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293171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名称: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作者: 周应祺 陈新军 责任描述陈新军 周应祺原文摘要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70年代以来 ,世界上一些传统的渔业资源出现了衰退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从渔业资源的特性出发 ,结合它的经济特性 ,才能分析渔业资源衰退的本质。指出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量增加的矛盾、资源的共享性、资源产权的虚置、资源的无偿使用以及资源的负外部性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出了确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念、对渔业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现共享资源的产权转化、建立渔业资源产业、积极开展国际或区域间的合作、建立渔业资源的核算体系以及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文文件原文文件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鱼类和其它经济水产动物。70年代以前,世界海洋鱼类的渔获量以每年约为6%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秘鲁鱼产量的急剧减少,使增长率明显下降。1980年1989年间年总增长率仅为2 3%左右,1989年创下历史最高峰1108,1990年却出现了1976年以来首次减产,减幅为3%。这一趋势使人们认识到曾经被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渔业资源已经达到开发利用的极限,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经济渔业资源已被过度利用或已经衰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将

3、进一步增加。全球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衰退和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因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世界渔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1渔业资源的特性渔业资源除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以下特性: (1)再生性:渔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自行繁殖的能力。通过种群的繁殖、发育和生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数量不断获得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种群的数量达到平衡。如果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且人类开发利用合理,则渔业资源可世代繁衍,持续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食物。但是,如果生长的环境条件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或者遭到人类的酷渔滥捕,渔业资源自我更新能力的降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将会导致渔

4、业资源的衰退甚至枯竭。 (2)洄游性或流动性:这是渔业资源不同于其它可再生生物资源的最显著特征。大多数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都具有一定规律的洄游性,即定时、定向、在一定区域里,周期性地运动。如栖息在北半球的鱼类,其移动规律一般为春夏季从南向北,或从深海向浅海洄游;而在秋冬季,鱼类从北向南或从浅海向深海洄游。不少渔业资源种群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会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管辖的水域内栖息。例如,幼鱼在某个国家专属经济区内发育生长,而成鱼洄游到另一个国家专属经济区或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公海海域里生长。 (3)共享性:渔业资源的洄游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渔业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跨区域性,同时也决定了它具有共享的特性。联合国海洋

5、法公约将共享性渔业资源定义为:“几个种群同时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沿海国专属经济区,或出现在专属经济区内又出现在专属经济区外的邻近区域内”的渔业资源。并进一步将它分为洄游性共享资源和超界共享资源。 (4)多样性:渔业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鱼类资源、虾蟹资源、贝类资源和藻类资源等;鱼类资源又可按地理区域分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种类、高纬度的冷水性种类和在中纬度地区生长与繁衍的温水性种类;从分布水层看,既有资源丰富的中上层鱼类,又有种类多样的底层鱼类;从洄游特性来分,有沿岸性较少移动的地方种、长距离洄游的近海和大洋种等。 (5)地域差异性:渔业资源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作用和影

6、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组合特征等均有很大差别。海洋渔业资源的地区差异尤为突出。海洋渔业资源大致可分为沿岸、近海、外海、深海等几个区域类型,不同的地域类型有着不同的水生生物资源。 (6)波动性:渔业资源受到气象、水文环境、人为捕捞等因素的影响,资源量波动性较大。水温、海流等因素的异常变化,会给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秘鲁鱼的产量剧降。由于渔业资源的波动性,造成捕捞生产和水产养殖等生产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7)整体性:渔业资源和它生存的各种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类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一种资源要素或

7、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与其它相关资源要素的相应变化。 2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过程人类对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一般都经历“开发不足、加速增长、过度开发和资源管理”4个阶段。开发不足阶段。渔业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或者渔获量远低于渔业资源潜在的再生产能力;加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渔业发展迅速,总的捕捞能力和总渔获量迅速增长,渔业的发展处在旺盛时期。过度利用阶段。若继续加强渔业资源的利用,则会进入过度开发阶段,总捕捞能力维持在一个高水平或继续上升,而总渔获量却急剧下降并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如果任其发展,渔业资源将崩溃灭绝;资源管理阶段。当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加强了渔业资源的管理,则进入科学的资源

8、管理阶段,总的捕捞能力将减少到一定的水平,使资源得到恢复,渔获量有所上升,并可持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是,在过去的实践中,此阶段只有少数渔业资源达到,多数传统经济种类的资源状况都处在第三阶段,如我国近海传统经济鱼类的资源基本上处于衰退甚至枯竭状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在多数地区和国家,渔业资源是被列为“社会共享资源”,即渔业生产者或投资者在不受任何条件控制下可自由入渔,对渔业资源都具有共享的权利。因此,渔业的发展必然在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向无盈亏点. 当每增加一个单位捕捞努力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总资源租金(指利润)为最大,产量达到“最大的经济产量()”。然而,以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

