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与肾功检查.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31200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CT与肾功检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ECT与肾功检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ECT与肾功检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ECT与肾功检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CT与肾功检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CT与肾功检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CT检查(同位素检查)正常范围:人体各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均有各自的检查专案和主要适应症。检查介绍:检查专案很多,几乎遍及人体所有器官和组织。适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临床意义:是目前最重要的核医学仪器,它集伽玛照相、移动式全身显像和断层扫描于一身,主要用于各种疾病的功能性显像诊断。与超声、线摄片、等“解剖对比”影像不同,利用示踪剂在体内参予特定生理或生化过程的原理,以图像的方式显示脏器功能资讯的空间分布,并经电脑处理提取定量分析参数供诊断分析,其本质是“生理对比”影像,由于许多疾病的功能改变早于解剖学结构的改变,如心肌缺血、短

2、暂性脑缺血、肿瘤骨转移、移植肾排异反应等,显像灵敏地反映这些疾病所导致的组织功能改变,故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较其他影像学方法发现异常早,灵敏度高;系列观察临床治疗前、后脏器功能的变化,可用于疗效观察。肾功能检查:血肌酐(Cr或Crea)正常范围:男 53106微摩升(0.61.2毫克分升);女 4497微摩升(0.51.1毫克分升)。 检查介绍:血中肌酐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所吸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各种肾病、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肌肉损伤、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减低:见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

3、血、肝功能障碍及妊娠等。血尿酸(UA)正常范围:男 0.210.44毫摩分升(3.57.4毫克分升);女 0.150.39毫摩分升(2.66.57毫克分升)。 正常尿酸值:男性:37.2 mg/dL (179428mol/L) 女性:26 mg/dL (119357mol/L)检查介绍:尿酸(UA)为体内核酸中嘌吟代谢的终末产物。血中尿酸除小部分被肝脏破坏外,大部分被肾小球过滤。 临床意义:增加:见于痛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子痫、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摄入过多含核蛋白食物、尿毒症肾炎、肝脏疾患、氯仿和铅中毒、甲状腺功能减低、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妊娠反应红细胞增多症。

4、减低:见于恶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先天性黄嘌吟氧化酶和嘌吟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等。血清尿素氮(BUN)正常范围:2.97.1毫摩升(8.020毫克升); 60岁以上:2.87.8毫摩升(7.821.8毫克升)。 检查介绍:尿素氮是体内氨的主要代谢产物。尿素氮主要通过血流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临床意义:增高可见下列三种情况:(1)肾性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尤其是对尿毒症的诊断有非凡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如氮质血症期BUN超过9mmolL,至尿毒症期BUN可超过2

5、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计。(2)肾前性增高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等。(3)肾后性增高见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肾组织压力,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时,如前列腺肥大、肿瘤压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两侧输尿管结石等。减少:临床意义较小,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2微球蛋白(2M或2-M)正常范围:血浆 0.82.4mgL;血清 2.144.06mgL;尿 00.65mgL;脑脊液1.161.38mgL。 检查介绍:微球蛋白产生于淋巴细胞,尿液中含量很少,因其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临床意义:增高

6、:见于近端肾小管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病、脏器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艾滋病等。尿2微球蛋白增高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病变、肾盂肾炎、先天性Fanconi综合征、Wilson病、镉金属中毒,以及摄入庆大霉素、硝苯地平(心痛定)、妥布霉素等药物。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正常范围:成人 80120mlmin;新生儿 4065mlmin。 检查介绍: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消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临床意义: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参考值的80以下者,则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7、 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引70 ml/min,为肾功能稍微损害。 内生肌酐清除率3150 ml/min, 为中度损害。 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以下,为重度损害。 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 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 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为肾功能不全终末期。酚红排泌试验(PSP)正常范围:成年注射后15分钟内PSP排泄量为28%51%,平均35%;2小时排泄总量为63%84%,平均70%。小儿15分钟内PSP排泄量为25%45%;2小时排泄总量:28岁60%75;814岁5075。 检查介绍:酚红排泌试验(PSP)

8、是测定肾脏排泌染料的功能。酚红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即使对有病的肾脏也无害。临床意义:测定肾脏排泌染料的功能。尿肌酐(Cr)正常范围:男性5.316mmold;女性718mmold。检查介绍:本试验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尿糖(GLU)

