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30021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留给母校的纪念教学设计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立城小学 王文广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母校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通过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激发学生尊师爱校之情,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感恩之心。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获得很多美术知识和技能方法,他们的造型和想象能力逐步提升,对美已经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喜欢尝试各种工具、媒材,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本节课,学生更能很好的运用已经有的学习经验及技能,创作出表达对母校热爱之情的艺术作品。教学目标

2、: 1.了解母校的相关文化,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创作一幅留给母校的作品。2.通过思考与讨论,欣赏与交流、集体创作等学习活动,完成一件艺术作品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集体主义观念。3.通过实践活动,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激发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及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瓦楞纸等多种形式,为母校创作一幅艺术作品。教学难点: 瓦楞纸和其他绘画表现方法的综合运用及集体作品的整体美感。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瓦楞纸、剪刀、绘画工具、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同

3、学们,面临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过了6月份,我们就要离开我们可爱的母校了。在这六年里,我们有共同成长、共同快乐、共同学习的场景。谁愿意说一说你的心里话有哪些?学生回答。师:母校是大家成长的沃土,是你们成长的乐园。在母校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2.出示课件:足球队合影图片、少队实践活动图片、超轻粘土手工作品图片、和平海报作品展示图片、瓦楞纸作品展示图片、音乐课堂表演图片。学生欣赏,教师讲解。3.师:小学六年级的生活,每一幕都那么留恋,那么让人难以忘怀。对于母校,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回答。师小结:带着大家共同这种浓厚的对母校的情,今天,就用美术课所学到的知识共同创造一件精美的礼物留给母校

4、做纪念,好不好?学生回答。引出板书课题:留给母校的纪念。二、学习讨论1.赏析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出示课件:超轻粘土作品图片、绘画作品图片。说一说它们都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材料?你有哪些感受?2.分析瓦楞纸剪贴画作品和绘画作品的区别?出示课件:瓦楞纸剪贴画作品图片。说一说,瓦楞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和表现形式。它和绘画作品的区别是什么?师:这些瓦楞纸剪贴是我们的特色课程之一,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感受到动手、动脑带给我们的快乐。它凝聚了我们六年来对学习、对生活的感悟,更多的是美好的向往。三、 动手实践作业要求:运用学过的瓦楞纸技法表现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一件漂亮的美术作

5、品,并将其粘贴在黑板的作品纸上,完成一幅有创意的美术作品,留给母校。要求:绘画或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内容要具有创意。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四、作品展评将自己剪贴成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的作品区域内,组织学生评价。1.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幅作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2.那位同学来评价一下黑板上的作品创新之处在哪里?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个同学都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它代表的是我们对校园的眷恋,对校园的依依不舍。老师感谢你们为学校留下这么精美的礼物。六年毕业的时光越来越近,愿大家在最后的日子里不断拼搏,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报答母校!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14、留给母校的纪念瓦楞纸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