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的争辩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304185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与西医的争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与西医的争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与西医的争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与西医的争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与西医的争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与西医的争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直潜水。看了某些评论忍不住说几句。说中医多么好,多么神奇的某些同志,请你们拿出证据请问中医所谓的火,气是从何得知的?能拿出证据吗?谁看见所谓的火,气之类的东西了?别把中医上升到哲学高度,治病就是治病,与哲学有何关系?中医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很神奇,很玄妙。中医其实很晦涩。你可以说,舌上厚腻就是“湿”,但湿究竟在身体内以什么为代表?没人明白。你说,“湿”是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等等等你说的出来么?不同的症状,可以是同一个病,同一症状,可能有不同原因,中医,肯定有一套理论,但,这套理论只是为获得病人的信任感本身却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关注,不管我们是不

2、是意见统一,这不要紧,最主要的是通过和谐的讨论,互相了解,此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吧?您提出的疑问,对中医的看法,相信,代表了绝大多数对中医不了解的朋友的看法,您提出的疑问非常注重,所以,趁着今早吃早饭的功夫,我回复您一下,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当然,我不能强求您对中医产生兴趣,至少,我觉得看过之后,您对中医一定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您所说的中医没有证据,我完全理解,因为您用西方的询证医学的西方哲学方式,来思考中医了,打个比方,您在VISTA操作系统下,安装一款VISTA不兼容的软件,而您说是软件程序错了,系统没有问题,又好比,用西方写实主义油画(很逼真的那种)的眼睛,欣赏中国的大写

3、意山水画,您认为画的不像,中国人物画没有按照透视法则,古代画家没有谁画过素描,水粉,也没有谁学过透视,您认为这种比例不对,不符合科学的解剖学结构,也没有画影子,不符合实际观察,这就是错误的,这不是艺术了。中国和东方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境界美”和“精神美”,认为只是追求外形的准确不是真正高层次的艺术。画一种东西,只要把他的精神,“神”表现出来,能准确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就足够了。看待中医就不能用西医的眼睛,看待西医,就不能用中医的眼睛,道理一样。西医和中医都是科学,只不过是科学的两种表达方式,因为东西方的哲学不同,刚好相反,但是根本上这二者是统一的。就好比人的左手和右手,西方哲学类似中国古代”法家

4、“的思想,就是直接,明了,明确,实用。比如化验数据,3.0就是正常,3.1就是不正常,绝对化,标准化,量化的观点看待人体,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更加直接,明确,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必然有它缺陷的一面,西医对器质性病变就很专业,但是,对于功能性病变就捉襟见肘了,比如,我总是失眠,晚上出虚汗,轻微发低热(36.8C-37.2C),第二天早上起来好了,平时便秘,口渴,一到晚上就发热,失眠大大影响了我的生活,到西医院化验没有问题,心电图更没有问题,医生给我下的结论是”没有病“。甚至于就是”神经官能症“。解决的办法就是吃点镇静安神的安眠药之类,但是,原因就这么简单吗?非也,这是典型的中医所说的”心阴虚

5、“,也就是现在流行的”亚健康“状态。阴虚了阴就不能制约阳,所以阴虚了会发热,就像阴和阳各有5份,现在阴剩下了3份,阳还是5份,阴相对于阳,就少了,阳相对于阴就多了,多的部分阳,就会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阴阳平衡,人体才健康。就好比一杯溶液,酸碱平衡一样才是中性的,现在阳相对多余,就出现发热,为何晚上发热,因为晚上人体卫气(固摄体表,防止病邪侵入的东西,不能简单理解为免疫系统)入里,气属于阳的,本来身体就阳偏多,再加上这会卫气又入里,所以这个时候才会发热。因为阴虚,所以会口渴,便秘,因为阴液亏虚是造成便秘的常见原因,就是说白了肠道不够润滑,也许我这么解释有点突然,现在就从最基础的中医物质基础说

6、起,中医和西医的本质是对世界的看的方面不同,中医是从整体看,比如,一个人咳嗽,干咳,没有什么痰,同时伴有口渴,便秘,别的没有问题,打了消炎针,吃了止咳药没有作用,一到秋天他就加重,年年如此,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他肠道不通导致的咳嗽,中医有“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谈到咳嗽,怎么和大肠相关,这是西医怎么也不能理解的,不是肺,上呼吸道,还会是什么地方?还五脏六腑都会产生咳嗽,更不可思议了,这不奇怪,因为您对经络不了解,经络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西医怎么也找不到,因为西医是建立在死人就是尸体的解剖学基础上的,但是中医是建立在活人基础上的,人死之后,就没有了经络和穴位反应,这点没有疑问,这

