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8234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这次学校老师来家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前能够认识多少字。当我告知女儿能认识2019个字的时候,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为了这一笑,可花费了我好几年的业余时间呀!”这是一位新生家长近日发在某知名育儿论坛上的一段话,其中孩子、家长备战开学的辛苦可见一斑。而家、校两头给孩子随意加码的现象颇为严重。为此,上海市教委在开学前打出减负“组合拳”,除了在小学一年级起始阶段设置“学习准备期”外,一、二年级教学进度也将放慢。对于这一举措,家长是怎么想的?孩子能否就此学得轻松呢?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微型调查和采访。家长实话实说欢迎“准备期”,但不减学前辅导学前学习准备仍然必不可

2、少尽管设置“学习准备期”后,各学科教学都将放慢进度和节奏。但在记者随机所做的微型调查、采访中,家长们都表示,学习方面的准备不能少。因为对于孩子即将上学这件事心里免不了焦虑,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因此,就算是不出去上学前班,在家里每天还是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新生家长徐女士告诉记者,周围不少家长在孩子入学前都是拼命在往小学要求靠拢,“学习准备期”的做法或许可以缓解这部分家长的行为,但是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不一定帮得了,而且一个老师要教那么多孩子,因此诸如让孩子每天养成做作业的习惯等还是需要家长在学前的个人教授。徐女士说,入学前培养好习惯很重要,而很多好习惯都是关于学习的,所以学前免不了让孩子做做

3、题目、看看书。孩子即将就读于静安区第一的家长王女士指出,“学习准备期”是学校的一项集体举措,但不意味着它可以完全替代家长的个别辅导。王女士已经连续两个月每天抽半小时让孩子看书、识字,据她说,在8月中旬开过的家长会上,老师也关照家长让孩子看看书、听听磁带,从而做到尽快适应。采访中,家长们都很欢迎“学习准备期”,但也都承认不会减少学习上的准备,“做家长的也很痛苦,但总不能让孩子刚上学就输给其他孩子吧?”家长徐女士说。担心放松教学进度让孩子“放羊”记者了解到,今秋开学后,在小学新生入学初期安排的“学习准备期”长达24周,期间,语、数、外等各科的学习时间、内容均将发生变化,进度放慢、内容减少。同时拓展

4、型、研究型课程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综合活动”,即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比如,小学语文一年级新编的入学准备部分,包括11个看图学词学句和一首古诗。每个看图学词学句从上至下分别是词语、插图、句子、生字、识字指导及活动提示组成。显然,教学内容比以前减少很多。因此,有家长担心这样的轻松学习会不会造成“放羊”的情况。个别家长指出,课少了,又不用教材,孩子是不觉得累了,但一旦放松下来,这一个月过后怎么办?两大难题家长、学校两头加压现象始终存在学校拔高教学要求“孩子班上的语文老师为提高成绩,反复让学生抄写大量单词,每天抄写10课,浪费了孩子大量时间,也影响了孩子其它科目的学习”

5、去年,一位小学生家长写信给市教委,反映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市教委调查发现,问题并非源自课程方案的设置,而是教学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有的老师让学生重复抄写,布置的作业与教学内容根本没有逻辑联系。还有的老师随意布置作业,但收上来之后却不批不改。在记者随机做的微型调查中,不少家长也反映学校布置作业多,有家长表示,老师要求孩子每天默写生字20个,每个5遍以上;数学口算120道,听算3组80道;英语还要完成“课课练”。另外,学校过难的试卷也让不少不了解真相的家长为自己的小孩能跟上所谓的进度,而盲目“恶补”。因此在新学期中,如果学校教师还是这样随意布置作业,机械灌输知识,加上各种难度过高的考查,那么即使课程

6、难度一降再降,学习对学生来说仍然没有快乐可言,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记者了解到,全市有小学626所,一、二年级共有6255个班级,若以每个班级2名老师计算,那么低年级教师共有12510名。如果这些教师都能从上课、备课、作业、辅导等环节扎扎实实落实课程计划,走出教学误区,那么家长们才能少一点抱怨和不满,学生们也能真正在愉快教育中健康成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这也需要校长的正确领导,因此要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说。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的期望也是造成课改实行难度的原因之一。记者采访中发现,家长出于“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拼命给孩子加码的现象十分普遍。学前让孩子增

7、加识字量是几乎所有家长都在做的准备之一。在最近某知名育儿论坛所做的一个关于“如何看待小学新生学前认字多”的调查中,多数家长都赞成让孩子学前多认字,只有约1.16%的家长因为生怕孩子上课没兴趣,一知半解导致基础反而不扎实,持了反对意见。论坛上,家长们表示学前多认字,可以让小一的学习变得轻松,而且自信。另外,不少家长会在幼儿园教育之外为孩子选择一到两个兴趣班。过早地进行英语、算术等的“早期智力开发”。但是,这样的孩子未必真能胜人一筹。根据老师反映,过早接受学科教育的孩子对知识一知半解,觉得老师讲的自己都知道,三年级后反而不如“零起点”的孩子有后劲。对此,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市课改办负责人王厥轩表示,

8、准小学生家长应该在暑期多进行亲子活动,在思想、情感、行为上做好入学的准备,让孩子感受到进入小学一年级是愉快、自豪、有意义的。所有这些在情感领域的培育,远比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知识学习要重要、有意义得多。晨报建议入学前家长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临近开学,新生家长可以为孩子作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准备。如新生家长刘女士为孩子做的生理准备主要反映在作息时间上,根据小学的作息时间,为孩子制定了一周作息考评表,让孩子自己打五角星和打叉,根据表现决定周末的活动安排。心理上的准备则反映在让孩子了解上学目的上,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学本领,可能会比较辛苦但也是为了更好地玩。而家长王女士已经用2个星期的时间,让孩子每天6:30

9、起床,晚上8:30入睡,并且不能再睡午觉。有关新政小学一、二年级主科“做减法”1、新学期小学低年级主科课程都做了“减法”。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

10、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新学期,全市中小学的作息时间也将有新的调整。小学与初中(寄宿制学校除外)将分别实行上午8:15以后和8:00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在实行新作息后,任何学校都不得提前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

11、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3、本市还准备为小学所有学科设计评价框架,提供评价工具,指导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记者王婧)(摘自:新闻晨报)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