:“老师演得不像,我只想把大家带入到童话世界。”这节课,我表演了两次,体验到表演的快乐,同时也看到了学生

5、的投入学习的状态,这都因为,我把童话课堂当作表演童话的舞台,让童话课堂本身也具有童话色彩,让学生徜徉在充满幻想与想象的童话世界。我想: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体裁的不同,创设与课文一致的氛围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研让我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以前总认为语文教学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照本宣科,让学生抄写、熟读、会背重点词句,教学任务就完成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讲台上的我犹如一位演讲家,滔滔不绝,学生的一张张小脸在沉默,一双双眼睛暗淡无神,感觉到我的语文教学出问题了自2003年成为实验年级教师后,我带着教学中的问题走入课改,起初我参

6、与的是渑池课改,当时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课堂要“活”,我们上的语文课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上我们让学生把课文用绘画、小诗、歌曲、舞蹈等新颖形式展示课堂的创新,这样我们的公开课、优秀课已在头脑中形成定式一定要让音乐、美术等多学科融入语文课堂.有幸参加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的观摩活动中,专家的点评中我听到“小语”姓“小”,“小语”姓“语”,一堂课成功之处在于课堂教学中是否从小处着眼,加强品词析句地指导,加强书写指导;是否引导学生感受语文课的语言味;是否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思想,尊重学生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只观注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新奇,而忽略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在后来的教学中每

7、堂课下我都帮自己找找这堂课中我用了多少时间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长期的反思让我的教学积累了一点经验。在一次中心教研活动授课中,2005年我所授海底世界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那种花很多时间用来让谈个性体验、展示自己的感悟成果,更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课堂让学生多读文本,说说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理解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会运用作者优美的语言和总分的表达方法。课堂上我发现一张张快乐的小脸,一双双思考的眼神,一个个精彩的发言我的教学方式受到当时中心教研组教师的一致好评。从此我知道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知识的传授,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地工作,一定会

8、有收获。就这样,针对每一堂课,我都围绕实施新课程做到认真备课,仔细钻研教材,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慢慢地,我的教学方法得到同行们的赞赏与认可,2004年,被评为“教研教改”能手。2005年,通过层层选拔,有幸参加的三门峡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受到教师们的大加赞赏,也受到各位同行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三门峡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6年,担任学校语文学科组长带领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研工作,在不断面对教研新问题时,我也不断思考着教研形式的创新问题,在创新的教研道路上,我不断思索着,不断实践着。2007年获三门峡市专题最佳研究小组。2008年,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荣获全国基础教育优秀设计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教科研成果

9、先进个人的称号。校级公开课比赛中,曾多次荣获一等奖。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使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班上有个小刘同学,是个性格倔强的孩子,上学第一天就让我大伤脑筋。他从小有个随便讲话的坏习惯,做事情总喜欢用嘴巴不停地说,上学第一天我安排重点训练坐、立、行、走的礼仪规范和上课的要求。他在下面把小脑袋转来转去,我说一句,他说一句,课间奔跑严重,还不时地尖叫、怪叫。当我向他作出惩罚措施,让

10、他去前面站着的时候,他更是耍脾气,跟老师作对,还不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游戏,甚至偷偷背着书包想跑回家。可以说他各方面的行为都表现地与众不同,也令我头痛不已。我及时与他家长取得了联系,然而家长却是一副极不信任我的架势,不但没有指责孩子,反而说是老师没有严格管理,使他不放心在此就读。此时,我不仅感到气愤,更多的是委屈。在请教了有经验的老教师后,我准备去一次家访。在家访中,我感到这次一个文化素质很好的家庭,父母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我想,这本身是件好事,只有家长重视、关注,教育才能有成效。于是,我向家长反馈了孩子在学校点点滴滴的表现,首先肯定了老师几天来发现的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

11、逐一分析孩子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这样带来的不良后果。我用平实的语言和真诚的爱心,使其父母对老师产生了信任感。在家访结束前,我们达成了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意见和方法,老师在满意地微笑中离开了学生的家。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这个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得到了改正,现已成为了班中的“礼仪小标兵”。人说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真是没错。该学生在端正了行为习惯后,又出现了学业上的难题。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专心听讲,知识缺乏举一反三,成绩上不去。于是,我又一次来到了他家。了解了一下他在家的学习情况,课余生活的安排。在得知父母为孩子买了一大堆课外辅导练习,就让孩子不停地做时,我深切地告诉家长这样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成

12、绩是不妥的。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家做作业。其次,在补充课外练习时,要有针对性,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要不时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经过这次家访,该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且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老师和家长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其实,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的愿望是一致的。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往往有多方面因素,上述的事例一来是学生刚入学,对学校生活没有适应,二来主要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家访是一种很有效的解决途径,能搭起家长和老师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双方相互了解,形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庆幸,学校领导、老师把我当成学校的一员,特别是教师。在大家眼中,我是他们信任的伙伴。我知道,这不是来自教研员“官”的角色,而是业务上的一种信任。在办公室,在课下,闲聊的时候,都有教师愿意与我探讨一些教育教学问题。当得知我想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时,一些年长的老师说:“到我的课堂上去吧,我们互相探讨!”望着无论是年龄还是学识、经验比我大而丰富的老师们,我被他们的渴望合作交流的心情而感动。作为班主任,我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他们视我为朋友。我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虽然很累很累,但却相当充实。3雪花飘落在孩子的心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