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28293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7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专题突破第四部分 化学实验专题十六 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1(2009江苏无锡市1月)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将MgCl26H2O在HCl气流中加热可制得无水MgCl2B用品红溶液可以鉴别乙醛、苯、硝基苯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 mL 1 molL1的KMnO4溶液D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固体解析:A项,防止Mg2水解,故对MgCl26H2O加热要在HCl气流中才能制无水MgCl2;B项,根据乙醛、苯、硝基苯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可以区分开来;C项,KMnO4溶液能腐蚀橡胶,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D项,瓷坩埚是硅酸盐产品,其中的SiO2在高温下能和氢氧化

2、钠或碳酸钠反应。答案:CD2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实验记录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沉淀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无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无色无色溶液无色沉淀解析:二氧化硫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但是不能使其褪色;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通入到Ba(NO3)2溶液中,可以被氧化成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通入到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先生成SO,而后生成BaSO3白色沉淀。答案:B3(2010上海,8)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C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饱和碳酸钠溶液除

3、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解析:A项正确;B项,制取甲烷应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C项,浓H2SO4有强氧化性会氧化HBr,制HBr应用浓H3PO4和NaBr共热;D项,除CO2中的HCl应用饱和NaHCO3溶液。答案:A4Inorganic Syntheses(无机合成)一书中,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少量某种干燥纯净的气体。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选项A中药品B中药品气体CA浓盐酸浓硫酸HClB浓硫酸浓盐酸HClC浓NaOH溶液浓氨水NH3D浓氨水浓NaOH溶液NH3解析:若将浓硫酸加入到浓盐酸中,无法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浓氨水与浓NaOH溶液混合后浓度变小不易挥发出NH3,且得不

4、到干燥的NH3。答案:A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中盛C6H5ONa溶液,则C中溶 液变浑浊B若A为食盐水,B为电石,C中盛酸性KMnO4溶液,则C中溶液紫色褪去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gNO3溶液,则C中无现象D实验中仪器D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解析:A中醋酸与贝壳粉反应生成的CO2与 反应: 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而呈浑浊;B中生成的乙炔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中生石灰与浓氨水反应放热:CaONH3H2OCa(OH)2NH3,而NH3通入AgNO3溶液,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消失,AgNO3

5、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答案:C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检测序号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l、AlCl3、Na2SO4、K2CO3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C为了检验SO,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

6、象解析:由于第二组中的AlCl3与K2CO3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共存,A错误;阳离子可以通过焰色反应确定,B错误;D错误,加入CaCl2溶液时,CaSO4也可能出现沉淀,无法确定一定存在CO。答案:C7下表为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KNO3溶液KOH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H2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NaNO3CaCO3溶解、过滤、蒸发正确的一组为()A BC D解析:第组,加入氯化铁会引入杂质Cl,故不正确;第组,加入铁粉置换出铜,

7、通过过滤而除去铜及过量的铁粉,故正确;第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故正确;第组,利用碳酸钙不溶于水,溶解后过滤,再蒸发即可,故选C。答案:C8(2010江苏,15)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水量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如下:(1)制备MnSO4溶液:在烧瓶中(装置见下图)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 h。停止通入SO2,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MnO2H2SO3=MnSO4H2O)。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过程中,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

8、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Mn2、SO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右图。导致溶液中Mn2、SO的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2)制备高纯MnCO3固体: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 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的pH7.7。请补充由(1)制得的MnSO4溶液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_;_;_;_;低于100干燥。解析:(1)由实验装置及反应原理可知石灰乳是吸收过量SO2的,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

9、O。反应过程中要使SO2尽可能的转化,但不改变SO2和N2的比例、不改变固液投料,则可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并缓慢通入混合气体,使SO2能充分反应。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SO浓度增加明显快于Mn2浓度的增加,原因应是Mn2催化O2与H2SO3的反应生成了H2SO4。(2)由MnSO4制取MnCO3是利用MnSO4与碳酸盐的反应;由题目信息“Mn(OH)2开始沉淀的pH7.7”可知反应过程中应控制溶液的pH7.7;然后过滤、洗涤除去表面吸附的SO等杂质离子;又因为MnCO3难溶于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可再用少量乙醇洗涤,除去表面水,然后干燥即可。答案:(1)Ca(OH)2SO2=CaSO3

10、H2O控制适当的温度缓慢通入混合气体Mn2催化O2与H2SO3反应生成H2SO4(2)边搅拌边加入NaHCO3(或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过滤,用少量水洗涤23次检验SO是否被洗涤除去用少量C2H5OH洗涤(凡合理答案均可)9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D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解

11、析:浓硫酸的密度大于乙酸、乙醇,浓硫酸遇到乙酸、乙醇会放出大量的热,若把乙醇、乙酸依次加入浓H2SO4中,会导致液体溅出,造成危险,C项错误。答案:C10(2009江苏,18)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_。(2)用Cl

12、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的含量应不超过0.2 mg/L。饮用水中ClO2、ClO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H2.0时,ClO也能被I-完全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请写出pH2.0时,ClO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步骤1:准确量取V 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 mL。步骤5:_。步骤6:再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样中ClO的浓度为mol/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饮用水中ClO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Fe2将ClO还原成Cl,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填化学式)。解析:(1)Cl2有毒,对人体有害。(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写出ClO与I的离子方程式为ClO4I4H=2I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