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00421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1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4种基本状态。2理解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条件。3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生活、科技上的简单应用,能应用本节课探究的结果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物理现象,增强知识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与沉现象。2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及二力平衡知识分析简单的浮沉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4种基本状态及对应条件。难点:(1)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2)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二力平衡。 三、教学准备 大烧杯 鸡蛋 细食盐1

2、包 水 搅动棒 玻璃瓶 铁钉 长圆柱形容器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讨论交流 分析归纳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复习旧知 1二力平衡的条件。 2阿基米德原理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引入情景: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它反映的是1912年4月10日由英国开往美国的一艘巨型客轮,在跨越大西洋途中遭遇冰山撞击而沉没,船上2000多人遇难;今年3月26日韩国的“天安号”军舰在朝鲜附近黄海海域沉没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板书)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板书)1、研究

3、物体的下沉条件。把鸡蛋放入清水,观察鸡蛋浮沉现象。分析鸡蛋在清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浮G物(图甲)(板书)F浮G物 下沉2、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在清水中逐渐加入细盐,用搅动棒不断搅动,使食盐不断熔化,直至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G物 (图乙)(板书)F浮G物 悬浮3、研究物体的上浮条件在盐水中继续加入细盐,用搅动棒不断搅动,使食盐不断熔化,观察鸡蛋浮沉现象。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浮G物 (图丙)(板书)F浮G物 上浮

4、4、讨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G物 (图丁)(板书)F浮G物 漂浮要求学生填写课本p93空白线。想一想(课本p94)鸡蛋在悬浮和漂浮两种状态下,浮力都等于重力,那么,这两种状态下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评析并小结:悬浮时鸡蛋完全浸入,V排V物;漂浮时鸡蛋部分浸入,V排V物。二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板书)教师演示实验:将装有铁钉并盖紧瓶盖的玻璃瓶放进水中,学生观察现象(下沉);取出瓶子里的部分铁钉, 又有何现象发生(上浮)。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1使物体下沉的方法:(1)增大物体所受的重力;(2)减小物体所

5、受的浮力(可以是减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可以是减小液体的密度)。 (板书)2使物体上浮的方法:(1)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2)增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可以是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可以是增大液体的密度)。 (板书)三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板书)1.学生阅读课本p9495图片及文字,了解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的实例,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1)潜水艇的浮沉(改变水箱中水的多少即改变自身的重力)。(2)气象探测气球(球内充入密度比空气小得多的氢气、释放部分氢气)。(3)利用浮筒打捞沉船(沉船和浮筒的总重小于浮力)。2.学生列举浮沉条件应用实例(1)生的汤圆沉到锅底,煮熟后汤圆会浮

6、起来。(2)旅游区的热气球载客观光。(3)盐水浸泡法选稻种。-(三)教学反馈(见小黑板)1、一个重为0.5N的土豆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了04N的水,则土豆在水中( )A下沉 B悬浮 C上浮 D以上都有可能2、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如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球静止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F丙,则:(1)若三球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 (2)若三球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 4.一个质

7、量是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取g1kg)5.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 ,它受到的浮力_,它排开水的体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教学小结:请一位学生小结并回答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疑惑的地方。(五)布置作业:课本p95自我评价与作业3、4。板书设计: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F浮G物 下沉F浮G物 悬浮F浮G物 上浮F浮G物 漂浮二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1使物体下沉的方法:(1)增大物体所受的重力;(2)减小物体所受的浮力2使物体上浮的方法:(1)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2)增大物体所受的浮力三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

8、用(1)潜水艇的浮沉 (2)气象探测气球 (3)利用浮筒打捞沉船.(六) 教学反思1重视物理教学的三个要点:(1)认识物理现象;(2)寻找对应的物理规律;(3)学习规律的应用(在包括生活生产上应用及解题)。第一点是基础,现象不清楚,谈不上找规律。实验观察是认识物理现象的主要手段。第三点是目的,学习规律是为了应用规律。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有利于更深刻理解规律。应用于解题,也有利于深刻理解规律,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设计了多个简单有效的学生实验,通过动手、观察、结合二力平衡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进行分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学生能清楚的认识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4种基本状态,接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简单的浮沉问题。重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内心的体验,较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改变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更是学习高中力学的思想基础。在分析物体浮沉条件时若引导学生考虑力和运动的关系,就能更好抓住问题的本质。既可节省学生讨论所费时间,又能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就能更紧密结合。由于中考考纲无此要求,对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无把握,本节课教学中,未能大胆迈出这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