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物体的浮与沉.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292920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物体的浮与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物体的浮与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物体的浮与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物体的浮与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物体的浮与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物体的浮与沉物体的浮沉条件:浮,上浮;浮,下沉;浮,漂浮或悬浮,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在应用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不理解密度计的工作原理;不会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认为物体浮沉只与浮力的大小有关,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等。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生头脑中无法建立物体在液体中静态、动态模型;2、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F浮、G物的合力,而不是其中任一个分力。教材中的安排是直接从实验中得出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学生理解不深刻,我采取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拓展到新的知识的方式,突破难点。首先给学生展示了木块、蜡块、乒乓球等漂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运动状态(静止);进行受

2、力分析(受重力和浮力),其中王爱慈同学提出还受水对物体的支持力。说明学生对浮力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水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即是浮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浮物。首先提问:放在桌子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为什么不向下运动?因为它受到大小和重力相等,方向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由此类比: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为什么不向下运动?因为它受到大小和重力相等,方向竖直向上的浮力。出示自制铅笔密度计(铅笔下端绑有铁丝),观察其在盐水、水、酒精中的浮沉情况(漂浮)。学生讨论: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的浮力大小是否相等?大部分同学能用新知识得出:根据漂浮条件有浮物,即在不同的液体中密度计受的浮力相等,等于其自身受的重力。但姚

3、步宇同学提出疑问: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应该不同。同学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观察密度计在水中和在酒精中漂浮情况有什么不同(排不同),结合公式浮液g排思考。最后我班张恒阳同学给出了问题答案: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相同的,只是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小。下面再介绍密度计的原理、刻度、使用,学生都很容易理解。接着,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上浮、悬浮、下沉时的条件。再推导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物,上浮;液物,下沉;液物,悬浮。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漂浮时浮物,悬浮时浮物?比较漂浮和悬浮的不同点:漂浮时排物,物液。悬浮时排物,物液

4、。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静止状态。最后强调:在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时,浮力只与排有关与物无关。在判断物体的浮沉时,一定要同时比较浮和物的大小。做课本中的小瓶实验:小瓶受的浮力相同,当瓶中装水量不同时,即G不同,出现了上浮、悬浮、下沉等不同情况。接下来,学生观看潜水艇课件,得出结论:潜水艇正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出示实物:稻种,提问:如何选种?学生给出方法。提问:用盐水选种时,干瘪的种子浮在水面,是不是因为其受到的浮力大呢?陈姝同学回答:不是。干瘪的种子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上浮直至漂浮。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同学们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较清楚的认识,构建了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解题时思路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