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282146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新高地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位于我省沿海、沿江、沿东陇海三大产业带的交汇处。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我省经济发展的“凹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断裂带”。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已成为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09年6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沿海地区驶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提供了战略机遇。在沿海开发战略带动下,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沿海开发成效初步显现。2009年沿海地区GDP增长13.8%,高出同期全省GDP增幅1.4个百分点。今年1-9月

2、,沿海地区GDP增长13.4%,又高出同期全省GDP增幅0.4个百分点。一、成效与特点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启动以来,沿海开发战略品牌效应加快释放,招商引资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以下成效和特点。1、利用外资规模快速增长。随着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引资步伐加快。2009年,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40.9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达15.8%,其中连云港、盐城分别增长11.2%和10.6%,南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列全省第五,盐城位居苏北第一。今年1-9月,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3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1%,比全省增速高出5.8个百分点。一批技术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外商投

3、资项目落户沿海地区。2009年,沿海地区投资总额超3000万美元的大项目48个,增长9.1%,占全省大项目数的11.2%。如总投资4亿多美元法国罗盖特精细化工、总投资20亿元益海粮油项目落户连云港,总投资9000万美元的台玻悦达汽车玻璃项目落户盐城,总投资19.54亿美元江苏王子制纸项目、总投资18.35亿元的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五期项目落户南通。2、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逐步向优势产业和服务业集聚。2009年,连云港市外商投资新兴产业项目日趋增多,涉及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行业,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60%,主要投向批发和零售、商贸服务、科学与试验发展等领域,占全市实际利用

4、外资的23.7%;盐城市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超过20%,主要投向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领域,金融服务业实现零的突破,新设炎煌融资租赁(大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美元,主要从事融资租赁等业务;南通市外商投资新能源、计算机通信设备、船舶海工等项目占全市外商投资项目总数的10%,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主要投向商贸物流、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等领域,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31%,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今年1-9月,连云港、南通市服务业利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2.4%和162.8%。3、利用外资载体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

5、占该市的90%、50%、80%以上,开发区成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一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沿海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沿海三市共有东海硅材料、连云港新能源装备制造、创新药物、盐城汽车及零部件、亭湖节能环保、盐都风电装备、盐城新能源汽车、海门家纺、海安茧丝绸、如皋现代装备等11家(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成为推进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目前,沿海地区拥有11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大陆桥国际商务中心等中央商务区,盐城市现代物流园区、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园,盐城高新技术创业园、南通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科技创业园,南通家纺城、叠石桥国际

6、家纺市场、南通天汾电动工具商贸城等产品交易市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成为提升沿海地区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三是南北园区共建合作进一步紧密。沿海地区紧抓苏南经济转型升级、苏北地区纳入长三角一体战略的机遇,加快推进南北园区共建合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盐城与苏州签订沿海合作开发园区框架协议,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和临港产业,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的综合开发,推动产业梯度转移。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开展,已有超亿美元大项目成功签约。南通与无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跨江联动打造锡通科技产业园。沿海三市开发区还与上海等地开发区签订

7、了共建开发合作协议。目前,沿海地区共有10个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园区,占全省共建园区总数的37%,其中上海嘉定工业区建湖工业园和上海西郊工业园区东台工业园是我省正式批准的跨省间合作共建开发区。4、形成利用外资新高地。沿海三市充分发挥地缘、资源和产业优势,正逐步形成连云港港资、盐城韩资、南通日韩资的利用外资高地。香港地区成为连云港的主要外资来源地,港资企业数和实际利用港资额分别约占全市总量的38%和50%;盐城已集聚了以东风悦达起亚汽车为代表的近300家韩资企业,累计实际利用韩资超过5亿美元,盐城经济开发区作为全省唯一的韩资工业园,已集聚了60多家韩资企业。盐城通过发挥东风悦达起亚等汽车龙头骨干企业

