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29318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期末考试题 (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学试卷一名词解释:(30分)1.暴露:2.病因概念:3.现况调查:4.AR:5.OR:6.爆发:7.流行过程:8.疾病监测:9.医院感染:10.计划免疫:二.填空(15分)1.生态学研究包括_生态比较研究_和_生态趋势研究_两种类型.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法_, _实验法_ 和_数理法_三大类.3.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_选择偏倚_, 混杂偏倚_和_信息偏倚_.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病例时,一般首选_新发病例_,不提倡用_死亡病例_.5.如果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灵敏度,特异度均不高的试验,为了降低误诊率,宜采用_串联方法_进行联合试验.6.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传染源

2、_,_传播途径_和_易感人群_.7.疫源地消毒可分为_随时消毒_和_终末消毒_.8.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_前瞻性队列研究_和_回顾性队列研究_两种类型.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_时间分布_,_空间分布_和_人群分布_.10.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对照原则_,_随机化原则_和_盲法原则_.11.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匹配的_病例对照研究_和_不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_.12.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_交叉感染_,_医院性感染_和_带入传染_.三,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答案有一个正确的)(30分)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2

3、. 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B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 B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5.下列疾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

4、一条欠妥:( E )A.联系的强度大 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 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 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E.实验证据只供参考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7.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RR=1,95%可信区间为0.71.5,这意味着:( B )A.该R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 B.该RR值在0.71.5之间的机会为95%C.该R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区间说明有联系D. 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 R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8.在队列研究中( D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5、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9.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B )A.患该病病人 B.不患该病病人 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10.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A )A.预防和控制疾病 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C.确定致病因素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状况 E.消灭传染源11.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E )A.爱滋病 B.病毒性肝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炭疽病 E.霍乱12.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

6、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13.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 E )A.绝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特异危险度 D.特异危险度百分比E.人群特异危险度14.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 E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15.下列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是一级预防:( D)A.预防接种 B.保护环境 C.合理营养 D.定期复查 E.消除病因四,问

7、答题:(25分)1.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 (8分)2.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的四个必须的条件是什么 (5分)3.何为阳性预告值 它与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人群的患病率有何关系 (7分)4.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 (至少说出五条)(5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1.暴露: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欲研究的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和行为.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2.病因概念: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 .3.现况调查: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

8、一时点或短时间内,通过普查,筛检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4.AR:归因危险度或特异危险度,指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它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5.OR:优势比,又称比值比或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它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6.爆发: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7.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

9、延的过程.其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8.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9.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0.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二.填空(15分)1.生态学研究包括生态比较研究和生态趋势研究两种类型.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和理论研究三大类.3.偏倚按其产生的

10、原因主要分为选择偏倚, 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病例时,一般首选新发病例,不提倡用死亡病例.5.如果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灵敏度,特异度均不高的试验,为了降低误诊率,宜采用串联试验方式进行联合试验.6.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7.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8.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种类型.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10.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和盲法原则.11.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和不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12.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

11、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带入传染.三,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答案有一个正确的)(30分)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2. 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B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 B )

12、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5.下列疾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一条欠妥:( E )A.联系的强度大 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 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 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E.实验证据只供参考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7.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RR=1,95%可信区间为0.71.5,这意味着:( B )A.该R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 B.该RR值在0.71.5之间的机会为95%C.该R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

13、5%区间说明有联系D. 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 R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8.在队列研究中( D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9.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B )A.患该病病人 B.不患该病病人 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10.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A )A.预防和控制疾病 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C.确定致病因素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状况 E.消灭传染源11.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E )A.爱滋病 B.

14、病毒性肝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炭疽病 E.霍乱12.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13.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 E )A.绝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特异危险度 D.特异危险度百分比E.人群特异危险度14.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 E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15.下列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是一级预防:( D )A.预防接种 B.保护环境 C.合理营养 D.定期复查 E.消除病因四,问答题:(25分)1.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