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28552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措施初起火灾扑救【学习要点】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措施是处置火灾事故的首要任务,能否对的组织实行,是关系到处置火灾的成败问题。通过本节学习要掌握其基本措施,对的指引单位开展常常性的消防演习,切实提高员工初起火灾扑救的能力和人员疏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事故导致的危害。一、初起火灾扑救初起火灾具有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辐射热量不多,周边物品和建筑构造温度上升不快的特点。(一)报 警“报警早,损失小”,是无多次火灾事故教训的总结,也是发生初起火灾应当采用的首要行动之一。因此,现场人员发现起火应当立即呼救并拨打“19”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起火部位员工能在1 m

2、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打电话告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使初起火灾能早发现、早报警。(二)组织自救初起火灾早扑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要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灭火,单位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能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只要采用对的的措施和较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就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就能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1启动灭火预案初起火灾发生后,单位应当迅速启动灭火预案,告知有关人员到场,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灭火应急力量,并按预案组织实行。通讯联系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规定告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系,向

3、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状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灭火行动组要根据火灾状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疏散引导组按分工告知、引导现场人员疏散;安全救护组要负责协助急救、护送受伤人员;现场警戒组要制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对的使用灭火剂(器)根据火场燃烧物的性质、状态、燃烧范畴和风力风向等因素,对的选择灭火剂(器),避免因盲目使用灭火剂,导致适得其反的成果和更大的损失,并要在燃烧区周边采用隔离、堵截、关闭防火分隔物等措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3.视情组织物资疏散单位在扑救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的同步,还应当根据火灾发展状况和本单位实际组织物资疏散,以减少火灾损失。组织物

4、资疏散一定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切不可盲目行动。(三)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单位应当尽量向公安消防队讲明起火部位状况,建筑物及其内部的有关状况如建筑物构造、建筑内与否有被困人员或危险化学品等,以有助于公安消防队对的施救。同步,单位还应当为公安消防部门急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四)保护火场现场火灾现场是提取查证起火因素痕迹物证的重要场合,一旦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起火因素的调查取证,甚至导致无法查明起火因素。因此,单位应当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规定,划定保护范畴,组织或配合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制止无关人员进入。经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后,方可撤销对火灾现场的保护。人员疏散措施疏散是指火灾

5、发生时,使身处火场内部人员能迅速、安全的离开现场,免受伤害的行动。为此,在发现初起火能立即报警和灭火的同步,单位要对的组织与引导人员疏散,切实提高组织疏散逃生能力。(一)组织疏散基本程序.启动预案人员集中的场合一旦发生火灾,必须按照单位应急预案,有组织地将被困人员及时疏散,通讯联系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现场警戒组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发挥作用,尽最大的努力协助被困人员有序地脱离危险区域。.引导疏散发生火灾时,由于人们急于逃离火场的心理作用,也许会蜂拥而滞于通道口,导致拥挤堵塞,甚至发生挤压。此时,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要引导人员疏散,特别是单位领导、工作人员、服务人

6、员、义务消防队员要坚守岗位、履行职能、疏散通道、打开出口,设法为被困人员指引逃生路线。消防中心收到报警信号并经确认后,在启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和应急照明的同步,应启动消防广播,按照顺序告知人员对的疏散。3.稳定情绪引导疏散。单位领导、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疏散引导组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要沉着、镇定,要不断地通过手势、喊话或广播等方式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引导被困人员采用对的的逃生措施,向安全地点疏散逃生,尽量避免人流相向行进,避免拥堵、踩踏或跳楼。4.搜寻检查火场被困人员疏散后,在条件容许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疏散引导组要进入内部搜寻,按照分工,仔细检查房间内与否尚有滞留人员,特别

7、注意检查卫生间、阳台、走廊尽端、地下室内、着火层以上、墙脚桌下等相对隐蔽部位有无人员被困或昏迷,如发既有遇险者,应组织人员迅速将其救出室外。(二)组织疏散基本规定1组织健全,责任明确单位应根据法定规定,建立由单位领导负责,各有关部位、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应急机构,定人定岗明确职责,做到每个也许有人滞留的部位均有人负责、每个通道均有人启动和引导。.建筑消防设施完备,运营正常建筑消防设施是人们安全迅速逃离火海的“生命通道”,任何一种环节浮现问题,都会给人员疏散带来不可估计的危害,一定要贯彻责任制,拟定专门的维护、值班人员,常常检查、定期运营,保证其运转正常。3制定方案,常常演习为了使人员疏散工作有组织

8、、有秩序地进行,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场合、功能、岗位、人员的实际,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要定期组织演习,掌握疏散程序和逃生技能。(三)被困人员疏散措施1.熟悉环境要熟悉所处环境、熟悉单位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标志、设施等,在火灾状况下能顺利离开着火建筑。2.冷静迅速火灾现场会盲目跟随她人行动,导致浮现通道拥堵、互相踩踏、难以顺利脱逃。因此,火灾时要保持思维和情绪的冷静和沉着,根据现场具体状况,选择对的的逃生路线和自救措施,脱离险境。.借助器材火场自救逃生除了建筑消防疏散设施和逃生器材外,还应当运用现场一切可供运用的物品,如用湿毛巾或同类物品保护口鼻,避免烟气侵害,用湿棉被、毛毯

9、、衣服等保护头部和身体,冲出火海,将窗帘、床单、台布、被罩等撕开拧成绳索,从高处滑下等措施逃生。.对的行动在火场,任何盲目的行动均有也许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按照低姿迈进,匍匐爬行,借用工具,寻机求救等对的的行动规定进行。保持苏醒在生命受到浓烟烈火威胁时刻,必须要保持高度苏醒,坚定逃生自救的信念,冷静观测周边环境和火势特别是烟气蔓延发展的方向,回忆自己掌握的逃生自救常识,临危不惧地拟定逃生方案并大胆尝试。6.避难待援一方面是设法向楼下疏散,如果达到了着火层如下,则可以被觉得是成功逃离火场,如果条件不容许向下疏散,可以运用建筑自身的避难层、避难间规避火灾威胁,这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措施;被困在室内时,可以采用用湿的物品堵塞所有门缝、孔洞避免烟气进入,同步不断向迎火的门、窗上浇水降温,淋湿室内可燃物品,延缓火势向房间蔓延的速度,为消防员救济赢得时间;无论在哪里等待救济,都要采用必要的措施,向外发出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如使用电话、投掷较大的柔软物品、高声呼喊、敲击建筑构件、用电筒、火机发出信号、摇晃衣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