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282051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梅森对冷

2、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恐怖军力平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2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3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著作是A论法的精神B社会契约论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4 “春季里来艳阳天,桃花红,李化白、百鸟闹声喧共产暴动处处红旗现,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共产党齐努力,大家团结紧,推翻统治的政权,重把天地安”,这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歌谣

3、。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A组织武装起义,挽救国民革命B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C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D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5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6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表明,欧共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一个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C欧美协作的

4、世界D势力均衡的世界7政府权力“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的国家是A法国B俄国C德国D美国8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A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B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C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9浙江企业家鲁冠球说:“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野蛮生长,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这反映了A

5、企业家胆识是企业成功秘诀B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跌宕起伏C企业发展得益于全球化进程D企业发展与特定时代背景相关10下图剖析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内部的社会变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A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B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与保守性C西方宗教传入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D中国各地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11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A加速了沿海自然经济的解体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C推动了中国近代外交事业发展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12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

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A“仁”B“仁政”C“法治”D“无为而治”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 材料 19世纪末,列强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带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是难以负担的。沙皇俄国政府两次倡议召开国际和平会议,声称“这次会议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在沙俄倡导下,1899年和1907年列强先后两次在荷兰海牙举行了和平会议。两次会议都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

7、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气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其中部分原则至今在国际上仍然有效。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俄倡导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中叶以前,山东交通以河运和官路运输为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改善了山东西部地区的商贸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鲁西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地依托大运河的交通优势,迅速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运河沿岸成为明清时期山东经济较为兴盛的地

8、区。进入近代以来,运河沿岸因交通优势丧失而相继衰弱,昔日繁荣的局面也随之消失。1909 年镇江海关报称:“山东、河南两省来货逐渐减少,向来该两省由运河抵本口之货物,显然已趋向青岛。”明清两代,朝廷实行海禁,山东沿海地区的商贸往来非常有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被迫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以青岛、烟台、济南为中心,以胶济铁路沿线为主干的新的经济中心。史载:“凡山东西部及山西、河南等省之土货,欲输往外洋者,先集中于济南,再运集于青岛。故济南为鲁晋豫三省出口土货最初集中市场,青岛为其出口之商埠。”摘编自董建霞胶济铁路的修建与近代山东经济格局的重构

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以来山东经济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变化。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材料中把冷战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苏之间的较量主要不是依靠武力的斗争,很好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故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与冷战时期长时间的和平无关,排除A;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冷战期间直接的武装冲突,排除B;美苏两国之间在国家利益上存在着冲突,排除C。故选D。2、A【

10、答案解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3、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故选D项;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和人权宣言都是资产阶级的著作,与该口号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4、B【答案解析】材料“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可以联系所学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

11、争时期提出的主要宣传口号之一。故B项正确。A项挽救国民革命说法错误。C项是1934年的长征,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故ACD排除。5、C【答案解析】依据材料“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并结合唐代的社会状况可知,唐朝商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南方地区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表明江南水乡的经济文化逐渐兴盛。C正确;依据材料“舟”“船”“渔”“鱼”来看,材料表述的和渔业有关,未体现农业的发展状况,A错误;材料未体现陆地交通的状况,B错误;材料未反映诗歌属于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D错误。故选C。6、B【答案解析】欧盟的成立,欧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12、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成为个多元并存的世界,|B正确;材料指出欧共体发展为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而不是区域统一,排除A;材料未涉及与美国协作的有效的信息,排除C;材料未涉及势力均衡的有效信息,排除D。7、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在创建后不久就实行了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对中央和地方权力都进行了制衡,符合题意,故选D项;法国、俄国都是具有悠久君主专制的国家,与“创建伊始就要将限制自身权力的机制设置其中”不符,排除AB项;德国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8、A【答案解析】租佃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长佃到永佃的发展

13、,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去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故A项正确。但是土地租佃制的发展不能消除土地用养矛盾,故B项错误;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弱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利于缓解地主和农民矛盾,故C、D两项错误。9、D【答案解析】民营企业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时是东躲西藏,在计划经济时是在夹缝中“野蛮生长”,到改革开放时是“异军突起”,在全球化中则是无知无畏,说明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有时代性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故选D;AC反映了企业发展的部分原因,但与题意主旨不符,

14、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排除B。故选D。10、A【答案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的民族矛盾,使国内阶级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答案为A项;B项没有反映题干主旨,排除;近代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答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中出现了新的因素,即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中国所带来的民族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暴动此伏彼起,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11、D【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与外国的往来增多,而邮政的创办

15、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D正确;该做法对自然经济解体没有影响,A排除;大清邮局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体制,B排除;收发中外信件不能推动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发展,C排除。故选D。12、A【答案解析】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故“这位哲学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题意;B是孟子的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D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帝国主义矛盾加剧:军备克赛激烈:沙俄经济落后:试图缓和国内不满:限制竞争对手。(2)会议没有达成和平目的:刺激列强加速扩军备战:对国际关系秩序的建设和国际法的发展都有创新性的贡献。【答案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列强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带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是难以负担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列强矛盾、军备竞赛、沙俄经济落后和限制对手的需要等方面,说明沙俄倡导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的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