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292640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近年来,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等情况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问题学生”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就可能成为其他学生问题的“病原体”。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逐步摸索出让“问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策略。第一运用“倾听复述学生谈感受”策略,引导“问题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教育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倾听复述学生谈感受”的“问题学生”转变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第一步,倾听学生讲述事情发生的经过;第二步,师生补充复述事情发生时的细节;第三步,请学生谈自己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妥当的地方。下面是我用“三步策略”引导

2、学生认识自己错误的案例。一天,年轻班主任贾老师正在教育学生小张。从他俩的对话中,我了解到,贾老师批评小张骂老师,小张不承认,贾老师一气之下离开了办公室。于是,我走过去询问小张事情发生的经过。原来,学生小刘把小张的水笔砸在地上弄坏了,小张要小刘赔。贾老师看到他们在争吵,就教育他们,并让小张进行反思。听完小张的叙述,我分析道:“小刘弄坏你的笔肯定是不对的,你能跟老师说说小刘为什么要砸你的笔吗?”“我骂他,叫他的绰号。”我对小张说:“事情是这样的,你骂小刘,他砸你的笔,贾老师正好到教室,看到你们在吵,问你们原因,批评你们,此时你在一旁叽里咕噜念叨着自己没有错,老师让你反思。你不服气,心里想:老师非但

3、没有让小刘赔水笔,还让我反思,于是脱口而出那句骂人的话,发泄内心的不满。其实你骂人的话不是针对贾老师的,而是你的口头禅,是你当时不满心理的反应。但当时老师就在旁边,换位思考一下,老师会怎么理解你的骂人呢?此时内心受到伤害的便是你身旁的贾老师啊!”看着一旁的小张不住地点头,我趁机说:“你想一想,在整个事件中,你有没有错的地方。”小张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我错了,我叫同学的绰号是不对的,更不应该骂老师。”看到小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乘势说:“既然你已经认识到不对了,我就要表扬你,不过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你看怎么办?”“我要向老师和同学道歉!”我赞许地点点头。运用“教育三部曲”,我成功地引导小张

4、同学认识到了所犯的错误,那么为什么运用“教育三部曲”能够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呢?1“善于倾听”可以真实了解事情的经过,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许多教师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学生的领导者、管理者、监督者、评判者,对待孩子的“犯错”缺乏耐心,不愿倾听学生的心声,喜欢主观地对“问题学生”下结论,最终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以致错失了许多教育的良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平时我们所说的“冷处理”实际就是在学生情绪激动的时候,允许学生宣泄情绪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情绪宣泄完了,也就逐渐平静了,理智才会占据学生的头脑,学生才会耐心听老师的分析教育,才会客观地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作

5、为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倾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并让学生把情感宣泄出来。教师始终处于倾听的位置,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2师生复述事情的经过,可以启发学生判断事情的是与非,发现自己的错误师生对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补充复述,既保证了教师客观、正确地了解事情发生过程,也能帮助学生重新回顾事情发生时自己忽视的一些情况,正视被忽视的细节,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我还让小张进行换位思考“当时老师就在你旁边,你换位思考一下,老师会怎么理解你的骂人呢?此时内心受到伤害的应该是贾老师啊”,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3引导学生谈感受,确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有了

6、前面的两个步骤,第三步请学生谈自己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时,学生往往已经冷静客观地对待发生的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地认识到自己处理事情不正确、不合理的一面,进而改正错误。第二运用“关心式批评”,引导“问题学生”认识违纪的危害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技巧就在于能够机智、敏锐地看到孩子那种要求上进的心理,给予信任,加以适当的引导。”“问题学生”出现了问题,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当老师找到“问题学生”时,学生会本能地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拒不认错或推卸责任。因此,当有学生犯错误时,我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爱护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损害,让“问题学生”感受到

7、老师的关心,从情感上拉近距离,从而接受教育,听从劝告,然后再分析事件本身还会造成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探寻自己处理事情的不当之处,从而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劝诫,自觉改正错误。一次,小A与班干部争吵。我找小A谈话,他很生气地说:“我没有损伤植物,是他们瞎说,他们冤枉我。”于是我耐心地告诉他:“我知道你没有损伤植物,我想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你中午在花坛铁栏杆上走,接近转弯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而随手抓住了旁边紫藤垂下的枝条。班干部批评你损伤植物,其实你根本没有想那样做,是无意间损伤了植物,对吧?”我停顿一下,给他留下思考的空间,然后接着说:“其实植物受到损伤是小,假如你抓不到任何东西,从铁栏杆上摔下来,

