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303017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除草剂发展方向超高效除草剂时代的到来 目前世界除草剂的开发特点为选择性高、作用机理独特、安全高效、利于轮作等等。针对杂草和作物代谢机理之间的差异开发多种酶抑制剂,如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等。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杂草)的ALS,破坏蛋白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杂草)死亡。该类抑制剂主要有4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和嘧啶水杨酸类,前两者近年来发展良好,出现了很多高效、超高效品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开发是除草剂进入超高效时代的标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继磺酰脲类除草剂上市3年后,由美国氰胺公司(现被巴斯夫公司收购)开

2、发成功的又一类高效、广谱、低毒除草剂。此类除草剂的品种不多,但其特殊的功能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国内外正在大力开发。到目前已有6个品种商品化,均由氰胺公司开发,包括咪唑烟酸、咪唑乙烟酸、咪草酸、咪唑喹啉酸、甲氧咪草烟和甲基咪草烟。尽管6个品种在我国已经生产,但大面积使用的只有咪唑乙烟酸,该品已经成为我国高效除草剂领域的重要支柱产品。基本情况高效、广谱、低毒咪唑乙烟酸(imazethapyr)化学名称(RS)-5-乙基-2-(4-异丙基-4-甲基-5-氧代-2-咪唑啉-2-基)烟酸,属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其他名称咪草烟、普杀特、普施特等,由美国氰胺公司于1984年开发成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被广泛

3、使用,可芽前、芽后使用,是一种用于大豆、苜蓿等豆科作物田的超高效、广谱、内吸除草剂,以很低用量(5-7.5克有效成分/公顷)就可以卓有成效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如稗草、金狗尾、绿狗尾、苘麻、反枝苋、藜等。该品毒性低,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对鱼、鸟、蜜蜂均低毒。但是,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存在残留药害问题。咪唑乙烟酸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在偏碱性条件下降解较慢,易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施药24个月后仍对油菜、甜菜、白菜和亚麻有严重药害。解决方法是采用残留期短的甲氧咪草烟与咪草烟复配,另外,通过使用一些解毒剂来增强作物的代谢功能,也可减轻这类除草剂的药害。生产、加工及技术

4、状况:德国巴斯夫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咪唑乙烟酸生产公司,曾经以普施特为商品名向我国申请行政保护,于1993年4月15日被驳回。该公司在我国登记了原药(普施特),产品有1993年登记的5%普施特水剂,防除大豆一年生杂草用量(有效成分,下同)75%-100.5%克/公顷,1999年登记的金普施特(金豆+普施特即甲氧咪草烟+咪唑乙烟酸),防除春大豆一年生杂草用量60-75克/公顷。国内状况是沈阳化工研究院于1992年通过了咪唑乙烟酸技术鉴定,1993年生产产品上市,1994年登记原药。河北省景县景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于1999年、江苏省常州化工厂于1995年、山东京博/先达农化有限公司于2000年、辽

5、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双益农药化工厂于2001年分别登记咪唑乙烟酸原药。目前,我国原药生产能力达700-800吨,登记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分别为京博/先达(400t/a),双益(停产),景美(150t/a),沈阳院试验厂(150t/a),山东省淄博新农基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0t/月)。京博/先达是我国最大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包括咪唑乙烟酸)生产基地,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巴斯夫公司。部分江浙厂家也生产咪唑乙烟酸原药,主要出口,虽然没有取得登记,但生产能力、出口份额也较大,同样值得重视。我国咪唑乙烟酸原药生产水平高,质量优良,有效成分含量合成后均高于92%,提纯后达95%98%。其中,2家山东厂家技

6、术最为先进,合成后无须提纯,有效成分含量即可高达98%,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优质的原药产品大量出口。国内生产制剂厂家众多,登记厂家近30家。制剂有5%、10%、15%、16%、20%、24%和36%的水剂,5%、10%微乳剂,70%可溶粉剂,70%可湿性粉剂,75%的可湿性粉剂和胶悬剂等。混剂主要是与甲氧咪草烟、氟乐灵、精喹禾灵、二甲戊乐灵、异噁草酮、草甘膦等混配。无论外国还是我国登记的混剂一般具有两套不同的作用机理,缺点互补,对大豆田内绝大多数的杂草防除效果更加彻底,对于大豆以及后茬作物安全性更高,受到农户欢迎,如Extreme是该品与草甘膦的混剂,大豆苗后一次处理即可解决所有杂草问题,而与残

