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309859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特殊教育课题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案螺旋嵌入基于感统失调幼儿的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探索【摘要】让3到6岁的特殊幼儿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矫正机会,受到特别 的教育支持,让这些孩子回归主流、融入集体与健全孩子和谐相处,享受社会和幼儿园更多的关爰 是我们的教育愿景。融合教育课程是对个案实施积极干预的主要载体。本课题硏究从相对比较常见 的感统失调幼儿入手,开展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硏究。基于个案、螺旋、嵌入三个关键词思考,从 三类物理空间、三个年龄段、三种课程样式开展内容设计,从个案的评估、研判、干预三个阶段思 考课程实施的路径、载体、策略,包括五个融合路径资源教室一对N小组融合、专用活动室混龄融 合、班级一日活动融合(主题

2、教学、区域游戏、生活)、户外运动混班融合、家庭训练亲子融合; 三个实施载体(个案方案、个案观察、个案评估);三维联动策略(资源教师、随班教师、特教工 作坊相互联动)。我们期望利用多种融合教育资源,开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教育课程,探索实操性强 的融合教育个案式螺旋式嵌入式课程样态新范式,完善润物无声的融合教育课程的文 化理念,最终推进感统失调幼丿以寻到科学干预、切实成长。【关键词】感统失调个案蝮旋嵌入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问题的提出面向教疗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明确指出:“办好特殊教冇,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 盖,全而推进融合教冇。”指南指出:让3到6岁的特殊幼儿享受更为优质的教弃资源,得到 更好

3、的侨正机会,受到特别的教冇支持,让这些孩子回归主流、融入集体与健全孩子和谐相处,享 受社会和幼儿园更多的关爱融合教育发端于特殊教育,用融合的理念发展特殊教育是趋势。(-)五年摸索,从特殊教育实践走向融合教育研究2013年我恫成立了区第一间幼儿园资源教室,开启特殊教冇研究。历经五年摸索,在创优和 资源积累上逐渐丰盈,从特殊教育实践走向融合教育研究。一是五年的规范创优之路。2013年授牌区首个幼儿园“特殊教疗随班就读试点学校”,同年通 过杭州帀合格资源教室创评,2017年成功创建杭州市示范性资源教室,区内幼儿园首家。二是五年的个案实践之路。2014年起组建了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特教工作坊。以10余名

4、特殊 幼儿为对象(其中感统失调幼儿为相对较多群),展开特殊教育个案实践研究。重点基于感统失调 幼儿,进行资源教室一对一游戏的设讣与实施,成果荣获市级一等奖。积累了一对一游戏化个训的 经验和10余个三大类特殊幼儿个案资源。(二)一年实践,聚焦融合教育课程三大问题首席资源教师及工作坊团队历经一年,整理个案、明晰融合教疗课程资源优势、融汇幼儿园文 化资源、召开专家论证会。从原有碎片化的操作中,反思讨论,聚焦融合教育课程面临三大问题。1. 课程内容浅层表象,亟待科学提升个案是幼儿园融合教育课程的核心,也是独特的课程内容。套着个案的外壳,进行形式化操作 是核心问题。一是特殊幼儿随机出现无法预测,个案干预

5、赶鸭子上架、疲于应对,操作流于浅表。 每学年在招收新生、入园体检等环节,会筛査部分显性特殊幼儿。但大部分特殊幼儿是等入园以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由班主任发现问题、资源教室筛查、医学检测之后才能确左当下特殊幼 儿的情况。二是表现为个案的建立、指导不科学。融合教疗课程需要为每一个特殊幼儿建立个別化 的指导方案,方案具有很强的精准性。资源教师专业度低,导致而对复杂教育对象,辅导精准性低, 从评估方案走向具体规范操作转换能力弱、无法规范操作个案干预。随班教师情况更甚。2. 课程操作随机碎片,亟待链性统合资源教室指导、随班就读跟进,课程操作看起来相互关联,实则各司其职,缺少关联。资源教 师执行一对