8、受伤了怎么办?假如你的头正好碰在坚硬的转角上,或者你的脚不小心误伸进铁栅栏里面骨折了,怎么办?那样我会很难过的。”我看到小A不再反驳,知道他心里已经接受我的教育,认识到在铁栏杆上走是危险的。接着,我说:“我认为今天你和班干部争吵很不合算。班干部说你损伤植物,你认为自己没有损伤植物,这时你完全可以向我申诉,我肯定会公正地对待这件事。其实,大家都觉得最近一段时期,你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你这样一吵闹,刚留给同学们的好印象就打了很大的折扣。”“现在吵都已经吵过了”小A低声说道。“那你想不想维持你近来良好的形象?”小A说:“他们已经认为我不好了,没有办法了!”我引导道:“谁说没有办法,就看你敢不敢。”看

9、到小A疑惑的眼神,我说:“如果你向班干部们认个错,他们会怎么看你呢?他们肯定认为你知错能改,这又是你的一个进步、一个该表扬的地方。”此时,小A已经心悦诚服,笑着说:“那我马上到班干部那儿承认错误,向他们道歉。”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关心爱护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老师以“爱护”的口吻引导学生分析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损害,学生就更容易从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所做的事,从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承认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形象的心理,其实事情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这点,小A拒不认错和顶撞班干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自己“没有错误”的良好形象。既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拒不认错和顶撞班干部,那么为

10、了实现维护自身形象的目的,小A当然也可以承认错误并且道歉了。第三让“问题学生”在参与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有一次,我中途接了一个困难班级。刚开始,学生讲话不太文明,粗话脏话满天飞。无奈中,我忽然想到:何不让经常讲粗话脏话的学生来监督同学们的语言文明呢?于是,我挑选了班级中讲粗话、脏话最多的学生小彤来负责。自从小彤管这件事后,班里学生说粗话脏话的现象大为减少。究其原因,作为一起上课的同学,小彤可以时时纠正说粗话脏话的现象,起到“管”的作用,而学生“管”学生远胜于老师“管”学生。不过,遗憾的是,其他学生反映小彤自己依然时不时地会冒出粗话脏话来。如何让小彤彻底改掉这一缺点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

11、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之后,只要有学生反映小彤又说粗话脏话了,我便找到小彤询问他最近有没有出现说粗话脏话的现象,以此提醒暗示他:你又讲粗话脏话了。令人欣喜的是,在我隔三差五的询问之下,小彤说粗话脏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终于改正了这一缺点,班级中再也听不到不文明的话语了。让存在着不足的学生管理班级,既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又可以让学生把教育其他同学的内容反馈到自己身上,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症结所在,并加以改正。第四运用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问题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错误习惯、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心没有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没有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要转变学生,巩

12、固教育成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十分关键。在中小学日常生活中,主题教育活动课已经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荣辱观不可或缺的形式和手段。当发现学生中间开始流传“口袋书”时,我及时召开书香伴我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好(ho)读书、读好(ho)书;在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后,我通过二十年后再相会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教育学生珍惜友情;针对班级中出现的“早恋”苗头,我开展了友情和爱情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友情”与“爱情”的关系;当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运动会长跑项目时,我召开班级有“我”更精彩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

13、位;进入初三,学生中出现消极对待学习的现象,我用主题班会我和明天有个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我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诚信试场”的考试,让学生懂得诚信为人的重要性;通过为灾区小伙伴进行“义卖”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德;通过参观烈士陵园,让学生感受先烈崇高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等等。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教师所有的表现都是价值观、荣辱观的无声体现。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学生在我的人格力量影响下,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第五优化“问题学生”育

14、人环境,激发家长参与转变“问题学生”的热情“问题学生”的存在通常都与教育环境有关,班主任要努力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通过实践,我发现,可以从五种途径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转变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态度和方法,改善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环境。1积极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教育开办“问题学生”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和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为“问题学生”家长作报告。专家视野广阔,经验丰富,熟悉家庭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专家们比较鲜活的案例会给家长以启发,引起家长的反思,其理论素养也容易让家长信服。2家访为“问题学生”家长

15、支招我校地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闵行区浦江镇,许多家长在私企工作,基本上无休息日;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有些家长虽然有心管教,但无法管教。我便通过家访为家长支招,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个性选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如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旁敲侧击、先易后难等,让家长一起承担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责任。3家长座谈会为“问题学生”家长出谋划策举办家庭教育经验座谈会,邀请优等生家长、“问题学生”家长及其他热心家庭教育的人士参与座谈,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对丰富家庭教育经验很有帮助。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会提供借鉴,增强了“问题学生”家长教育好“问题学生”的信心和勇气。4收集家庭教育资料,印发给“问题学生”家长我收集在实施家庭教育方面的有效措施和成功案例,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老师家访、家长来访、学生带给家长等渠道发给家长学习,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能力,改进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我还推荐成功案例让家长写阅读感受,使阅读材料与家长的家庭实践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使家庭成为转变“问题学生”的主要阵地之一。5为“问题学生”创设进步的舆论氛围教师的家访不应局限于“问题学生”的家庭,还可以到“问题学生”的邻居或亲戚朋友家访问,有意无意地透露出“问题学生”进步的细节,提升邻居和亲戚朋友对“问题学生”的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