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29271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计算机网络理论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辻算机网络理论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 Internet 网是一种 (C )A 帧中继网 B企业部网C国际互联网D局域网2. 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基本功能是数据处理和(A )A 数据通信B数据分析C差错控制 D 帧中继3. 利用LAN传输数据时,给计算机必须配备的硬件设备是(A )A网卡B调制解调器 C同轴电缆D中继器4. 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的层对应于OSI的(B )A物理层B网络层 C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5. TCP/IP协议的(C )包括TCP和UDP协议。A 物理层B网络层 C传输层D 应用层6. X.25 网是一种( C ).A 帧中继网B企业部网C公用分组交换网7. 利用线传输数据时,

2、给计算机必须配备的硬件设备是A网卡B调制解调器C同轴电缆8. 以帧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的层对应于OSI的(D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BD)DD局域网)中继器数据链路层9. TCP/IP协议的(D )包括简单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远程登录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名字服务协议NSP,远程过程调用RPC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oA 物理层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D 应用层10. ( D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A集线器B路由器C网关D交换机11. 在以下四个WWW网址中,(B )不符合WWW网址的书写规。A siiia.B.n .eduC D hot

3、el, net. fr12利用LAN传输数据时,给计算机必须配备的硬件设备是(A ) A网卡B调制解调器C同轴电缆D中继器13在域名系统中,edu表示(C )A政府机构B大学 C教育机构D商业公司14. 科技大学主页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RL为:,其中http表示(A )A传输访问控制协议B主机名15. C类IP地址默认的网络掩码是(CA 255.0.0.0B 255.255.0.016. SNMP协议的下层协议是(B )oA IPB UDPc网页名)oC 255.255.255.0D被访问的文件名D 255.255.255.255C TCPD SMTP17. 描述大型、复杂、异步系统的问题的最有

4、效工具是(D )A线性代数 B图论C流程图D Petri网18. 述随机服务系统最有效的工具是(B )。A Petn网B排队论 C运筹学D 线形规划19. 计算机网络中分析分组传输系统性能的有效的工具是(B )oA Petri网B排队论C图论运筹学D线性代数20. 顾客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服务时间固定时间发布,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的排队模型为 (B )。A MM1 B M/D/lC M/G/lD M/Er/1二、填空题I. Petri网的理论是由德国人Carl Adam Petri于20世纪50年代提岀的。2. Petri网有两种元素:_位置和过渡其中一位置用圆圈“O”表示,_过渡用 短线“ I ”

5、表示。动态Petri网的运行是靠Token的移动来完成的3. Petri网事件的操作关系主要有:与、或、非、分配式操作、选择式操作、条驱动、 条件过渡,源结点,阱结点等9个操作。4. 带有标记U的Petri网可表示为一个五元体:M二(P, T, I, 0, u)。5. 排队系统的三个基本参数是:顾客到达率、服务台数LI和服务员服务速率。6. 一个Petri网的结构定义为四联体(四元组):C二(P, T, I, 0)。7. 排队系统的三个过程特性是: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机构8. 排队系统按照排队规则通常可以分为三种:损失制系统、等待制系统,混合制系统。9. 负指数分布的表达式为:F(x) =

6、 l-eo10. 排队系统的儿个主要性能指标是:排队长度、队长、等待时间、服务时间、系统时间、 系统效率、稳定性。II. 在标准M/M/模型中,里特公式的含义为:系统中的用户数二用户的平均到达率*用户的平均时延;Lq =-;Ls - Lq = ; Ws-Wq =。(“ 一刃”2(1-刃12. 在M/G/1排队系统中,系统的平均等待时间(即PK公式)为:W =13. 在M/M/m排队系统中,稳态时的概率:14. 简单顾客输入流(Poisson流),要求排队系统顾客输入过程满足的三个条件是:稳性、稀疏性、无后效性15. 在等待排队系统中相应的排队服务规则主要有以下四种规则:先到先服务、后到先服 务

7、、随机服务、有优先权的服务。人二卑戶=0丄16. 泊松分布的表达式为:川17. 排队系统的基本定理是:Little定理乙=几血f 4=1-0,(斤=0)二g=(l-Q),S0)4 卩18. 在标准M/M/1排队模型中,稳态时的概率 三、简答J1、简述Petri网中P、T的含义。位置P:代表一个具体事物、状态、或是事物(状态)变化的条件。过渡T:代表一个具体的事物(状态)变化到下一种事物(状态)的变化过程。2、简述Petri网模型的特性。1.串行性/并行性2.导步性3.非确定性.4瞬时性5.描述对象的多样性.6各P、T元素 表示的可分层性。3、简述Petri网中并行事件和冲突事件的区别,并画Pe

