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29292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领域.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 1 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

2、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 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 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 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 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 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

3、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 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 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 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第 2 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 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

4、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 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 接着通过观察 色轮表, 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 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 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家居图片 B、 生活图片 C、 建筑图片 (3

5、)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 3 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 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 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6、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 1、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 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

7、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 什么是适合纹样?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 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 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 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

8、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 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 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 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 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 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 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 单有效的装饰方法

9、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第 4 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 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

10、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 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 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 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