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28186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教案 岳麓版必修3教材分析 梨园春秋是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最后一课。本课既是本单元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一个总结。要求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教材共分三目:戏曲的起源、元杂剧与昆曲以及“国粹”京剧,以此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辉煌的戏曲艺术成就。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音乐课及日常生活中也

2、能偶尔接触戏剧这种艺术,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戏剧这种相对古老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教学目标1.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2.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好相应课件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戏曲知识,准备一段家乡地方戏的表演;2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拓展自己的戏曲知识。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黄梅戏女驸马片断)刚才大家听到的是黄梅戏中经典的女驸马片断,除了黄梅戏,大家还了解哪些戏曲形式?中国的地方戏多达360多种,称得上世界之最。中国戏曲作

3、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三者当中,中国戏曲成熟最晚,到12世纪(宋元时期)才形成完整形态。然而,800多年来,经过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现今仍然存活的古老戏剧。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梨园春秋,聆听梨园弟子的心声,感悟中国戏曲之美。(设计思路:以学生较为熟悉的艺术作品导入新课,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提高对本课的学习期望值。)讲授新课:追朔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的一种巫术仪式:傩仪。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仪创设情境一:傩仪是怎样产生的呢?设想一下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1:在原

4、始社会,原始人类(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生命经常受到威胁,人们对自然认识很有限)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总是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傩的图片资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创设情境二:展示“傩”的两种写法通过对“傩”字的分解,更深层次理解何为傩。教师讲解先秦时傩仪的发展。创设情境三:展示傩与戏曲的图片问题2:为什么说傩是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学生通过图片对比及已学知识分析得出,教师总结。创设情境四:由标题和河南卫视梨园春引入问题3:为什么把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课堂检查

5、预习情况,并补充说明。(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展示图片,由生活引入,给学生以直观贴近的印象,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 观察、思考、探究。)过渡:傩仪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戏曲形式相差甚远,仅仅是蕴含着古代戏曲的萌芽。中国古代戏曲初步形成:宋代南戏。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创设情境一: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问题1:图中人们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学生观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创设情境二:展示宋代经济分布图问题2:指出这种戏曲流行的区域,并说一说为什么在这一地区戏曲获得了很大发展?学生阅读课本可得出区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地图可得出此时经济重心南移创设情境三:补充展示材料材料一:南戏最初流行于浙江的温州

6、、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而得名,这些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材料二:瓦中多有货药、买卦、饮食、纸画、全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低暮。问题3:南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总结归纳,教师补充。创设情境四:展示材料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广为宣传,造成社会舆论压力,最后恶霸和尚被治罪。问题4:通过材料分析南戏的特点及功能(设计思路:通过展示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必修一、二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渡

7、:当南戏在温州等地兴起时,中国北方也正在酝酿着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真正成熟。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创设情境一:由学生熟悉的“元曲四大家”引入,播放视频元朝戏曲,展示元朝等级划分图 问题1:通过视频、材料总结元杂剧形成的背景、元杂剧的特点及意义。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从视频材料中分析得出,教师补充总结。(设计思路:关于元杂剧的成因和特点都十分抽象,因此,通过视频直观展现,弥补文字叙述不足的缺陷)四、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昆曲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知识框架(填空的形式),教师总结补充。(设计思路:由学生阅读课本自主掌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以此

8、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过渡:电影梅兰芳大家已很熟悉,剧中人物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11岁登台,20岁已闻名于京沪。你知道她表演的是什么戏曲种类吗?在其中他最擅长扮演什么角色?五、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1产生背景问题1:既然叫“京剧”,我们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如果不能,那为什么叫京剧?问题2:在京剧产生之前,北京地区流行哪些戏曲形式?问题3:为什么这些戏种都要到北京表演? 学生根据查阅资料、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总结补充。2.产生过程问题4:京剧的发端遇到了什么契机?问题5: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问题6:在北京地区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情况下,假设你是徽班的班

9、主,你要怎样才能使你的徽班在北京站住脚跟,吸引观众,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查阅资料、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总结补充。创设情境一:播放视频中国戏曲真神奇问题7:中国戏曲有哪些艺术特色?学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总结,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设计思路: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资料,感悟中国戏曲之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课堂延伸作为陕西人,你了解家乡的地方戏吗?学生就自己查阅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推荐学生唱秦腔,教师参与其中。(设计思路:通过说秦腔、唱秦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戏曲的情愫。)课堂小结:播放说唱脸谱 古老的戏

10、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繁荣的历程。但进入当代社会,它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变革创新,让80后、90后、00后都喜闻乐见呢?这是摆在所有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课堂练习:1、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主要是为了: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2、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D、民间艺人的推动3、下列事件标志着

11、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4、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主要是指:A、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与要求 D、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5、徽班进京时在位的皇帝是:A、乾隆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板书设计 梨园春秋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仪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南戏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四、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昆曲五、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