7、留期短的甲氧咪草烟复配可减小该品的残留药害。 由于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是咪唑乙烟酸制剂的主要消费区,因此成为主要的生产省份,目前取得登记的厂家有哈尔滨利民农化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益农生化制品开发有限公司、阿城市汇丰农化有限公司、哈尔滨利民农化技术有限公司等近20家,产品多数是5%、10%、16%水剂。辽宁省次之,主要生产厂家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双益农药化工厂、丹东市农药总厂等近10家,产品主要也是5%、10%水剂和16%。其他省份的生产比较少,有吉林、山东、江苏、河北、上海等。市场:咪唑乙烟酸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超高效除草剂时代的一个杰出代表,其发展快速、平稳,问世

8、仅几年,就很快成为除草剂领域的支柱产品。但从1996年起,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导致其他除草剂使用下降,作为新除草剂代表的咪唑乙烟酸自然下降严重,因为抗草甘膦大豆剥蚀了咪唑乙烟酸的大豆市场,致使其使用面积从1995年的占大豆总面积的44%下降到1998年的17%,但它依然不失超高效除草剂时代代表的风采,是新兴除草剂中销量最大的,1999年销售额就达到了4.9亿美元,成为全球畅销农药排名第3的除草剂(也是全部农药中的排名第3),2002年销售额达2.82亿美元,在全球排行榜中排第17位,是当年度排行第9的除草剂。我国咪唑乙烟酸出口情况良好,从目前形势看,未来出口前景也非常看好。出口主要集中在原药,

9、制剂不多。如同其他出口品种,我国咪唑乙烟酸原药质量优良,广受国外农药客户的信赖,尤其是有效成分98%的高含量原药出口更是供不应求,主要出口地区包括世界大豆的主产区美洲,如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南非,亚太地区等。目前出口价格在16-18万元/吨,与国内15-18万元/吨的价格相当。我国咪唑乙烟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经过大力推广和技术指导,发展很快,虽然上市时间不如其他老品种长,可已经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大豆田第二大除草剂(乙草胺最大),每年在我国大豆主产区东北的销售量就很大。今年,全国估计投放东北市场的咪唑乙烟酸制剂产品有8000吨,已经销售了4000余吨,主要是5%的水剂。目前,我国大豆田主要除

10、草剂有乙草胺、咪唑乙烟酸、咪唑喹啉酸、乳氟禾草灵、稀禾定、三氟羧草醚、氟磺胺草醚等,品种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咪唑乙烟酸是发展最快的,因为它价格虽然偏高,可高效,用量很低,所以按单位面积成本核算,非常实惠,是所有品种中最实惠的。但是,该品种有个很大的缺点,即残留药效很长,对后茬作物影响大,所以它的推广比较适合东北之类每年一季豆科作物的地区,其他地区的推广会受到局限。如前所述,此问题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如与残留期短的甲氧咪草烟复配,使用一些解毒剂等。大豆(东北)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用药量(有效成份)112.5150克/公顷,尚属独家生产品种 除草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1、除草剂的发展趋势1.1除草剂的

11、发展特点(1)品种多。目前全世界生产的除草剂品种多达300多个左右,总的趋势是向着高效、低毒、选择性强、杀草谱广的方向发展且以茎叶处理剂为主流。(2)剂型日益增多。一种原药平均有10余种加工剂型。在美国,一个药剂甚至有36个剂型及混配制剂。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控制释放剂、高浓度颗粒剂、胶悬剂、大粒剂等新剂型。可以说,一种好的药剂要取得成功,一半在于制剂的研究。(3)使用方法多种多样。使用技术是发挥药效的关键问题。目前喷雾方式的革新,施药器械的改进,以及用药方法的完善、可以用最少的药剂发挥最大的除草效果。(4)使用面积迅速扩大。随着耕作方式由人力、畜力向机械耕作方式转变,劳动力的减少,杂草危害加

