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312753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体顶端科学设置问题的四个维度 摘 要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的新旧知识经验搭建桥梁,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中自主建构知识,这座桥梁就是创设情境、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本文将从诱思、导辩、引趣和激情四个维度谈谈如何科学的设置问题。 关键词科学设问 维度 诱思 导辩 引趣 激情 正 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的新旧知识经验搭建桥梁,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中自主建构知识,这座桥梁就是创设情境、设置有

2、价值的问题。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科学设置问题要关注四个维度。 一、诱思把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 有价值的问题应具有诱思功能。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指出:“师者,诱也;学者,思也。”课堂教学要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诱是思的条件,思是诱的目的,教师通过谆谆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是实现以诱达思的前提。 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才能发挥问题的诱思功能。“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顺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

3、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第二种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在成人或高水平同伴帮助下可以成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水平与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问题设置在现有水平,问题难度过低不具思考价值;把问题设置在潜在发展水平,问题难度过高而使其失去思考价值。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以诱达思,就应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过程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重难点问题,笔者是这样来创设情境和设置问题的: 多媒体展示: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粮集团、中国航天集团、中国航空集团及

4、中国兵工集团。 问题1:从所有制来看,以上这些企业属于哪种性质的企业? 学生1:国有经济。 问题2:假如这些行业被外资控制,你认为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为什么? 学生2:这些行业涉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国计民生、高新科技领域和国防建设,一旦被外资控制,将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国计民生。 问题3:这表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何作用? 学生3:这表明,在我国,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应处于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要起主导作用。 问题4:可是,在我们珠三角地区,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比重上看,非公有制经济都超过了国有经济,这还能说明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吗? 学生4: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不

5、是通过数量和比重体现出来,而是通过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和控制力体现出来的。 第一个问题设置在现有发展水平,无需诱与思,学生凭借其已有的经验知识即可作出准确回答,诱思功能不强,但其为后面的设问埋下伏笔。学生对于后三个问题涉及到的社会现象已有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零散的、片面的,但通过层层设问、步步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将零散的、片面的认识系统化,获得新知。这些设问就设置在了最近发展区,实现诱与思的统一,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导辩把问题设置在思维矛盾区 有价值的问题应具有导辩功能,即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即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思考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钱学森

6、在关于思维科学中指出:“要培养一个人成才,很主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因而通过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应该把科学的思维原理和方法告诉广大青少年们。”培养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中学生以辩证思维方法去分析各种社会问题,从而形成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引导、训练学生用辩证思维去分析、思考问题。 问题设置在思维矛盾区,才能发挥问题的导辩功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将那些容易产生思维矛盾的问题,提到学生面前。这些问题的特点是具有可辨性:问题中往往包含两种不同的结论,它们的推导似乎都逻辑严密

7、、论据充足,但结论又互不相容,有矛盾、有分歧或根本对立。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状态时,必然要想尽办法摆脱矛盾,从矛盾中解放出来,于是产生了迫切解决思维矛盾的求知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解答问题,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新知,也有利于学生克服非此即彼的片面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 例如,深圳大学附中胡兴松老师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中,是这样来利用课本漫画你敢吗?设问的: 问题1:他敢烧吗?为什么? 学生1:不敢烧,因为那样双方都得摔死。 问题2:这体现了什么道理? 学生2: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问题3:他真的不敢烧吗? 学生面面相觑,怀疑、讨论,小声

8、回答:真的不敢烧。 问题4:假如山崖下面是一个水池呢?他敢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敢! 问题5:在什么情况下,他还非烧不可呢? 学生5:如果食物用尽,再不烧就会饿死,烧了还有一线生机。 问题6:从上面的“不敢”与“敢”变化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哲理? 学生6:“不敢”是因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敢”是因为矛盾双方的依存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不敢”就可以变为“敢”。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巧妙地将问题设置在学生思维矛盾区,让学生在“敢”与“不敢”的矛盾中思考,既有效地解决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但相互依存是有条件的”这一知识点,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引趣把问题设置在生

9、活感悟区 有价值的问题应具有引趣功能,即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热情地去探索。思想政治课内容高度抽象,向来给学生以枯燥乏味之感,因此政治教师要善于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问题设置在学生的生活感悟区,才能发挥问题的引趣功能。教学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理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

10、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置问题,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学生有真实的生活感悟,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非常抽象,学生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知识,为了更有效地教学,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会出现两个“我”镜内之我和镜外之我。这两个“我”谁真谁假?谁先谁后?谁是谁的影子? 学生1:镜外之我是真,镜外之我在先,镜内之我是镜外之我的影子。 问题2:如果我们将镜外之我比作存在,镜内之我就是思维。那么存在和思维谁决定谁?谁是谁

11、的影子? 学生2: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影子。 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林黛玉进贾府片段:林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问题3:林黛玉、贾宝玉从未谋面,在他们的心灵深入处却先有了对方的影子,这岂不说明思维先于存在? 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其中有位同学的发言较为精彩:贾宝玉虽然从没见过林黛玉,但他却见识过很多女孩,因此在他心中逐渐形成了美女的标准,林黛玉只不过与他的美女标准相符罢了,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贾宝玉见过的女孩属于存在范畴,而在贾宝玉心中的美女标准属于思维范畴,因此,存在先于思维。

12、照镜子与“一见钟情”的生活经历人人都有,教师将抽象的哲学问题具体化、生活化,与学生产生了共鸣,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激情把问题设置在情感体验区 有价值的问题应有激情功能,即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题中之义。没有情感的思想政治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知识教育功能都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13、;没有情感的思想政治课“有理无情”,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因此,从设问角度看,政治课教师应善于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打造具有情感的思想政治课堂。 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区,才能发挥问题的激情功能。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许多问题拒人于千里之外,例如,“为什么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如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所蕴含的知识本是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情感感悟、价值观升华的有利节点,但因设计的问题远离学生情感而给人以冷漠之感,学生只会机械的照本宣科,在课本中寻找答案,教师也失去了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契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情

14、感体验区,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时,一位老师是这样来创设情境和设置问题的: 情境:视频播放歌曲爱情买卖,并配解说: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首歌开始在网络上以病毒般的威力流窜蔓延,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全国,席卷了无数的山寨手机、美发店、超市歌是走红了,但这首以“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为题材的歌曲引来诸多质疑,不喜欢的人认为它忍无可忍、满身的毛病,歌词过于低俗,音乐方面也不够精良,喜欢的人则毫不吝啬任何溢美之词,认为爱情买卖照顾到了最底层人民的需求。歌词浅显易懂容易理解,广大基层民众特别的能感同身受

15、,易引起共鸣。 问题:人们把爱情买卖这类文化作品称之为文化快餐。 辩论:正方观点:“文化快餐”的价值大于高雅文化作品的价值。反方观点:高雅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文化快餐”的价值。 无独有偶,在广东省2012年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中,一位青年教师在讲解这一问题时,利用了同样的情境,同样采取的辩论式设问,但他的设问如下: 正方:爱情买卖,我顶你。反方:爱情买卖,我踩你。 应该说第一位老师的设问质量较好,但第二位老师的设问更胜一筹。从设问方式看,第一种设问略有传统刻板之嫌,第二位老师的设问更诙谐幽默,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更易激活学生的兴趣。从问题指向看,第一种设问思维指向虽明确,但仅仅围绕“价值大小”进行思考讨论;第二种设问则更具开放性,更易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教学效果看,第一种设问预设性强,学生的回答中规中矩;第二种设问更具生成性,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学生能认识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但只要是人们大众所喜闻乐的社会主义文化,都是积极健康的,都值得提倡。在讨论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