8、的吸纳集聚效应,拉动上游的冶金、锻件生产和下游的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电器仪表、纺织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配套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已成为盐城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南通已成为日韩资投资的重点区域,来自日韩实际投资占比超过20%,日资主要投入船舶制造业,有效促进了南通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5、外商投资环境逐步完善。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制订了13个专项规划和三年实施方案,加大沿海地区开发宣传力度,省政府先后在上海、北京、日本和德国等地举办4场沿海开发专题推介活动,累计签约70多个外资重大合作项目,总投资约50亿美元。进一步加大沿海开发

9、的扶持力度,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沿海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重点在财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对外开放、滩涂开发、信贷及投融资、人才等方面,制定了十五条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对沿海开发的资金支持,省财政设立15亿元沿海开发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沿海地区公益性强、社会筹资难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沿海开发投融资平台建设,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沿海股权投资公司和沿海发展银行等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沿海三市分别制订了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出台了促进沿海开发的具体政策措施,掀起了新一轮沿海开发的热潮。二、问题与不足沿海地区利用外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外资经济规模

10、偏小等问题与不足,制约着沿海地区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1、沿海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沿海地区拥有全省28%的人口、32%的土地,但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16.8%和14.9%。产业集聚程度还相对较低,30个制造业行业中仅有17个行业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前10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9.2%,比全省低11.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传统产业份额较大,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较少。2、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推进,对国内外要素资源的吸纳集聚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以港口为龙头的基础设施正在建

11、设之中,对沿海开发的支撑作用正逐步显现,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快推进。连云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先导段尚在加快建设中,南通洋口港深水深航道还在进一步深化论证,南通吕四港、盐城大丰港、滨海港、射阳港及灌河口港区也正在建设之中。临海高等级公路今年才开工建设,连盐、沪通铁路建设才启动前期工作,南通兴东机场开放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沿海配套集疏运体系建设还需加快推进。3、利用外资规模总体偏小,外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沿海地区利用外资规模虽然增速较快,但利用外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占全省的比重仍然偏低。2009年沿海三市实际利用外资不到同期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一半,占全省的比

12、重不足16%。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09年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的占比分别达到59%、72%、64%。外商投资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餐饮等传统产业,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利用外资有待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外商投资主要采取绿地投资方式,外资并购等新方式利用外资还不多。三、对策与建议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推动新一轮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要素成本较低,政策优势突出,沿海地区应准确把握当前沿海开发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13、,抢抓沿海地区开发进入国家规划、苏北地区整体纳入长三角、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新趋势的叠加机遇,在培育内生增长动力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努力将沿海地区打造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充分认识对外开放在沿海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沿海地区外资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机遇,也是我省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这次机遇,搞好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构建发展载体、增强产业活力,高起点打造江苏沿海产业带,增强江苏沿海地区的集聚能力,把沿海

14、地区建设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对外开放是江苏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次跨越的重要经验之一。沿海地区应充分吸收和借鉴苏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注重发挥外资在资本、技术、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利用外资促进资源整合、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步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区域外部资源,积极创新区域分工合作机制,促进各类发展要素集聚,以对外开放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引导外资向产业转移与资本转移融合发展,推动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水平实现新的提升。沿海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动力是资本积聚。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正处

15、在工业化加速腾飞的快车道。沿海地区发展应当注重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辐射效应、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特色产业的磁场效应,集聚和吸纳国际资本,在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以及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外资在加快推进沿海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推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完善沿海地区联动发展机制,建立省政府领导下的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沿海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注重发挥沿海港口、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外商投资石化、钢铁、造船、汽车、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加快推进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

16、风电装备、海洋经济等产业,推进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鼓励外商投资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档次提升。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物流、旅游、商务、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为沿海开发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服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大力引进产业基金、担保基金、私募基金、创投基金、股权投资等境外各类投资基金,引导外资创业投资基金投向沿海地区新兴产业,促进股权基金投资于沿海地区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积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参与沿海开发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外资参与沿海地区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和进行技术提升;支持经济实力强、成长性好的内外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壮大发展规模,实现跨越发展;支持沿海地区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领域借用国外贷款,在利用国外资金的同时,促进沿海地区观念创新、管理提升。3、以特色发展和完善功能为重点,推动沿海开发园区建设再上新的台阶。江苏沿海地区相对苏南地区甚至长三角地区,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