6、一的个训为主,随班教师以一日生活课程为主。大量专用活动室、户外运动场地资源利 用不充分,不纳入融合教育课程资源体系。课程执行主体以资源教师为主,普通班级班主任、家长 参与度低。以上问题,导致融合教冇课程的活动碎片、块状,课程无法系统地操作。不成体系,便 会低级重复。更无法关注不同阶段、不同幼儿的需要做精准动态调整。课程操作需要做系统化链性 统整,构建稳定的课程形态。3课程理念普特割裂,亟待正向漫润融合教冇课程强调普特融合、个别嵌入集体的正向浸润。目前,特殊幼儿多数时候是被照顾的 对象,群体割裂明显。家长因“特殊” 一词的压力,不愿宜而问题,不接纳孩子接受校内干预。进 入“资源教室”成为承认孩子

7、“滞后”的标签。随班教师因“特殊”心理负担重,过分强调特殊, 导致幼儿缺少健康的融合环境。课程理念需要构建“泽如雨润无声”的温暧教育。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幼儿园师资专业度低、课程建设能力弱的现实,三类问题都源于课程 样本的缺失,缺少适宜的课程拐杖来保障融合教冇的落地。所以,当下应从实际问题岀发,尊重课 程对象的独特性,重塑融合教ff理念,构建科学、可行的课程内容与实施,形成稳定、独特的课程 样态。本研究从相对比较常见的感统失调幼儿人群入手,以幼儿A为样本,开展融合教疗课程的样 态研究。二、操作定义(一)概念阐述1. 融合教冇课程新样态:本研究特指以感统失调幼儿为对象的普特融合教冇课程,从融合

8、出发, 凸显个案式、螺旋式、嵌入式特征的课程稳泄形态,即新样态。三种样式各有特点,也相互关联。2. 感统失调:是指“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具体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 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直接影响了幼儿学习、生活、运 动,防碍正常的成长发育。本案例以幼儿A为研究样本,感统失调突出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精细 动作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等。3. 螺旋式:本课题从课程操作提出,强调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加深,逐渐向上生长。4. 个案式:本课题从课程内容提岀,强调对感统失调幼儿形成个别化干预、形成个案方案。内 容更具针对性、精准性。5. 嵌入式:本课

9、题从课程理念提出,强调对感统失调幼儿进行正向融合、个体嵌入集体的浸润。(二)操作思考作为区首个“幼儿园特殊教冇”试点学校,我们理应成为实践研究的先行者。从目前学前学段 及本园融合教育课程的建设问题出发,探索适宜的课程样式。1. 探索科学可行的融合教育“个案式”课程内容。基于前期经验探索岀适合幼儿园资源教师和 随班教师的融合教育课程活动个案方案,提髙个案的科学性、精准性,让方案成为教师执行课程的 拐杖。尝试开发具有本囲教育特色、符合感统失调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的个案式课程内容样本, 给予本类特殊幼儿提供补偿教育课程的借鉴。2. 开发实操性强的融合教育“螺旋式”操作方法。尊重本类特殊幼儿身体特点

10、、学习特点,梳 理纵向、螺旋的经验链。以资源教室为引领,以幼儿一日生活的班集体、多类活动室为主要空间, 在动态实施中,整理操作通道、操作载体、操作策略的适用方法,并从关注教师的下预转向幼儿循 序渐进地学习,观察反思个体的小步成长。3. 完善润物无声的融合教育“嵌入式”文化理念。普特融合、个别嵌入集体的正向浸润。泽如 雨、润无声,努力使每一位特殊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教冇的向上、向善、向美,呈现融合教冇美的样 态。也是我园建和美文化、做隽美教师、冇善美幼儿的三美”的美好校园文化的完善。课题研究可从课程内容、课程操作、文化理念三个视角,思考“个案式”“螺旋式”“嵌入式” 三种课程样式的实操,构建符合园本

11、需要的融合教冇课程,并成为区域内可推广的范式。(三)操作框架图本课题研究框架基丁个案、螺旋、嵌入三个关键词,从融合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三式课 程实施两部分进入研究,具体研究的操作如图1。从上图可见,内容设计从三类物理空间、三个年龄段、三种课程样式展开,考虑三维立体。课 程实施遵从融合教弃课程的独特流程,从个案的评估、研判、干预三个阶段思考。五个融合路径兼 顾多个物理空间,多种融合方式:三个实施载体体现个案研究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三维联动策略让 课程呈现动态、互联互动的特质。“个案式”“螺旋式” “嵌入式”成为课程的核心特质,植入内 容与实施。三、基于感统失调幼儿融合教育课程新样态的架构融合教疗课

