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设施规划.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28063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设施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设施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设施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旅游设施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旅游设施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设施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设施规划.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配套设施规划19.1园区基础设施规划29.1.1道路交通规划29.1.1.1外部交通规划:29.1.1.2对内交通规划29.1.1.2停车场29.1.2供水系统规划39.1.1.1饮用水源的规划39.1.1.2农业生产用水的规划39.1.3排水系统规划39.1.4 供电系统规划:39.1.5管网综合规划39.1.6环卫设施规划49.1.7夜景灯光规划49.2景观设施规划49.2.1植物规划原则49.2.2游客接待中心59.2.3新农村综合体59.2.4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中心59.2.5传统原味原生态餐厅59.2.6农特产品购物中心59.2.7小型管理间59.2.8卧龙谷森林探险拓展区59.2

2、.9熏衣草庄园59.2.10旅游小品建设59.3 园区指示标志的规划6十二、建设分期612.1第一阶段:20122013年(1年)612.2第二阶段:20132015年(2年)612.3第三阶段:2015年以后6近期建设规划:7九、配套设施规划配合园区设置,以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其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必须经过详细设计,结合自然,协调景观,为旅游区增色,使之成为与整个旅游区环境相映衬的人文景观。从而形成系统有效的基础服务功能设施,为园区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9.1园区基础设施规划9.1.1道路交通规划9.1.1.1外部交通规划: 龙潭乡内现有广巴高速、广兰高速、兰渝铁路等重点交通干线穿过,

3、现已建成广元至元坝县级公路25公里,通村公路40 公里,其中硬化路面120公里,基本形成大路连小路,村社连到户,纵横公路网,村组水泥路的交通网络。到达园区的道路部分属于县级公路,通村公路也在进行加宽和美化,通到园区的交通状况较好。广巴高速和广兰高速出口的改建,会大大改善达到园区的交通状况。9.1.1.2对内交通规划道路主要分为三级:园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结合已经修建的硬化通村公路,作为园区的主入口。园区一级道路,结合现有新村规划,将已修建道路进行环路建设,形成园内畅通的主干道路系统,主要建设标准为路宽六米,能满足普通私家车的通行,为有机单循环道路。设计一轴线一环形的一级道路,借助已

4、经修建好的通村公路加以改造,作为园区的一轴,主要是负责连接园区的外部交通。沿主要功能分区修建一条一级道路,方便自驾游的游客快速游览园区,总体把握园区的结构,计划自己的园区旅游线路。二级道路,作为园区内补充道路,满足园区生产生活要求,连接景区内主要景点的支路,从园区一级道路衔接下来,主要功能为进入各个分区,连接三级道路。为个功能区的农业生产提供运输载体。并且能满足小型车辆单向行驶,路宽4m,主要考虑依托现有道路进行改扩建。三级道路,路宽12m,为各功能区内部的游步道以及农业生产的机耕道。主要是为引导游客参加功能区的项目和娱乐设施。同时在淡季承担园区的基本农业生产运输功能,设计时应为环形循环道路连

5、接功能区内的各个体验和旅游娱乐项目,纵坡过大时可设台阶,应注意防滑措施。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主要以生态自然的石材、木材等为主要铺设材料用以连接较近景点、景物的人行小路,平地为块石、条石材质路面,宽12m;低洼地垒高埂为碎石砂路面,宽1.52m;坡地砌石梯级路面,宽11.5m;园区所在地建设村为龙潭乡规划的第二道,属于运动绿道带,因此园区要设立一条山地自行车绿道和一条森林游步道。为爱运动的游客提供健康的,充满刺激的山地自行车骑行体验。为喜欢大自然的游客提供一条亲密接触大自然的幽静小道。9.1.1.2停车场后期考虑进入园区之后以步行和乘坐园区观光车辆为主,因此在游客接待中心周围可以设