7、几年西方最先进的研究表明,经络大概相当于一种“生物电”的传播路径,不是神经,也不是韧带,是什么还需要继续研究。因为肺和大肠相表里,就像一对夫妻,肺不过是在家的妻子,而大肠才是在外的老公,大肠有了热,阴液亏虚,大便不通,热沿着经络传到肺,因为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是相表里的,就是连着的。热传导肺以后,热伤肺络,肺喜润恶燥,所以就咳嗽起来了,怎么治呢很简单,泻一泻大肠的热就好了,吃点通大便的药,同时滋肺阴的,比如麻子仁丸就可以的。中医就是这么个哲学辩证过程,许多人说没有西医的数据就不科学,但是世界上的事情,许多事数据不能说明的,比如,你的女友或者老公,很帅很漂亮,漂亮到几点几?你们的爱情很甜蜜,

8、甜蜜到几个几个加号?你生活压力很大,达到几十个毫米汞柱?有的人说,我快崩溃了,到底是那里先崩溃?腹膜还是胸膜还是角膜?一朵荷花很香,很多人写诗写文章,抒发感情,到底哪个是真理啊?哪个才是最确切的描述她的香?那个更符合实际?您会说,这些和中医没有关系,但是,要知道,这世界,一切之间都有关系,至少牛顿说了,有万有引力和磁场关系。别人的情绪就会影响你的情绪,没有疑问吧,但是为什么呢?是什么东西起了作用呢?是那种物质呢?这种物质化学分子式是什么?但是,确实是对你很有影响,对吧?这世界是多级的,不是美国和欧洲简简单单认为的单级的,也就是说,美国的民主模式在伊拉克注定不能实现。就像自然界的生物,你是喜阴的

9、植物,就认为只有你的生活方式是对的,向日葵也应该种在阴暗里,并努力验证这种种植模式正确的一样滑稽了。扯远了,中医不过是代表东方人的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命观,最主要的一点是“天人合一”就说白了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每个细胞就像一个个星球,地球和月亮就像一个大的宇宙,我们这个小宇宙必然要受到大宇宙的影响,比如,晚上该睡觉不睡觉,地球上该出太阳没有太阳会有什么可怕后果,该有潮汐没有潮汐会有什么后果,不言而喻。中医爱用自然界的东西比喻复杂的人体,比如“风寒暑湿燥火”,来比喻6种常见治病原因,我们常说的上火了,这火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体内着火了?当然不是,而是象火一样热,

10、烧着疼,说白了就类似于“炎症反应”,怎么治疗,就想着火怎么灭火一样,可以隔绝空气,或者用水灭火,当然我说的是因为阴虚或者直接热邪引起的,如果是血虚或者血瘀,气虚引起的发热上火,另当别论,就好比不是所有的火都能用水来灭的,对于大部分火,要滋阴就好比用水灭火,直接清热好比隔绝空气,还有就是“风”,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到处乱走,流动的,有些病,比如抽搐,就属于“风”,如果风夹杂着湿,就是风湿,很难治,应为湿很难清除,怎么除湿?像你洗衣服。怎么让衣服更快干?不过是放在太阳下或者用甩干机,或者用手拧,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中医祛风就是用l利湿药,好比柠衣服,然后加入补阳药,同时大量使用行气药,就好比通风。

11、通过以上讲解,您也许对中医的执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说到中医所说的“气”,不是件简单单的氢气,氧气。而是中国认为的世界物质基础,类似(但不能等同)原子和分子。宇宙就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没有问题吧?说气是万物之源,就没有错。人是“气”中精华部分,难道不是吗?就叫做“精气”,所以我们入场所说的“这人要有精气神”,或者直接说成是“精神”,因为“精”是气的精华部分,可不单纯指生殖之精,神是气这种物质转化的,可以这么理解,假如“气”是你吃的馒头,精就是消化后产生的葡萄糖,你吃饱后,能写字,能创造这些能力就叫做“神”。一个人是否健康关键在于他是否有“精神”。您说的中医只能获得病人的信任感,没有说明任何问