12、剧,农田化学除草的面积也在迅速扩大。(5)增长速度快。以美国为例,除草剂销售量1984年上升到农药总量的66%。其后由于引人超高效除草剂磺酰脲类及其他化合物,用量有所下降,但仍超过杀虫剂、杀菌剂,1993年达40%。(6)混用与增效剂的普及。为了取长补短,使用方式日益趋向除草剂之间、除草剂与其他农药间的混用及增效剂的应用。这样能降低用量,提高和延长药效,降低残留,增强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扩大杀草谱,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7)安全剂、解毒剂进一步发展。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相当活跃,使用也日趋广泛。1.2除草剂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除了雾滴漂移是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外,环境条件不良时,除草剂

13、也可能对生长不良的作物引起药害。更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1)杂草抗药性问题。最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至少有30个以上的国家发现不同杂草对化学结构不同的多种类型除草剂产生了抗性,其中以抗三氮肥苯除草剂的杂草种子类最多,其他较多的是ALS抑制剂和光合作用抑制剂等。突出表现是抗性形成速度加快,范围更广。早期应用的除草剂品种从开始应用到杂草产生抗性约需10年以上,而最近则仅用4-5年便产生抗性。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多抗性与交互抗性增多。(2)杂草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农田杂草群落组成逐步演替,使得原来危害较小或在群落中处于次要地位的杂草迅速演替为优势杂草。(3)降解产

14、物对作物发生危害。以使用杀草丹导致水稻矮化为例,由于水稻田使用杀草丹时,在还原条件下脱氯而产生脱氯杀草丹,对水稻生育产生严重抑制作用。(4)对后茬作物的影响。由于除草剂(如有些磺酰脲类不易被土壤降解、施用后不同程度地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后茬敏感作物受天药害。1.3除草剂发展新动向(1)品种的生物活性大大提高,杀草谱显著扩大,茎叶处理的品种越来越多。现今开发的除草剂只需10-20g就能获得充分的药效。(2)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一种子植物释放到环境中的某种化合物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另一种植物。利用植物的这种展品株克生现象筛选新的除草剂品种正在不断深入。随着土壤生物与杂草学联系的加强,微生物除

15、草剂的开发迅速兴起。在1990-1995年的5年间,包括生物除草剂在内的生物农药市场增加了3倍。预计今后长时间内生物除草剂与常规产品和遗传工程植物将况争市场。(3)种子包衣剂的发展和应用。用除草剂包农作物种子是除草剂品种及使用技术研究的新的发展方向。如将氟吡醚溶于桐油中后,处理大豆、棉花种子可有效地防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4)抗除草剂作物的开发。由于选取育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比创制一个选择性除草剂新品种更为经济,所以,通过人工杂交、基因移植、个体选择等除草剂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并解决某些每感作物田的杂草防治问题。(2)国际除草剂市场分析和预测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农药市场增长势头趋于减缓,

16、呈波浪形平稳发展。但其中除草剂市场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已达47%左右,1996年在美国销售额最大的10个农药品种中,有9个是除草剂。目前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的市场比例大致维持在5:3:2的状态。按1994年统计,销售额最大的除草剂类型依次为三嗪类(11.77%)、酰胺类(9.89%)、磺酰脲类(9.62%)、咪唑啉酮类(6.89%)、脲类(5.77%)、氨基甲酸酯类(5.54%)。估计到2000,农药市场销售额可高达299.35年,占除草剂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磺酰脲类为10.2%,三嗪类为10.0,酰胺类8.7%,咪唑啉酮类为7.5%,氨基甲酸酯为4.7%。3 中国除草剂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据原化工部权威人士分析,随着农业的发展,预计今后除草剂的需求将以每年3000万亩次的速度增加,2000年将增加到6亿亩次以上,需除草剂6.7万-8.6万吨,占农药需求总量的30-4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