8、tri网图说明。并行事件:两个同时发生,互不影响的事件。 冲突事件:两个同时发生而乂相互冲突的事件。P4T1pi O *0 P2P3 O彳FP4T2J4、写出Petri网事件的“分配式”“选择式S “条件驱动” “条件过渡”操作,并画出其Petri网图。(不全)T1P2P3T1P1 O- Q P2T25、简述静态Petri网和动态Petri网的区别。一个静态Petri网的结构元素包括位置(P)变迁(T)和弧,动态Petri网的结构元素除了包 括上述的位置、变迁和弧之外,还有标识(Token),动态Petri网是靠Token的移动完成的。6、简述带标记Petri网的执行规则。1)变迁被激活的基本

9、条件是每个输入位置至少有一个Token存在。2)过渡被点燃后,就从它的每个输入中取走一个Token,而给它的每个输入位置中放入一个 Token.3)从任何位置中取一个(多个)Token后,必段保证剩余的Token数都不能为负值。7、什么是排队论?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中排队现象随机规律的学科,是专门研究带有随机因素,产生拥挤现象 的优化理论,它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及服务机构。8. 说明排队模型为M/M/m/各部分的意义。M:顾客到达规律(服从泊松分布)M:服务时间规律(服从负指数分布)m:服务员数。9. 说明排队系统中Little定理的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Little定理的物理意

10、义。Little定理:乙=兄血其中L:系统中的用户数,顾客的平均到达率,上:用户的平均时延定理表明系统中的用户数二用户的平均到达率*用户的平均时延10. 试说明求解排队系统的一般方法。1)首先建立系统状态概率微分方程,简称系统方程2)令些 = 0得到系统稳态方程。clt3)推导岀稳定状态时的4)由人分析系统Ls, LqAVs, Wq 11、写出 2H: +0: =2Hc 0 的 Petri 网表示。2H212、简述静态Petri网和动态Petri网的区别重复(同3)13简述Petri网中简单事件和非简单事件的区别,并画Petri网说明。 简单事件:变迁的点燃是瞬时进行的,任何两个变迁都不能同时

11、点燃; 非简单事件:变迁的点燃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事件。1 P3t2/X/14、写岀Petri网事件的“与” “或” “非”操作,并画岀其Petri网图。P3P315.简述带标记Petri网的执行规则。(同6)16是么是可达性集合?一个带标记的Petri网,M二(P, T, I, 0, u),从标记u开始产生的全部可达的标记集合。17. 一个完整的排队模型为M/M/1/8/8/FCFS说明各部分的意义。M:顾客到达规律(泊松分布);服务时间规律(负指数分布)1:服务台数(只有一个) 系统容量无限;顾客源无限;FCFS:先来先服务。18. 简述求解排队系统的一般方法。(同10)19. 简述S2和

12、Opnet仿真工具的相同点和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OpnetNS2模拟方法事件驱动事件驱动面向对象建模是是建模环境图形化编辑器图形化编辑器模型扩展使用C/C+语言编制新模型使用C/O+语言编制新模型动态观察模拟过程支持支持仿真结果使用结果分析器输出使用图形显示器输出运行环境WinNT410/2000、 UNIX、 HP-UXUNIX、Linux、window95 以上价格十分昂贵免费20简述S2进行路由仿真的一般步骤。(1)用户首先要进行问题定义(2)编写Tcl/Otc 1仿真代码(3)用?S2执行脚本进行仿真,结果生成Trace文件21. 简述Opnet进行网络协议/路山仿真的一般步骤。(1

13、)网络模型的建立和配置OPNET使用网络编辑器、节点编辑器、进程编辑器建立仿真模型。首先,要在网络编辑器中建 立系统的仿真环境和网络拓扑结构;然后,定义网络中各通信实体;接着,测试各节点的连接 状况;最后,进入节点编辑界面,建立节点的功能模块和模块间的数据流。(2)仿真运行(3)结果分析J22.局域网关键技术。从局域网设计与实现的角度看,局域网有四大关键技术:拓扑结构(总线形、星形、环形、树形等);传输介质(基带、宽带、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介质访问协议(CSMA/CD 和 Token-passing);综合布线技术(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

14、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J 23. OSI/RM与TCP/IP网络结构特点。OSI/RM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 示层、应用层;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或网络访问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分层比较如下图:TCP/IP第七层应用展Application应用层第六层Presentation笫五虐Seesian笫四层Tranart 甥删层Internet 层笫二层Data Link网络访问层第一层PhysicalJ24. WLAN、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特点。WLAN,即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收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无 线局域网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 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优点:(1)安装便捷。无线局域网只有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 区的局域网络。(2)使用灵活。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3)经济节约。(4)易于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