6、置一个主大型停车场,基本要满足园区绝大部分车辆的停放。同时在各个景点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设置停车场。(1)在新农村综合体结合农居设立小型分散的停车场,主要满足园区游客的餐饮和住宿时车辆的停放,在观光果园内建立一个小型生态停车场,小型生态停车场510个车位,嵌草铺砖。(2)都市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旁边,设计园区次要停车场,停放园务运输车辆、自驾小车和园区观光车辆。(3)根据山地自行车骑游功能需求修建两个小型自行车停车场,主要满足山地自行车的租赁和退还的停车需求。9.1.2供水系统规划9.1.1.1饮用水源的规划:龙潭乡规划建设了雷家河水库,青林沟,青龙等三个水库。为龙潭乡提供饮水与灌溉农田用。龙潭乡已经

7、设计建成了基本的饮用供水网管的规划,基本实现供水到户。能够保障园区基本服务设施的运作和游客的基本接待。9.1.1.2农业生产用水的规划:园区内要设置完善的供水网管,利用园区自有水源和龙潭乡的备用水库,铺设较为系统的农业用水供应管道,同时配置相应的农业灌溉设施,保障园区农业生产用水,在每个园区都要系统的设立供水网管,特别要满足几个主要农业生产区的集中和高峰期用水。在园区用水方面尽量考虑节水和水的循环利用先进模式。9.1.3排水系统规划按照污水的排放应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不得污染水源地的规划原则,园区应有针对性的建设污水处理等排水排水系统以保护旅游区的良好设施,排水工程应设置于隐蔽处,或制成建筑小

8、品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因为园区所在地受水资源因素限制,因此要考虑雨污分流,充分利用水资源。9.1.4 供电系统规划:龙潭乡用电已规划建设35KV变电站一处,提高原有变压器容量到3000KVA,另外各组增加一组变压器,新建10kv高压线路,形成高电力供给配置要求,园区主要衔接龙潭乡的电力规划,铺设园区内部的电力供应管道和设施,满足园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同时鼓励采用太阳能作为园区基本的照明能源。全面实施电网系统的铺设设计,完善电网结构,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尤其是园区现代会议中心用电和园区季节性生产用电需求。在园区科学布置光纤和电缆,保障整个园区的电话网、互联网的畅通网。9.1.5

9、管网综合规划为使环境美观,形成现代生态产业公园,规划各管线均敷设在路面下。互不干扰,畅通无阻,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管线碰撞、返工现象,需对各工程管线进行全面综合,用以指导今后道路建设时各管线能顺利敷设,亦为各管线施工设计单位提供可靠依据。主要对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管道、电信管道(有线电视)和燃气管道等六种管线进行综合。除雨污管外,管线布置基本上平行于道路布置,纵向坡度基本与道路坡度一致。雨污水管线按具体情况考虑。9.1.6环卫设施规划依据“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园区、化害为利”的原则在规划区内布置公共厕所、洗手间等公共环卫设施。垃圾处理采用袋装垃圾专门收集、集中清运处理方式

10、。公共卫生间应在景区标志性建筑等重要节点、采摘园、薰衣草庄园、景区等游客集散地设置,同时根据排污系统的现有条件,分别采用水冲式、生态型等不同形式,并在重要节点设置较高级的旅游厕所。根据龙潭乡定制的垃圾收集方式和处理规划,园区内部应在主、次干道上每1000米设置一个垃圾箱,游路上每500米设置一个垃圾箱。在道路节点上均设有垃圾收集设施。同时还应注意垃圾箱的设计与规划区主题的和谐统一。9.1.7夜景灯光规划以把握主题、整体亮化、智能化、特色化为设计思想,根据产业公园的设计目的和功能集生产、科研、旅游于一体,定位该园区的主题,进而确定园区夜景照明亮化工程的设计主题与构思方向,确定以灯光环境匹配园区的

11、主题性及建筑特色和周边环境;希望借此对整个园区的景观特征及功能特性有品质上的提升。道路明亮体系:在二级、三级道路上全程设置太阳能路灯。每20米一个,可根据旅游布局分段设置道路照明系列。景区亮丽体系:根据景区具体情况,由各景区负责其灯光亮化工程。植物照明采用泛光灯、地埋灯,光源配置以黄色为主,绿色为辅,营造温暖的灯光环境。9.2景观设施规划在立体生态农业采摘体验区、都市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市民农园、以及薰衣草庄园周围或道路两旁进行绿化或修整,包括种花、植草、安置种植板等。9.2.1植物规划原则规划区域内主要以现代农业和立体生态农业为主,因此规划必须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美化、提升。因地制宜,充分利