9、正常范围:()无糖;()极微量,5.5smmolL;()微量,27.8mmolL;()少量,27.855mmolL;()中等量,55.0111.1mmolL;()多量,111.1mmolL。检查介绍:过分进食糖类、妊娠末期或哺乳期可有一时性的生理性糖尿。病理情况下,持续性糖尿且尿糖含量较高。临床意义:尿糖量的多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糖尿病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但在糖尿病晚期并发糖尿病性肾病和肾小动脉硬化时,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退,肾小管回收正常,则可出现血糖增高,而尿糖仍呈阴性反应。非糖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链霉素、水杨酸、葡萄糖醛酸等可呈假阳性反应。中药大黄、黄连、黄芩等也

10、可能致假阳性,但出现沉淀色调不一旦退色较快。尿常规正常范围:pH57;比重(SG)1.0151.025;蛋白质(PRO)阴性;葡萄糖(GLU)阴性;酮体(KET)阴性;胆红素(BIL)阴性;亚硝酸盐(NIT)阴性;白细胞(LEU)阴性;红细胞(RBC)阴性;维生素C20100mgL。检查介绍:尿液分析仪又称为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仪器操作简便、快速(最快10s内可完成11种尿液成分的检测)。临床意义:1pH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2比重参见尿液一般性状检验。3蛋白质阳性:见于

11、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消毒剂。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4葡萄糖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摄入强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服用维生素C超过500mgL,可出现假阴性。5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6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疽。摄人酚噻嗪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可出现假阴性。7尿胆原阳性:见于溶血性或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为阴性。摄入磺胺类药、维生素K

12、、酚噻嗪等可出现假阳性。摄入亚硝酸盐、对氨基水杨酸可呈假阴性。尿沉渣正常范围:红细胞:少于3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少于5个高倍镜视野。肾小管上皮细胞:偶见高倍镜视野。鳞状或移行上皮细胞:偶见高倍镜视野。透明管型:少于或等于1个低倍镜视野。检查介绍:尿沉渣检查是指用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的沉渣物(尿中有形成分)进行检查,是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不能替代的。临床意义:1红细胞大于3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下血尿。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肿瘤、结石性等疾病。如以形态异常的红细胞为主,提示肾性疾病;但也见于全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疾病,如

13、前列腺炎、盆腔炎等。摄入别瞟醇、抗凝剂、环磷酰胺、青霉素、磺胺类药等药物也可有红细胞增多。2白细胞大于5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下脓尿。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的感染,尤其是急性肾盂肾炎、泌尿道结石、膀胱炎等;也可见于泌尿系统临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3上皮细胞 肾实质损害时,如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泌尿系统炎症时,可见较多鳞状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4管型 出现管型表示肾实质损害,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出现红细胞管型,非凡有助于证实肾性出血。出现白细胞管型,非凡有助于肾盂肾炎与膀胱炎鉴别,后者为阴性。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的出现进一步表明肾疾病的恶化或

14、进人晚期。脂肪管型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如摄入卡那霉素、两性霉素B、头抱菌素等药物,尿液中可出现管型。5结晶生理性结晶:常见的有草酸钙、尿酸、磷酸铵镁结晶。病理性结晶:主要有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放射造影剂结晶、磺胺类药物结晶、阿司匹林结晶、磺基水杨酸结晶等。沉渣(尿)检查名称:沉渣(尿)别名:尿沉渣正常值:白细胞:女:5个HP 男:3个/HP红细胞:0偶见/HP (儿童3个/HP)上皮细胞:0少量/HP管型:透明管型: 0偶见/HP 红细胞管型: 无 白细胞管型: 无 上皮细胞管型:无 颗粒管型: 无 蜡样管型: 无 脂肪管型: 无 圆柱管型: 无结晶体:酸

15、性尿(无定型尿酸盐、尿酸 草酸钙) 碱性尿(无定型磷酸盐 碳酸钙 尿酸胺、磷酸铵镁)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加:肾、尿路出血、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肾、肾小管坏死、尿路感染症(肾盂肾炎 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 肾结核等)、尿路结石、肾囊肿、肾下垂、肾硬化、肾梗塞、肾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尿中红细胞增加常须鉴别肾小球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与非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时尿中红细胞出现多种变形,而非肾小球疾病尿中红细胞变形很少,观察红细胞变形程度可作为鉴别血尿病因的方法之一。尿中红细胞增加则示肾、尿系发生病变、但红细胞数增加程度不反映病变的轻重程度,大肿瘤血尿程度轻的不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红细胞也可不增加,但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活动期尿中红细胞多数增加 (2)白细胞增加:多数为肾、尿系的感染症(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 尿道炎、肾结核、前列腺炎、精囊炎、肾周围脓肿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加重期、狼疮性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