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30897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蔡昉: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如何同步?央视国际 2006年01月06日 22:58 来源:CCTV.com 蔡昉: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蔡昉:大家好,我今天想讲一个题目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同步。谈到就业问题,我们首先要问,就业和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关系,但是在讲就业之前,我们还要讲经济增长,因为一个常见的观点就是就业问题不用单独地讲出来,因为经济增长必然要生产,生产就要使用生产要素,使用资金,使用劳动,使用土地,还有其他自然资源,因此很自然的他们就会说,你只要有了经济增长,就业也就涵盖在其中了,因此就业不用单独去讲。 但是反过来头来,有没有可能,有一个经济增长了,但是就业又没有

2、增长的这么一种可能性,我们看一看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是GDP每年增长9.5,如果单看第二产业,也就是说工业,建筑业这样一些行业,它的经济增长率还会高,大概是10多一些,如果看第三产业的增长它还要高一些,大概11,但是就业增长了多少呢,就业平均每年只增长了4,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有,就业增长也有,但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两者不是同步,经济增长远远快于就业增长。 从微观上来看,就业实际上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13亿人口中,大概有7亿多都是劳动者,也就是意味着全国4亿多家庭,每个家庭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劳动者,也就是说中国人民他的生存,他的消费享受、发展等等,主要是通过参加劳动获得收入,那

3、么假如说一个家庭他们不能充分就业,甚至可能失业,那么就造成了他在现在每年百分之九点几的增长速度,人均增长也很快的整个大潮流中落在后面。这样就遇到一个就是说我们一个个人,我们中国老百姓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充满信心,那么当然了他会看国家日新月异,这个地区也在发展,城市面貌每天都在变,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他就是说这个国家在变,在进步,我在这个环境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我的地位是不是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收入提高了,他还要跟他的邻居做比较,当一个大学生或者在座的研究生毕业了以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到底是什么原因,那么我想这个就是我提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也就是说,

4、是不是经济增长可以代替促进就业增长。 蔡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就业形势变化蔡昉:那么怎么才能让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同步,我们先看看中国的就业形势,假如说中国就业形势很好,经济增长快,然后企业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一个人都能就业,然后还都想尽一些办法想做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就用不着专门去到处跟人家争论,说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谁先谁后,但是事实上就我们是遇到了就业困难,是有和失业、下岗就业有关的问题。 我们也知道,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失业现象,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现象,那个时候有就业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把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和农村的劳动力市场用各种制度给分开了,因为那时候有农村公社制度,有

5、统购统销制度,还有户籍制度,分开以后我们城市是充分保障就业的,可以把它叫全面就业,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基本上你中学毕业以后,国家会分配给你一个工作,但是你还会选择希望更好一点的,但是都能有工作,但是农村,作为人民公社社员,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参加劳动,然后记工分,年底分配,虽然两个城乡之间是被隔绝的,但是至少城市农村的就业都是政府给包办了,因此那时候有就业问题,剩余劳动力也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随意流动,流到城市中去,这些问题很多,但是失业问题,公开的失业问题是没有的。 改革开放以后,大概在八十年代以后就有了,农村劳动力就觉得我土地承包了,我一早一晚就把土地里的活干完了,干完以后我干什么,他们当然

6、知道非农产业的收益比较高,第一步想方设法进入到乡镇企业就业,乡镇企业容纳不够了,他们再到城里去打工,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但是真正的大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大规模的失业现象产生于九十年代后期,也就是说这时候我们遇到三个冲击。 蔡昉:中国就业问题经历的三次冲击第一个是宏观经济的冲击,因为在计划经济以及改革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都是一个短缺经济,短缺经济就意味着说,我们市场上老百姓对什么都有需求,投资者也对什么都有需求,只要你能生产出来,就不愁没有人要,突然到九十年代后期,我们突然成了一个结构性过剩的经济了,这时候就会有某些产品卖不掉,产品卖不掉,企业开工就有可能不足,企业开工不足,劳动力就富余、冗员,大

7、量的冗员存在,企业就会亏损,这是企业的问题,宏观经济的问题。 另一个大家可能还能记起来,九十年代后期,我们遇到一个东南亚金融危机,那么这个危机,通过我们的外向型经济,也影响到我们的出口,也造成到劳动力利用不充分。 第三个原因由于我们长期的国有企业冗员、效率不高,大锅饭、铁饭碗要改革,改革就意味着一部分人要离开企业,同时为了让企业能够不再亏损,能够扭亏为盈,也会让一些人离开他的工作岗位,那么这几个方面合起来就造成了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的国有企业职工离开岗位,我们用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下岗,下岗虽然不把他叫做失业,但是他也没有岗位,只不过是社会、国家都各自承担给一些补贴,还有一些就是公开的失业,他领

8、取失业保险金,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这个就业形势就变得越来越严峻。 因此好多年大家会注意到,很多人都会问到,你最关心的问题,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就业问题总在前几项,因为这个时候确确实实体现出来了,就业问题关系千家万户,但是到底这个形势严峻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用宏观的指标来讲。我们经常用的一个失业率指标,叫做城镇登记失业率,但很多人觉得这个指标不太可靠,说跟我的感觉不一样,这是一个感觉上不一样,但是确确实实这个指标没有错,那它错在哪儿呢,为什么跟我们的感觉不一样呢,首先由于一部分职工是以下岗的身份失去工作的,当然还有什么买断工龄等等这些形式,凡是拿到下岗补贴的这些人都不会进行失业登记了,这样就

9、低估了失业登记率,还有一个跟我们感觉不一样的就是,我们知道大规模的下岗是从1998年开始的,那么1998年、1999年,2000年这几年是失业最严重,就业最困难,形势最严峻的几年,而这个时候我们看指标,看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3.1,那么很自然造成很多人不太信,逐渐以后劳动力市场开始发育,过去是政府配置劳动力资源,现在市场越来越多地配置劳动力资源,很多人实现了再就业,也有很多人实现了灵活就业,但是这时候我们感觉好像这几年形势好转了,尤其是去年、前年形势在好转,甚至大家还听说了一些民工荒、技工荒,意味着劳动力在局部产生了短缺的现象,我们再来看城镇失业率大幅度提高了,那么从3.1%涨到3.