12、题,就错了,许许多多的疾病反而是西医数据说明不了的,许多疾病就可以通过中药,针灸,完全治愈,而且永不复发,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而不是纸上谈兵,中医理论不是纸上谈兵,是经过千年临床实践的结果,可以这么说,任何一种西药,到底有多少副作用,还有那些未知的作用,没有人知道,克林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越来越多的发现用严重不良反应,但是中药只要按照方剂学和中药学配伍要求,君,臣,佐,使的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就不会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功效基本明确,我想说的是,中西医互有优势,都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就像哲学,和艺术,你不能因为是学油画的就说中国画是垃圾或者不科学,而是更应该用多元的眼光学习,

13、互补,更进一步。谈了这么多,不知道您有什么理解没,希望我们多多交流。加强沟通。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海,没有跨不过的江,再一次感谢您的关注,您潜水了这么多天才发言,难能可贵,所以,我重点回复您,希望您对中医和东西方哲学,医学,文化的特点,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声明:本人不是学医的,以IT为生。在此发表言论,纯为中医之痛感言。楼主的回复心态基本平和,有成为中医的良好心理素质基础,给楼主个建议:学校学习主要目的是要拿到行医执照,这个一定要拿到;从现在开始,尽力寻找民间中医拜师学艺,先做学徒,在学校肯定学不到真正的中医术,如果没师傅带,建议还是以西医为患者治疗吧。几个观点,非原创,本人接受,但不说服任何人接

14、受,谨供参考:1、中医绝对是不科学的,不要用科学的概念去学习、理解和接受中医。科学只是认识、解析与改造世界的其中一种手段,只是现在占统治地位,并且深入人心。科学不是解释万物的万能方法,也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现在动不动就以科学定性,也是一种迷信。2、西医更多的是一种医疗技术,以科学分析为基础。中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文化,以传统哲学思想为根基,所以总脱离不了阴阳五行;总体而言,中医更象是传统哲学的一种应用的集大成者。这里所说的传统哲学,主要是指以易经为源的各种先秦学说。3、西医是建立在死人(解剖)上的技术,中医是建立在活人(藏象)上的技术,这就决定了中、西医不同的路线。但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

15、甚至是现在的整个科学体系,它们的发展史,都是充满了残酷、血醒和肮脏的真相被隐藏在滚滚历史之中,没有哪一个是清白的。4、西医是通过“治”病而“活”人,西医发现“病”,命名,制药或动刀,除之而后快,大病往往殃及池鱼;中医是通过“制”“证”而“活”人,中医发现“证”,辨证、配药(膳)或施以针砭、按摩等外治手段,以“和”为贵,手段是八仙过海,不一而足,能“活”人即可,所以,中医是七分治三分养。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大染缸,环境是一个更大的染缸,如果人体是那么地“纯洁”无毒,这人能活在世上这个大大的染缸吗?带病活着能自理,未偿不是一个更好的方式。5、西医是一个模式化的医学,这个病这么治,八九不离十,所以可以快

16、速复制很多医生、医院,但不认得病时,不懂治;中医是一个讲究个性化治疗的医学,西医这么个病名,不同的中医诊断结果可以不同,医治方法也可不同,中医没那么多个病名,只讲证,这个证,这么治,八九不离十,但辨证却是很考功夫,没有仪器可辅助,所以不可以快速复制很多医生、医院。6、中医是平民医学,合格的中医师两手空空,却能就地取药或施以外治手法,能活人无数,却不挣钱;西医是贵族医学,西医生必须有配套设施,否则将措手无策,医术再高也没用,但财源却滚滚而来。所以,在太平世界,中医绝对是争不过西医的,能传承下去就不错了,经济效益决定输赢!7、西医能移花接木,所以对重症重伤能及时保命,而中医却只能干瞪眼,如输液(血)。8、西医知道人是怎么死的,却不知道怎么活下来了,所以,西医有一整套免责机制,病人活了肯定没有麻烦,死了却有相当可靠的证据证明是必死的,可免责。中医知道人是怎么活下来了,却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中医没有一整套的免责机制,病人活了怎么说都可以,死了你却说不清楚,没有证据证明病人是必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