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301111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生成2下列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的是A观察颜色B用燃着的木条C闻气味D通入

2、到紫色石蕊试液中3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水银(汞)温度计用于量体温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ABBCCDD4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AFe3O4BFe2O3CFeS2DFeCO3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氧化镁C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烟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

3、黑色固体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B氧气(O2)与臭氧(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CCu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种单质D水通电产生氢气与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7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AABBCCD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核内部都含有质子和中子B分子体积比原子体积大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种类相同的物质,性质也相同B在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

4、发生了变化10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雪花梨榨梨汁B黄豆酿酱油C高梁酿白酒D鲜奶制酸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请回答。(1)清新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 (填化学式,下同)气体,能和红磷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A 燃煤火力发电 B 治理工地扬尘 C 露天焚烧垃圾 D 使用氢能源汽车(3)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_。(4)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次生大气中主要含有 5

5、种物质(标号 A、B、C、D、E),其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以上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 _(填标号)物质 D 在红外线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B 物质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现在大气中的氮气,最初有一部分是由次生大气中的_ 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之一(填化学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b_。(2)若用AE组合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应该先_,再停止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3)A装置制取氧气时除了用高锰酸钾,还可以用另外两种物质反应,用文字表达式写出该反应。_(4)使用B装置,可用到的

6、液体反应物为_,反应后的液体中氢的质量分数会_(增大、不变、减小),D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5)有同学想知道高锰酸钾反应后的两种固体产物会不会加热时也产生氧气,做了如下两个猜想:二氧化锰加热产生氧气_。他们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后,通过检验没有发现氧气生成,按照第二种猜想实验后发现有氧气生成,他们检验氧气生成的方法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石灰石是主要矿产品之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矿石山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分4次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234加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

7、(g)1.763.524.4m问:(1)哪几次实验中矿石有剩余?_。(2)表中m的数值是_。(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4)试计算这种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14空气是宝贵的然资源。下表是空气,如图是以空气、煤等为原料合成尿素(化学式;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空气组成NRQCO其它体积分数78%21%0.93%0.034%0.02% (1)上表中R的名称是_;(2)物质X和H2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比较二

8、者的沸点:N2_O2(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用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了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N2_O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明同学发现他家菜园的蔬菜瘦小枯黄,经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土壤中是缺少氮元素所致。于是他向土壤中施用了一种叫尿素CO(NH2)2的氮肥。请帮小明同学计算:(1)CO(NH2)2相对分子质量_。(2)求CO(NH2)2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_。(3)如向土壤中施180g尿素,相当于向土壤施入_ 克氮元素? (写出计算过程)16

9、某同学用自制电解器电解水,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93.6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产生3.2g氧气,请计算:(1)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通电电解水反应前,原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g。(2)求通电电解水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_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能产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

10、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2、D【解析】A、不可以用观察颜色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色气体,故错误;B、不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故错误;C、不可以用闻气味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气体,故错误;D、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红的是氮气,故正确。故选:D。3、C【解析】A、食物变质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

11、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即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CO有毒而CO2无毒,两者之间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因此分子不同,分子不同造成性质不同,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句话没错,但水银(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不含分子,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因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变剧烈,加速了水分仪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因此该解释对应此现象,故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4、D【解析】AFe3O4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A不正确;BFe2O3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B不正确;CFeS2是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C不正确;DFe

12、CO3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故选项D正确。故选D。5、D【解析】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而不是黑色固体,故A错误;B、镁条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C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D正确。故选:D。6、D【解析】A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氧气和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故不符合题意;CCu表示的含义有:铜元素、一个铜原子、物质铜

13、,又因为铜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符合题意。7、A【解析】A、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都易得2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故A正确;B、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而钠元素是金属元素,故虽然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故错误;C、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完全不同,质子数为2的He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而质子数为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错误;D、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故选A。8、D【解析】A

14、、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部都含有质子和中子,例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A错误;B、分子和原子的体积不能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体积大,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体积小,故B错误;C、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太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正确。故选D。9、C【解析】A、分子种类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B、在冰中,分子仍然在不断的运动,故错误;C、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构成氧分子、臭氧分子,故正确。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不变,故错误。故选C。10、A【解析】A、雪花梨榨梨汁,本身物质没有变,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