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297707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负责分发管理:回执 收到者应将此页复印一份交给公司管理者代表。我宣布:已熟悉并掌握了此文件的内容,已销毁或派人销毁了被修改的过期文本 我保证:*将此文件分发给所有有关合作者,并对他们进行文件使用培训。执行此文件,要求执行此文件或通知负责人(过程 /流程拥有者)无法执行姓名职务日期及签名:分发数分发单位或领导分发数分发单位或领导分发数分发单位或领导1总裁/总经理11G广东工厂10H湖北工厂1A总经办2A工厂总经理/总助或副 总2A工厂总经理/总助或副 总6B业务中心/业务部2D开发部1D开发部2C宁波工厂1E生技部1E生技部6D技术中心/开发部1F财务部1F财务部2E工业化部/生技部1L物流部/

2、生管部1L物流部/生管部2F财务中心/财务部1M制造部1M制造部3J日本公司1P采购部1P采购部1L物流部/生管部1Q质量部/品质部1Q质量部/品质部1M制造部1R人事行政部1R人事行政部2P采购部2Q质量中心/质量部/品 质部3R人资中心/人力资源部/人事行政部/行政部2T模具工厂/工模部签名日期编制:2018-06-06审核:2018-06-06批准:2018-06-06更改管理更改日期标识更改人审核批准更改情况应用日期2018-06-06A原版2018-06-061. 目的:为快速处理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特制定本流程。2. 范围:本流程适用于公司及所属

3、单位(直属职能部门、事业部 /工厂、分/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装配 车间零星不合格品的管理。3. 定义/引用文件:无4. 职责:4.1制造部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挑选、记录工作。4.2质量部负责对不合格品验证、确认与统计分析。4.3物流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清理、变卖申请、退供等工作。5. 规则(定)描述:具体详见附件“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6. 附件6.1流程图:见附件6.2相关文件清单:骨口. 序号文件标识文件名称/6.3记录:骨口. 序号记录标识记录名称保存部门保存期限是否归档/R=责任人C=参与支持A=批准1=获得信息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4 输入备注及说明*输

4、出Q002附件1 :装配车间零星不合格品快速处理流程R:操作工C:生产班组长R:操作工C:生产班组长R :过程检验员R :线长/班组 长C:过程检验员R:仓管员C:过程检验员R:统计员 仓管员R:仓管员R:仓管员 采购员R:质量工程师C:相关部门报废品处理规范采购退货单*纠正、预防与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生产日报表R:相关部门*一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5.1操作工自检,并用红色箭头纸(各单位可自行定义)标 识不良位置,对应放在分类标识的红色塑料盒里面。5.2操作工在“生产日报表”中记录不良品信息(如条码系 统运行正常时此单可省)。5.3过程检验员对不良品确认不良信息及责任(来料不良 或制程不良)在“生

5、产日报表” 中注明(如有条码系统时,通过扫描枪录入条码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准确掌握不良状况。5.4当班线长/班组长组织将不良品(箱满或下班前)隔离 至锁止区。锁止区钥匙由过程检验员或检验组长妥善保管。5.5仓管员对锁止区不良品每天上午11 : 00和下午16 :00各清理一次。换线时或下班前在“生产日报表”中签字(如条码系统运行正常时此单可省)。5.6仓储配送科对锁止区不良品入(料废)对应的“不良品 库” (SAP对应各事业部或工厂仓库),制程不良品(工废)入“报废库” (SAP对应仓库),同时实物入相应的仓库。5.7来料不良属供应商责任的由物流部以“采购退货单”退 给供应商并月度兑账核销报财务(组合件以质量问题件的供应商承担索赔金额),集团内采购时当作供应商对待。属内 部注塑责任的当天(或次日)退注塑车间(本单位有注塑车 间的)并核销(材料回收或变卖)。报废品按报废品处理 规范执行。5.8 “生产日报表”一式两份,一份装配车间、一份仓库。 制造部文员统计数据每日分发质量部(如果条码系统运行好后由质量部自行下载),由对应的质量工程师主导对质量超 标问题核查责任并督促责任部门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 改善对策,具体按纠正、预防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执行。5.9相关部门保存相应记录,具体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