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一框教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08908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课第一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课第一框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设计二次备课课题: 第十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主备人:陶晏红 主评人:第一框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重难点: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景,歌曲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问:为什么会有“神话般地崛起

2、座座新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样大的变化?学生讨论、回答。师归纳:原因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这一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索的问题就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授: 第一目:走进经济生活(一)学生阅读教材121表格及材料,分析、讨论、并交流:(1)议一议: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说一说:这些人的工作单位各属于何种性质?A小张在中国农业银行工作 ( )B小李在淘宝网上注册并经营一家网店 ( )C小王在通州开发区一家韩国人创办的电子公司上班 ( )(二)(1)请列举一些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2)

3、说一说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及意义。教师归纳: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其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次,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第二目:综观公有制经济。(欣赏教材第122页图片)(一)材料读表:我国国有经济在各领域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截至2009年7月)石化石油电力汽车冶金铁路兵器船舶与航天69.3%92.1%90.6%72.5%64.4%83.1%99.5%84.5%(注:在重要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占了大多数。)二次备课教案设计 (1)设疑导思:

4、什么是国有经济?其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激情抢答:国有经济有什么作用?(二)看一看,听一听:华西村的巨大变化(1).设疑导思:华西村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主要得益于那种经济形式?(2).讨论交流: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为什么?(3)讨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三)结合P123材料思考: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特点,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有哪些可喜变化?第三目: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一)浏览课本P124-125的内容,搜寻圈点,并激情回答:(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试举例说明。(2)我国现阶段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它们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3)在对待

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的政策、方针分别是什么?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国有企业纷纷“转轨改制”。许多人觉得以前一些熟悉的国有企业、商店和集体企业不见了,相反,在大街两旁的广告牌和股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对此,有些人不免心中产生疑惑,认为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萎缩了,其主体地位动摇了,作用也在减弱。 (3).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旅游感悟:公有制经济有哪几种形式?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经济有什么作用?3.在我国的经济”百花园“中,各种经济成分争奇斗艳,它们都在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上,我国采取的政策、方针是什么?【自主评价】【板书】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走进经济生活(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2)原因(3)意义2. 综观公有制经济(1)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2)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3)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地位、主体地位的体现3. 了解非公有制经济(1)党和政府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方针(2)成分、地位、作用4.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