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16385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人生观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幸福人生观后感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现代年轻人们越来越少静下心来想自己的人生,越来越少接纳修身养性的书籍,生活似乎越来越偏离淳朴的生活,偏离传统教育。观看蔡先生的幸福人生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往教,非礼也”其实,这句话让我直接想到的是“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之类的,其实对于“来学”与“往教”的讨论数见不鲜,但从学生的角度看,求索之道上贵在于“求”,而且更要注重合乎礼仪,这才有了接下来的几句。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

2、道。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句话都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的,更准确地说,它像是一种原则,我们学生要学的更多更好,也必须知己知彼,了解吾师,尊重吾师。以客观严谨的求学态度与吾师交流,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谈吐。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聪明睿智的人会先安定好自己然后才行动,会先观察别人的心思然后发表意见,会先跟别人做朋友然后才有所请求,会先定好自己的目标和志向然后才努力前进。本人觉得这一是说的最好的了,安身后动,易心后语,定交后求,笃志后行,这是如此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论,不空谈义理,难得可贵。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

3、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圣明德备的人,他的道德和天地一样覆载万物,他的圣明如同日月一样普照万物,他处事像四时一样井然有序,他示人的吉凶祸福如同鬼神一样奥妙无穷。他若在天时之前行事,天不违背他,若在天时之后行事,也能奉顺天道运行的规律。天都不会违背他,何况人呢?何况鬼神呢?这从世界观上来讲,我是非常反感的,传统的中国古典哲学对天时天命都有较大依赖,可我们必须坚信人定胜天,此处的“时”应理解为“时机”。遵循客观规律,合乎时机做合适的事,厚德载物。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其实就是让我们

4、注重修身养性,从师者的教育感化中扬善避恶,不断地使“善”的本性充盈本我。这十几分钟下来,我正重新思考着何为“传道授业解其惑”,何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为“礼尚往来”,似乎这一切还需要再做进一步思索。经典的东西往往是由于角度不同,时机不同,世界观不同等等差异而产生各种相互冲突的结论,而且这节课给我一个大的启示是:纵使满腹经文,也抵不过一次真正的顿悟。再大的道理也是需要自己去历验感悟的。 习大大的上台“中国梦”的提出让国人渐渐地醒悟,更加注重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把四书五经中庸论语重新中国的大舞台上,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引以为己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

5、有责”,懂礼,懂尊,懂敬,去塑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去塑造属于我们的幸福中国。 观看蔡礼旭先生谈到的“礼”,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走到一个村庄,他迷路了,那时,他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向他迎面走来,年轻人向前一步问;“喂喂,老头,小学离这多远?老大爷说,还有500拐杖.路只有伦里,哪有论拐杖的?论里(礼),你应该叫我什么呢,老人微微一提嘴角,淡淡地说。这时年轻人才恍然大悟:”前辈,对不起,原谅我的不谙世事,原谅我刚才的无礼行为,请问到学校还有多远呢?“小小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礼“是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中国梦”推行的是: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爱国,诚信,友善,敬

6、业。这一切的真正推行与国民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那么国民素质要怎样提高呢?依我之见,还是要回到蔡礼旭先生的幸福人生讲座中,有“礼”的社会自然和谐,法治社会提出的是:“以道德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道德依然是引领中国前进,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个人修养的提高,每个人都注重修身养性,那么还真的一定要用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文吗,自身修养的提高让我们不自觉地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礼”“礼让”才是让社会走向未来,实现中国梦,建设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从蔡礼旭先生的幸福人生讲座中我学习到了如何生活,怎样提高自身修养,树立人生目标。因此仁和礼是让我最感触良多的,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

7、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

8、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仁礼,应用到现代社会中依然是让社会焕发生命力的良言,弘扬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梦“生生不息的追求,这让我想起了习大大也是一个爱好传统文化的人,谱写”中国梦“是一个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只有国人恢复热血,让小悦悦事件,药家鑫杀人事件,林森浩事件不再重演,让生活充满爱才能幸福。今天我们上了思修课,老师让我们作出人生的重大抉择,这时以为学生上台发言,他说,我的人生追求的是财富和权利,当他这么一说全场一片唏嘘,他选择亲情,健康却选择财富和权利,我们刚开始都感觉他深受

9、现实社会的摧残,走进了物欲横流的境地,但是这位同学开始发言了,他说:蔡李旭先生的幸福人生讲座教会了我不仅要有个人理想,同时还要树立社会理想,让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我要选择财富是因为我可以用我所拥有的去帮助他人帮助社会,就像邵逸夫先生那样用自己的物质力量投身中国教育事业,李嘉诚用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的教育事业,医疗事业,有了钱我就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背上行囊去上学,让他们走出大山,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我要追求权力是因为,只有当我手握大权时才能改变国家存在的不得民心的制度,才能把我对社会建设的美好蓝图付诸实践,才能让我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无限的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用我手握的金钱手握的权力去改变这个社会过分注重金钱和权力而缺乏爱缺乏信任缺乏和谐的现象。观看幸福人生讲座让我懂得了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