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28153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 材料力学部分).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入划线内。)1、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 , , 计算的科学。2、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_的能力称为强度 , 抵抗_的能力称为刚度,保持_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3、在强度计算中,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即 、 、 和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5、研究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是。6、材料的破坏通常分为两类,即和。7.杆件沿轴向方向伸长或缩短,这种变形形式称为 。8. 在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材料的应力变化不大而变形显著增加的现象称为 。9.因截面形状尺寸突变而引起局部应力增大的现象,称为 。10、低碳钢拉伸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_阶段,_阶段,_阶段和 _ _阶段

2、。11.扭转的变形特点是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 12.直杆受力后,杆件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这种变形称为 。13、矩形截面杆最大的扭转剪应力发生在;最大的弯曲剪应力发生在。14、根据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截面的合理程度由值决定。15.梁的弯矩方程对轴线坐标x的一阶导数等于_方程。16、描述梁变形通常用和两个位移量。17.梁有三种类型,即, 、 和 18、单元体内切应力等于零的平面称为 ,该平面上的应力称为 19.由构件内一点处切取的单元体中,正应力最大的面与切应力最大的面夹角为_度。20、构件某点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则该点的主应力分别为。21.横力弯曲时,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中性轴上各点处于_应力状态。2

3、2.圆轴弯扭组合变形时,除轴心外,各点处的三个主应力1,2,3中,等于零的主应力是_。23、压杆的柔度,综合反映了影响压杆稳定性的因素有、。24、交变应力作用下,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有:构件 的影响,构件 的影响及构件_的影响。25. 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r等于_。26、简支梁承受集中载荷如图所示,则梁内C点处最大正应力等于 。27、如图所示两梁的材料和截面相同,则两梁的最大挠度之比 。28、受力构件内的一点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小主应力等于 。29、如图所示,两梁的几何尺寸相同:(b)最大弯矩是(a)梁的 倍。30、图示杆的抗拉(压)刚度为EA,杆长为2l ,则杆总伸长量l

4、=_ ,杆内纵向最大线应变max=_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1、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表示为( )A. B. FS C. D.3.假设变形固体在其整个体积内毫无间隙地充满了物质,且各处的材料( )都相同,这就是均匀连续性假设。A.强度 B.硬度 C. 力学性能 D. 塑性4、( )的横截面是轴向拉压杆件的危险截面。(A)轴力最大; (B)正应力最大;(C)面积最小; (D)位移最大。5、进入屈服阶段后,材料发生变形。(A

5、)弹性;(B)线弹性;(C)塑性;(D)弹塑性。6、工程上通常把延伸率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A)5%;(B)5%;(D)0.5%7. 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A. b和 B. S和C. U和 D. 和8.低碳钢的极限应力是( ) A.e B.p C.s D.b9、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是。(A)沿横截面拉断;(B)沿45度螺旋面拉断;(C)沿横截面剪断;(D)沿45度螺旋面剪断;10.铸铁圆轴受扭转破坏时是( )A.在与轴线成45o 倾角的螺旋面上断裂,是由于最大拉应力过大引起的。B.在与轴线成45o 倾角的螺旋面上断裂,是由于最大剪应力过大引起的。C.沿横截面上断裂,是由于最大拉应力过大引起的。D

6、.沿横截面上断裂,是由于最大剪应力过大引起的。11. 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如右图),在其下端受有拉力P。则插销的剪切面面积和挤压面面积分别等于( )A. ;B. C. ; D. 12.图示拉杆用四个直径都为d 的铆钉固定在连接板上,拉力为P ,各铆钉的受力相同,则铆钉的剪切强度条件为( )A、 B、 C、 D、13.在剪切实用计算中,假定切应力在剪切面上是_分布的。14.挤压强度条件是,挤压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 ) A.许用挤压应力 B.极限挤压应力C.最大挤压应力 D.破坏挤压应力15、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

7、变为。(A)2;(B)4;(C)8;(D)16.16.空心圆轴,其内外径之比为,扭转时轴内最大剪应力为,这时横截面上内边缘的剪应力为( )。A.0 B. C. D.17.影响圆轴扭转角大小的因素是( ) A.扭矩、材料、轴长 B.扭矩、轴长、抗扭刚度C.扭矩、材料、截面尺寸 D.扭矩、轴长、截面尺寸18、简支梁跨长为L,中截面上受集中力P作用,若将P改为QPL的均布力,则梁内最大弯矩M和最大剪力V的变化情况是。(A)M减小,V不变;(B)二者都不变;(C)V减小,M不变;(D)二者都减小;19、高度等于宽度两倍的矩形截面梁,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平面弯曲,若将竖放改为平放,其它条件不变,则梁的强度。