12、程是幼儿园个案干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资源教师和随班教师对个案实施个别化 教冇计划的主要载体。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思考课程理念、目标、原则、内容及课程设置, 架构适宜课程样态。(一) 课程理念:存异求融正向浸润在为感统失调幼儿A设讣融合教弃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以该幼儿原有的认知、能力、经验、 情感为出发点,操作时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保证感统失调幼儿享受随班基础课程资源。同时,注 重泽如雨、润无声,关照感统失调幼儿的个性需求,力求存异求融、正向浸润。在内容和操作上形 成更为完整的体系,将资源教室前期获得的有效经验进行转化,做好传承与补充。(-)课程目标:小步递进 完整发展融合教冇课程目标

13、以个案对象的小步发展为目的,既考虑特殊幼儿个体的具体发展目标,也兼 顾普适性课程目标、融合园本特色课程目标。从感统失调幼儿的发展需要岀发,强调操作中学习、 游戏中体验、生活中适应。参照指南3到6岁幼儿发展指标及个案诊断指导建议,借助个案式、 螺旋式、嵌入式课程实施,培养乐于交往、动作协调、生活自理、学习适应的完整儿童。(三) 课程内容:三个原则三维架构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以满足感统失调幼儿的特殊教冇需求为首要条件,遵循三个原则、进行 三维架构。1. 内容设计的三个原则结合当前孩子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状况,以及本园的物质条件、环境因素等,特制定了以下 原则:(1) 科学性:是指在设讣课程内容时,

14、应结合医学鉴左、教育评估等科学数据,同时还要充分 考虑特殊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以及自身能力,保障个案干预科学精准。(2) 融合性:课程内容既是资源教室、随班教室、专用活动室物理空间的整合,也是个体融入 集体的正向融合。随班一日活动课程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自然无痕融合。(3) 系统性:是考虑内容之间的经验链、时间链、物理空间联系,并且考虑感统失调对象的需 要,持续、小步预设。同时,依据个案的干预需要倡导改进与生发,使得课程具有开放性与独特性。2. 内容设计的三维架构课程内容从个案式、螺旋式、嵌入式三个视角,以资源教室、随班教室、专用教室三个物理空 间为载体,将小班、中班、大班三阶段做为时间轴,

15、构成333三维立体内容架构。表感统失调幼儿融合教育课程内容三维架构表(部分)下而以春天课程内容为例,从个案式、螺旋式、嵌入式视角赘述课程内容三维设计:一是个案式课程内容:个案式课程内容是本课程的重要特征。主要以0家研判制定的个别 化指导方案为依据,个性化量身定制,具有较强的干预针对性。个案式课程内容还具有预设与生成 共生长的特点。预设性内容主要以集体或小组的活动开展,更具计划性、系统性。在资源教室由资 源教师主持、随班教师和家长共同协助干预执行。此内容的预设聚焦感统失调幼儿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手眼协调的训练。基于个体形成内容, 目标指向精准。课程内容从特殊幼儿个体岀发,普通儿童伴随。还可根据当

16、下需要,生成内容,例 如观察诊断幼儿动作发展,参照个别化指导方案追加适宜的系列活动。二是螺旋式课程内容:螺旋式内容主要体现在内容目标的设讣、操作的顺序、操作的重复 性等方面,适合感统失调幼儿的成长特点。主要由专任活动室教师、混班教师共同参与执行。幼儿 园12个专用活动室,分別有生活吧、陶艺吧、美术吧、图书吧、建构吧等,不同的功能室提供不同 的学习体验,满足感统失调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专用活动室而向普适的同时,在内容上需要考虑 感统失调幼儿的个性需要。每一个专用活动室从“专项经验发展的纵向轴”制定课程讣划,经验链 呈现螺旋上升。从小班到大班,关于春天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表达操作、材料使用、主题扩展均不断提升,三个 年段重复表达春天,经验和动作操作挑战体现螺旋上升。但是,此类课程内容主要以普适性幼 儿发展为主,目标与内容选择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