9、捕捞努力量,就会发生经济学的过度捕捞,即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入,总资源租金出现下降。但平均收入仍大于平均成本,此时的渔业仍然有利可图,总渔获量仍然可能继续增加。当增加一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所产生的边际收入为零时,此时总渔获量达到最大的持续产量()。以后随着捕捞努力量的增加,总渔获量开始下降,边际收入出现负值,总收入开始递减,此时就会发生生物学的过度捕捞。但平均收入仍然大于平均成本,生产者仍能获得一定的资源租金。因此捕捞努力量继续增加直到平均收入与平均成本相等的无盈亏点才停止,此时该渔业不会产生资源租金,而且渔业资源已出现衰退。但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鱼类,产量的下降、需求量的上升,会反过来导致鱼价的

10、上升,从而使点向右上方移动,使得渔业生产者又可获得高额的利润,这样将进一步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直至资源的枯竭。 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分析在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尽管资源已属于过度开发(生物学或经济学过度捕捞)甚至出现衰退,但捕捞努力量仍在继续增加。事实证明,这一问题单纯从生物学或技术上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或找出本质上的原因。我们必须从渔业资源的本身特征,特别是它的经济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找到根本的原因。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渔业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求量的增加的矛盾。尽管渔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它的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在19世纪以前或更早,由于人口

11、相对较少,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有限,人们对渔业资源的需求量低,不会超过渔业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此时渔业资源可以得到持续利用。因此,人们一度认为渔业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这种观念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蛋白质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加,人为的捕捞能力已大大超过了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渔业资源出现衰退。 (2)资源的衰退是由渔业资源本身具有的共享性所决定的。海洋渔业资源具有很大的流动性,难以固定分配给特定的单位和个人专属使用,必然处于共同使用状态。长期以来,渔业资源的使用并不完全受所有权和传统习惯的约束,特别在近代社会中,任何有能力和兴趣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利用,

12、可供任何一条渔船捕捞。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该项资源产业,不受产权的限制。因此,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必然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直至渔业资源使用的资源租金消失为止。其原因是使用者仅仅根据自己所承担的平均成本来决定使用水平,而对自己的使用行为所带来的更高的边际成本却不承担责任,而是把它留给社会全体使用者来分担。若不根据渔业资源的经济特性进行适当管理,渔业资源必将会被过度开发,最终会趋向资源衰竭。 (3)渔业资源产权的虚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

13、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从法律上看,渔业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它的所有权无疑属于国家。但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中,谁代表国家统一行使渔业资源职权却没有进一步明确。产权虚置致使所有权的责权利无人监督落实,忽视了渔业资源的所有者所具备的权益,所有权事实上被使用权所替代,甚至资源的开发利用者侵吞所有者的权益。在我国,国家所有权还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渔业主管部门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的矛盾,生产部门往往只强调渔业资源的技术开发,注重其使用价值,而忽视了资源的养护和保护。 (4)渔业资源的无偿使用。所有权的存在应在经济上要有所体现,如果所有

14、权在经济上没有体现就是一种虚幻的所有权,实际上是对所有权的否定。对渔业资源的无偿开发和利用,导致渔业资源的重开发利用而轻保护和管理,使得人们对资源不加珍惜,以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掠夺式地使用渔业资源,很少人去保护渔业资源,造成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浪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有约占世界海洋捕捞产量32%(即2700104)的副渔获物被抛弃;对渔业资源的无偿使用,也导致了综合利用效果差,经济效益不佳,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对渔业资源的无偿使用的观念和社会实践,使得难以用经济手段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资源耗竭速度和紧缺程度不能用价格信号准确地反映出来,造成经

15、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削弱的资源空心化现象。 (5)渔业资源的负外部性效果。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外部效应是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企业或个人的影响。外部有好的正效应,也有坏的负效应。外部效应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从渔业资源的整体性出发,渔业资源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一种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可能相应地影响到其它渔业种类的资源量下降;对产卵群体的过度捕捞会影响到该渔业资源的世代实力,造成总资源量的下降;对某种渔业资源的捕捞,同时也兼捕其它非捕捞目标鱼种,而这些兼捕鱼种往往被抛弃到海中。这些活动不仅要付出很高的生态效益成本,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衰退。另外外部性还表现在渔

16、业生产过程中,即在一个容量有限的渔业或渔场里,进入过多的渔船,它们共同开发和利用同一种渔业资源时,会产生的相互干扰,给安全、生产、成本以及渔获量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各使用者资源利用成本的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4.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改变传统的自然资源价值观,确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念。在传统的经济和价值观念中,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就没有价值,或者认为不能交易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因此,传统观念认为自然资源,特别是天然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渔业资源本身也就没有价值,可以无偿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出现了“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局面。渔业资源的现行价格只包括了捕捞生产的成本,没有包括渔业资源本身的价格。资源价值的构成不完全,带来了人们对渔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大大降低了渔业资源的效用,导致渔业资源利用的严重浪费,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阻碍了人类社会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纠正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