8、(A)提高到原来的2倍;(B)提高到原来的4倍;(C)降低到原来的12;(D)降低到原来的1420、在等值梁的最大弯矩所在附近,局部加大横截面尺寸。(A)仅对提高梁的强度是有效的;(B)仅对提高梁的刚度是有效的;(C)对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都有效;(D)对提高梁的刚度和强度都无效;21.关于梁中内力变化规律,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A.集中外力作用的横截面,剪力Q值有突变,弯矩M值也有突变。B.集中外力作用的横截面,剪力Q值有突变,弯矩M值无突变。C.集中外力偶作用的横截面,剪力Q值有突变,弯矩M值也有突变。D.集中外力偶作用的横截面,剪力Q值无突变,弯矩M值也无突变。22.从弯曲强度的角度考虑

9、,梁横截面合理设计的原则是( ) A.采用与中心轴对称的截面。B.采用实心截面。C.采用抗弯截面模量与截面积之比尽可能大的截面。D.将尽可能多的材料放置在中心轴附近。23.一铸铁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当其横截面分别按图示(a)、(b)两种情况放置,则梁的( )。A.强度相同,刚度不同 B.强度不同,刚度相同24. 某机轴材料为45号钢,工作时发生弯扭组合变形,对其进行强度计算时,宜采用( )强度理论。A. 第一或第二 B. 第二或第三 C. 第三或第四 D. 第四或第一25.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r等于( ) A.-1 B.0 C.0.5 D.1C.强度、刚度均相同 D.强度、刚度均不相

10、26.斜弯曲实质上是 ( ) 的组合变形。 A 两个平面弯曲 B. 轴向拉伸(压缩)与平面弯曲C.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 D. 平面弯曲与扭转27、图示杆件的拉压刚度为EA,在外力作用下,其变形能U的表达式为( )PablP(A) P2l/2EA- P2b/2EA(B) P2a/2EA+ P2b/2EA(C) P2l/2EA+ P2b/2EA(D) P2a/2EA 28、图中所示四个单元体中标示正确的是( )。(图中应力单位为MPa)(A)(B)29.下列不属于组合变形的是( )。A.拉伸与压缩 B.扭转与弯曲 C.拉伸与弯曲 D.扭转与剪切(D)(C)30、对于细长压杆来说,杆端的约束越强,

11、则( )。(A)长度系数越小,临界载荷越大; (B)长度系数越大,临界载荷越大;(C)长度系数越小,临界载荷越小; (D)长度系数越大,临界载荷越小。31.疲劳失效的特点如下,试分析哪个答案是错误的( )。A.疲劳极限高于静强度极限。B.疲劳失效呈现脆性断裂。C.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需经过一定的应力循环才发生破坏。D.破坏断口上,通常出现两个区域:光滑区和粗糙区。32.材料力学中下列正确的陈述应为( ):(1) 杆的简单拉伸其拉力必须与杆的轴线重合(2) 杆的简单压缩可适用于大柔度杆件(3) 杆件剪切应力计算公式基于剪应力在受剪截面上均匀分布的假设(4) 杆件的扭转计算公式适用于矩形截面杆A.(

12、1),(3) B.(2),(3)C.(3),4. D.(1),(2)33、从构件某点取出的原始单元体为如图所示的纯剪切应力状态,则用第三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A. B. (1+) C. 2 D. 3 34、 研究超静定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A. 静力平衡。B. 节点法或截面法。C. 综合考虑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和静力平衡方程三方面因素。D. 虎克定律。35、 作刚架内力图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 。A上边一侧 B右边一侧 C受拉一侧 D受压一侧36、细长杆AB受轴向压力P作用,如图示。设杆的临界力为Plj,则下列结论中 是正确的。 A. 仅当PPlj时,杆AB的轴线才保持直线,杆件只产生压缩变形;B. 当PPlj时,杆AB的轴线仍保持直线,杆件不出现弯曲变形;C. 当PPlj时,杆AB不可能保持平衡;D. 为保证杆AB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应使P=Plj。三、分析简答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