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28592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共10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理论要点: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提倡早期学习。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

2、原则: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表演式:一组动作;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象征性:符号。以上分别体现出

3、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积极和有效地掌握知识。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发现学习。其教学模式为:(1)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2)建立假设;(3)

4、形成抽象概念:组织讨论和求证,以形成结论,提炼一般性原理或规律;(4)把原理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运用于实际,接受检验和评价的过程,也是运用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二、掌握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期理论要点:1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教学目标分类的内容:A.认知领域知识:描述、认出、界定、说明、列举;理解:转换、举例、摘要、归纳、重写;运用:证明、解决、修改、发现、预测;分析:判断、辨别、分解、指出、细化;综合:设计、组织、筹划、创造、整合;评价:比较、支持、批判、评论、鉴赏。B.情感领

5、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态度、重视其价值性)、价值组织(人生观)、价值个性化(价值观内化、成为其个性的一部分)。C.动作技能领域知觉:感官刺激、线索选择;准备状态:心理、身体、情绪;引导的反应:模仿、尝试错误;机械练习:由熟练而成习惯;复杂的反应:复杂的动作行为;创作: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2教学评价理论:(1971年)诊断性评价:发现错误,提出矫正方法。形成性评价:评价目标和重难点。在教学中、单元、学年都可进行,通过测验和矫正达到形成性之目的。终结性评价:评价达标情况及教法、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级、写出说明。3掌握学习理论:期待全体学生都能学好,而不是上中下各三分之一。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不在于

6、他们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而在于学习的速度。只要辅以“个别化教学”,即确保一部分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适当的矫正教学或辅导即可。矫正手段包括合作性的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教师针对性地解释有关内容,“对未中目标再射一箭”。要点:(1)为掌握而教(2)信心(3)全体对教师的要求:调动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讲解准确、清晰、吸引人,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善于使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目标教学”步骤:诊断性测验,确定学习基础。(5分钟)单元重组教学,制定双向项目表(内容、程度)、量表及实施形成性测验(百分制、互批、合格要求达到80%及以上)矫正学习(小组、小先生、个别化)

7、终结性测验(等级制)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产生时间:1960年,他把自己长期在心理治疗上所积累的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教学领域。理论要点:“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原则:()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身成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开展。如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澄清问题、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节制自己的发言。()情调情感因素,具有真诚、理解、接受的气氛。不掩饰,坦诚公开。()学生是以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心理来学习的,因此要注意以“同化”来影响学习过程。()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互相接触。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

8、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觉得怎样学。教师已不是指导者,而是顾问。学习的促进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含教师本身,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教学模式:(1)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2)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教师只应学生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看法,不对学生观点作任何评论。(3)个人或小组鉴别。教师提供资源,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可能没有结论,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的过程已经存在了,学生已经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了。如果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可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讲授,但不作结论和总结性发言。备注(1)气氛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良好的心理气氛看作比教学技能更

9、为重要的教学因素,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培养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的人。气氛要真诚、理解、接受、不掩饰、坦诚公开,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公开,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2)开放性探索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占有的时间,强加在学生身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形成学习目标。“希望讨论什么?”或“做什么?”个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全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在探索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资源、知识、自身经验、气氛、鼓励、诱导、澄清、组织被学生认可的经验),确定目标,引导轨道不偏移,并且不约束、不评论、不结论、不总结,但可针对性地提供信息。(3)鉴别对

10、探索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讨论。重过程、不重结论;重愉悦,不重技能;重潜能,不重形成;重学生,不重教师。四、范例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德)海姆佩尔产生时间:世纪年代主要理论:基本思想(1)精选教材,使教材变为本质的、典型的、原则性和结构化的知识和规律。(2)教学不是再现和传授知识、技巧,而是启发、引导、辅导学生主动、积极地通过思考进行学习。教与学的目的不是获得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获得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认识批判、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总之,范例教学就是提高学习者独立能力的教养性学习。实施程序(1)范例性地阐明“个”,即通过个别典型特征说明其整体。范例性地阐明“类”,即对在“个”的阶

11、段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即探究归纳出规律性的认识。范例性地获得经验,即获得有关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主要原则(1)三个性质基本性:体现在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基本规律;范例性:精选知识,起示范作用基础性:体现在教学内容;。(2)三个统一问题解决与系统学习的统一:即解决了问题,又掌握了学科知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即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既要熟悉教材(客体),又要了解学生(主体);4主要特点(1)不是复制性地接受细节知识与技巧,而是主动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能力、态度。解决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进行继续学习与探讨。例子应与学生经验有关,使之觉得重

12、要和有趣,从而激发动机。(2)教师具有高度的耐心,不能赶时间,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从观察现象出发,追溯其发生的原因与道理。五、多元智能理论一、主要代表人物:1983年由(美)霍华德加德纳(oward Gardner)提出。二、提出的背景:追求平等教育、追求优质教育是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普通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而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美国改进现有教育的主要方向。传统的智力测量从世纪年代始,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20世纪80至90年代,已呈多元化的趋势。主要理论:智力的结构:()言语语言智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用语言流畅地表达思想与人交流。如演说家、作家。()音乐节奏智力: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如音乐家。()逻辑数理智力:运算和推理的能力。如科学家。()视觉空间智力:对结构、色彩的敏感和通过平面图形及立体造型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身体动觉能力:运用肢体和躯干的能力。如运动员。()自知自省能力: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如哲学家。()交往交流智力: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如教师、律师、管理者与社会活动家。智力的本质:()智力是情境化的。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力。()智力是多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