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21.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296392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2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轮复习 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1、研究考纲,深入分析理解常考点。2、回归教材,梳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影响基本知识,理解传统商路、新航路、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等核心概念。3、针对常考点和核心知识点训练,学会用不同史观认识历史事件,联系中外历史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多种思维。二、学习过程1、梳理宏观知识结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拓展 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2、 研究高考目标定位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3、 考点、难点

2、突破 (1) 基础概念传统商路新航路 (2)回归教材梳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特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西欧 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结束了世界各地 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体。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的雏形开始出现对被殖民地区: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灾难,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冲击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4)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3) 重要概念商业革命 史料1: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

3、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结合史料,分析商业革命的表现和影响价格革命 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 大国崛起第一

4、集解说词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流入,造成西欧市场的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财力和社会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和买卖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结合史料,分析商业革命的表现和影响高考题对接 (2013江苏卷)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

5、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4、 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请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选填)5、考前模拟以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

6、,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2)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A美洲的发现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3)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6、中外对比反思,深入理解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内在动因,认识影响国家海外开拓的因素。 问题:同为封建国家的中国和西班牙、葡

7、萄牙,在1500年前后的航海活动效果差异为什么这么大?从中你有什么启示?史料 据世界全史世界古代与中世纪经济史记载,“14至15世纪。在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弗罗伦撒、米兰等城市及法国的里昂、巴黎,德意志的科伦,尼德兰南部的布鲁日、根特、亚拉斯以及英国的伦敦等地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没有提到葡萄牙和西班牙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西葡两国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尽管郑和的远征确切地表明,中国人拥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财力,但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三、学习反思1、 知识方面2、方法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