10、6%、4.0%涨到4.5%,大家觉得这就奇怪了,第一、我周围看到很多人没有工作,你只有百分之三点几,现在形势稍微有所好转,你的指标却上来了,我想这个主要原因是城镇失业率没有包括那些下岗职工,我们也知道,最初采取下岗的方式是社会、国家和企业分摊一点责任,保证他们基本生活,随着劳动力市场发育,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我们实行了一种叫并轨,也就是说一部分下岗人员,还没有实现再就业的,我就让你转成公开的登记失业,因为你刚下岗的时候,国家的失业保险金不充足,现在我有了,给你转过来,形成了一个转轨,并轨的过程中造成的结果是公开的登记失业率提高,实际上下岗减少,真实的失业率并没有提高,所以这个失业率不是一个

11、真实反映市场变化的指标。 蔡昉:反映就业状况的统计指标这样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指标,就是国际劳工组织给各个国家推荐一个叫调查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反映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全面供求情况的一个统计指标,在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中,失业定义为:“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我们可以计算一个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个失业率指标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它不管你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我经常跑出去在各地搞调查,搞调查会遇到有人提问题,比如我们做一个问卷,到人家家里,问你现在是处在什么样的状况,是有工作,还是下岗,还是失业,这个人说我下岗了,但是你会

12、注意到,他一会儿他说你调查的时间差不多了吧,我还要去干活,我们就要问你不是下岗吗?他就会说我下岗了以后,还自己干点事养活自己,不然这点下岗补贴怎么够呢?我马上会问你下岗了,不代表你没有工作,你是不是能够讲讲你工作的情况,他们就会说这个工作很不稳定,也挣不了太多,因此你要让一个人根据他的身份去说,他处于什么样的就业状况,他会告诉你一些和实际情况不一样的,因此调查失业率的好处在于它只看你的实际状况,我们一般的方法就是问,你在过去一周里有没有过一小时以上的工作,如果这个人说有过,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你可能拿着下岗补贴,也可能拿着失业津贴,也可能拿着养老金,但是你有过一小时以上的工作,你就是就业。 第

13、二个好处是各个国家为了可供比较,多数都采纳这个办法,有些细微的技术上的不同,但是倾向于都用这个办法. 但是假如说在座的有前些年在东北做过调查的,或者在某些老工业基地做过社会实践的就会问我,你说我们城镇调查失业率在6,仍然不是太可靠,说我的感觉会超过这个数,我想你的感觉也是对的,我刚才说如何调查这个城镇调查失业率,第一个是问过去一周你有没有过一小时以上的工作,假如这个人说有过,很可能他就工作了一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十个小时,二十个小时,但是一周里面只工作这么多小时,就算是就业,也只能说是就业不足,就业不足也就意味着收入不足,困难还是存在的,不是说我们的形势就是很好。 第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14、我还会问,并不是说你说我没有过一小时的工作,就是失业,我还会问有没有积极寻找,有人说我积极寻找了,这就很接近事实了,他又想工作,又没有工作,这就算失业人口,如果说1998年下岗,我找了一年、两年、三年、四年,我失去信心了,你看我都五十来岁了,又没有什么技能,文化水平也不高,我们遇到很多人,我们管这些人叫做“40、50人员”,女的下岗职工在四十岁以上,男的下岗职工在五十岁以上,他过去只会做一种工作,下岗以后又没有其他的劳动技能,年龄偏大,重体力劳动又做不了,因此很多年都找不到好的工作,因此他就会形成反正也找不到我何必积极找的想法,等吧,当他等的时候,调查员问他有没有积极找工作,他说没有,这样就被

15、算成了退出劳动市场,计成失业人口,很多这种人口的情况下,就造成了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因此劳动参与率的下降也应该视同于劳动力市场不太乐观的一种指标。 因此我们就有两个办法,一种办法就是说,把那些不太情愿,但是也没有找工作的那些人,也算在失业里面,这样可以得到广义的失业率,如果这样算呢,我们的失业率会大幅度提高,可能比我说的6高一倍,至少要高一倍,但是这个很不精确了,那么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我们在看待失业率这个指标的同时,还去看劳动参与率,就是说失业率在逐年上升的时候,劳动参与率在下降,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那么在这个严峻的过程中呢,我们就要关注,

16、怎么才能够治理失业,扩大就业,最近国务院发了一个决定,是说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的决定,其中就讲到我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那么千方百计就是一些办法、一些策略需要我们来想,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呢?争取在这个千方百计占上千分之一,百分之一。 蔡昉:就业增长为何落后于经济增长?蔡昉:我们再拿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作比较,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经济增长每年也有3、4的经济增长速度,那时候失业很少,农民几乎都没有转移出来,除非你考上大学,当兵转干转移出来,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快了,劳动力转移也更快,就业的吸纳也非常快,就是看我们过去的十年、二十年、改革开放期间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大概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0.4个百分点的就业,就是几百万人的就业,现在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来0.1个百分点的就业,大概也就是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