12、用龙潭乡现有植物群落,对它们进行品种上和景观效果上的调整、补充、完善;功能强化,根据周边环境对区域范围的植物进行功能上的区分,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针对各个园区的功能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植物搭配方案,主要是以美化园区,提升园区景观性为主。同时考虑新优、彩叶植物。类型上增加高大乔木、灌木、地被和水生植物的种类,以改变现有状况以农耕景观和林相单一的状况;季相鲜明,综合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利用各色乔、灌、草本、水生植物组景,注意色彩和季象的变化和搭配。丰富的植被景观。在大量游人活动集中的地段,可设开阔的大草坪,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种植高大的乔木为宜。管理服务区:可以高大乔木作为基调树,与花灌木和地被植

13、物结合,一般采用规则式种植,形成前后层次丰富、色块对比强烈、绚丽多姿的植被景观。9.2.2游客接待中心:要集购物参观休闲于一体,主要配置游客活动区和后勤管理区。游客接待区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旅游咨询、线路规划旅游购物等功能,后勤管理区则为园区的车辆和工具以及货物的卸载区域。要坚持活动区和管理区分开。此处为园区核心地点之一,基础设施要完善,同时应做好整体与环境的规划,营造一个明亮大气,与园区整体定位相符的风格。此外把旅游商品购物设置在游客接待中心,方便游客进行消费,同时能充分发挥接待中心的价值。9.2.3新农村综合体:对当地农居进行统规统建,采用环保材料,以低耗能、能源自给和利用太阳能等作为建房

14、准则,同时充分结合当地的民居特色,以23层为主,力求设施齐全、生活便利、整洁优美。以租赁或房屋入股的方式进行房屋改造,开展农家乐项目,按照公司要求改建成中级档次的住宿区和餐饮休闲区,同时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9.2.4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中心:在无限田园风光背景下,建设一座高级的会议休闲娱乐中心,建设各种规格的会议室、多功能厅、客房、中西餐厅、茶室和娱乐室。配备会议设备、网球、乒乓球、台球、游泳、KTV、美容美发等娱乐康体设施,主要接待商务和公务会议的团体。9.2.5传统原味原生态餐厅:餐厅主体结构采用玻璃材料构成,具有良好的透光效果,为顾客提供自然美好的就餐环境。此外,餐

15、厅的主要食材均来自园区,即产即食,让顾客品尝到新鲜安全优质的原味美食。9.2.6农特产品购物中心 可以设置在靠近市民农园和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的地方,展示和售卖园区生产的有机作物,作为有机蔬菜的售卖点和市民农园产物的互换区,增加游客体验收获成果的喜悦。使顾客购物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产品背后的故事,增加产品文化内涵。中心主要出售园区自产农特产品、创意纪念品和广元特产。9.2.7小型管理间:在每个功能区内要设置一个管理区,主要为功能区工具和设施的放置。在立体生态农业体验园,主要功能为采摘工具的发放,以及产品的称重,教育基地室内讲解。有机蔬菜基地则为工具间,以及有机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后勤服务,蔬菜采摘的临时中转地。9.2.8卧龙谷森林探险拓展区:要建立一条山地自行车骑游道,起点可从游客中心开始,沿园区等高线位置设立一部分平缓的骑游道,在森林探险拓展区设立惊险刺激的山地骑行体验。 园区的项目的基本设施的建设。9.2.9熏衣草庄园:涉及到园区游步道的修建,以及基本景观设施。种植成片连绵的薰衣草,安置美观的座椅和风车房屋。房屋就可以作为庄园的服务中心,可提供照相,服装租赁等服务。9.2.10旅游小品建设为方便游客休息,在各果园入口处或果园中相对空旷处建设休息亭和公园座椅。休息亭建设材料主要依靠龙潭乡当地的木质材料,配以水泥石墩修建而成。这样既能和观光果园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又能方便游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