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启蒙教育.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15830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村启蒙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农村启蒙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农村启蒙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启蒙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村启蒙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农村启蒙教育摘要:农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中还处于一个薄弱的一环,而农村的启蒙教育更是还处在一个冰点。在启蒙教育中,家庭启蒙教育要配合好学校抓好品德、习惯和个性的培养,那个家长的孩子就会早成功一步,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找到人要去的地方,你早到一步。学校启蒙教育以抓学习为主,配合家长,充分发展和保护孩子的个性和天赋,做到因材施教,那个学校的学生就会早一步成才,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孩子们得到了平等,得到了尊重。关键词:农村 启蒙教育 在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的答记者问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经常劝记者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去看看。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农村的教育就很有看头。“科教兴国”是我国长期以

2、来一直高举的旗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是我们一直呼喊的口号。陶行知说过:教师手里操掌着孩子的未来,操掌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所有教育中,基础教育是真正决定一个民族素质的先决条件!教育兴则民族强,民族兴则国家强。当今世界像美国、日本等科技经济超级大国,首先无不都是教育超级强国。特别像二战战败的日本,国小资源少,能迅速于战争废墟之上超过他国,崛立于世界强林,有资料显示,其根本奥秘,首先就是坚定坚实走教育强国之路。固然,我们国家幅员优势、人口优势、教育优势等,但社会成员普遍只有优越感,而缺少必备忧患意识,这是很危险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大提升,社会发展大进步,人们富裕大改善,国

3、家影响大提高,其中教育振兴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并为世人公认,而其中,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通盘规划必不可少,切切实实地抓优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发展工作。我国还有八亿的农村人口,这就告知我们农村的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的规划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农村教育一旦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我们整体教育这盘棋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谈中国发展,必须优先谈教育发展,而农村教育发展更是题中之义。然而,农村的教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致命的问题是启蒙教育。一、 家庭启蒙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启蒙教育的学校,家长就是这项工作的第一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4、设中,家庭教育是举足轻重,为此教育孩子要以德育为先,真正把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学校,注重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和精神。一位北大的母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要想孩子优秀,首先得父母优秀。”这里的父母优秀指的就是父母要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前苏联的教育家乌中基也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父母这个伟大的名词所肩负的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做起,从家庭启蒙教育做起。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经说过:人类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5、,但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儿童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母,因此,父母对儿童一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责无旁贷。父母对儿童的启蒙影响与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等良好习惯的形成息息相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例如:父母要教会孩子要善待他人,诚实认真的做人习惯;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做事有条不紊的习惯;父母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等等。19世纪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父亲曾经说过:“生养无数个平庸无能的人,不如培养一个天才。这才是对人类的真正贡献。”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长大成为人才,而不是庸才。因此启蒙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地位

6、是至关重要的。启蒙是生命的开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在一个人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的生命就像是一张白纸,启蒙就是这张白纸上的内容,画成什么就是什么,再也无法抹去,启蒙教育对一个人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数的事实证明启蒙教育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农村的家庭启蒙教育基本处于零的状态。很多孩子根本就很少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就谈不上教育,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代为看管,农村的爷爷奶奶基本上是文盲,即使认识几个字,也无法担当教育孩子的重任。为了生计,父母们背井离乡,他们深知钱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丢掉的却是更为宝贵的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多么希望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从小就应该被理直,

7、让其茁壮成长,然而农村的留守儿童更多时候像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无人耕耘。我在给六年级的孩子上英语课阻止两个孩子打牌时,两孩子的眼睛瞪的老大表达他们的不满。我想了想,是我的课上的不好还是家庭启蒙教育出了问题,我真的希望那只是个个案,真的希望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回到孩子的身边。让农村家庭启蒙教育不在是空白。让我们农村的孩子在人生的起点就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的人生谱写华丽的篇章。二、 学校启蒙教育当很多家长意识到没有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这是农村家长的普遍心理。从我2010年9月1日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但我感觉现在的农村的学校教育还

8、停留在我上学时的原始状态。(一) 没有平等就没有启蒙教育。对于一个刚进校园的孩子来说,没有比没有平等的教育更可怕的事。很多孩子从进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就被戴上了“优良中差”的帽子,是谁给他戴上的帽子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久而久之,他自己给自己戴上了“优良中差”的帽子那就危险了。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教不好的老师。也许这句话有些偏颇,不完全正确,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其实每个孩子一生下来,他的潜能无限,只要我们好好教导,他就能洋溢才华。我们教育界得鼻祖-孔子早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这些理念在付诸实施时就像是一块被沉入大海的石头,连少许的涟漪都没有掀起。有人曾经用这

9、样一句话描述中国的教育:中国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但中国教育之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这句话也许是对中国教育的莫大讽刺,但却恰恰道出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们得分再提高一点,而是保护孩子们得天赋。所谓的平等教育就是没有“优良中差”之分,孩子们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二)教育模式的转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育模式正在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这就需要摈弃那些陈旧的模式,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教育模式。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而我们连追逐都算不上,更谈不上指导。教育模式的转

10、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首先是教师思维的转型,目前农村的启蒙老师基本上从被填鸭到在填鸭,也就是说教师在当年接受的填鸭式的教育,现在正在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当然我也不例外。新课程标准中所谈及的“自主、探究、合作”在农村正常的教育教学中还很难体现出来。这到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我们很多人自己对“自主、探究、合作”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还没掌握其精髓,就开始大侃特侃新模式。写一些带有新潮词语的文章,就是在“自主、探究、合作”了,就认为自己已经走在教育的前沿。很多人腾笼换鸟、弯道超车,所换到的结果只是鸟去笼空,弯道熄火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人们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的,

11、山上的石头能背完,河里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识学不完。所以“自主、探究、合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就日益显现出来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他认为教育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其次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我也很想在教学中加入新的教学方法,但是运作是难之又难。例如:我在教授菩萨兵时,先布置学生自己回去查找关于“红军长征、朱德生平、藏族”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结果完成的学生基本

12、没有。孩子们觉得这些知识就应该老师教给我,还有就是农村的教育条件差,教育资源缺乏,有的孩子根本不知上哪查找。旧的教育模式束缚了孩子们得思维和对其潜能的挖掘,亟待需要转型。 启蒙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中,然而在农村,我们的启蒙教育还处在零点状态,没有好的启蒙教育,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孩子,更是思维上的孩子。美国培养了4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我们到现在一位也没有,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缺陷,更存在遗憾。要想有所改变,只有从娃娃抓起,从启蒙抓起。一个想成才的孩子,必须兼具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和学校启蒙教育。学校抓学习为主,家长配合;家长抓素质抓个性,学校配合。这样,若干年后,我们也会有大师的横空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