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27902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材分析 语文S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顶碗少年表演两次都失败了,他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下没有退却,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碗,表演取得了成功。第1自然段,写“我”回忆二十多年前曾经在上海大世界观看过一次杂技表演。第2自然段,写顶碗少年在表演最后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失误。先写“一位英俊的少年”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

2、“头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表演,“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却总是掉不下来”,他“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从对他的这些“令人惊羡的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少年的演技已是很娴熟,很精彩了。但是,他在表演最后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失误。“都惊呆了”“有些青年吹起了口哨”写出了观众的反应。第3自然段,写顶碗少年第二次失误。先写了少年的神态、动作:“没有慌乱”“歉疚地微笑”“不失风度地鞠了一躬”“很沉着,不慌不忙”,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从中可以看出,少年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虽感歉疚,但是没有气馁,没有退却,一切重新开始。观众“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3、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忍不住拍响了巴掌”,写出了善良的观众都期待他的成功。第46自然段,写顶碗少年在白发老者的鼓励下,第三次顶碗终于成功了。“场子里一片喧哗”不满的观众反应更强烈了。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他的神情反映着他的心理,在众多期待他的观众面前,连续两次失败,此时,也许他头脑里一片空白,也许他想了很多就在少年最困难、最彷徨无助的时候,一位白发老者的出现使少年“镇静下来”,老者亲切的“抚摸”给他带来了赞许和疼爱,“轻轻摇撼”给他传递了力量,“低声”的话语使他坚定了信心,他终于成功了!第二部分(第7、8自然段)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第7自然段,写“我”

4、每每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总会很激动。这里写了两个意思:一是深信当年那位少年一定成为一位杂技艺术家了,他是一个强者;二是那一夜顶碗少年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常常激励“我”前进。“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代表顶碗少年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演出,代表少年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失败面前,勇于拼搏、坚持不懈,最后获得成功的精神。第8自然段,写“我”从顶碗少年的身上得到的启迪。课文最后一句话,以“山穷水尽”和“柳暗花明”,“冰天雪地”和“温暖的春风”作对比,形象地说明,即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再拼搏一次的努力中。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通过作者

5、亲眼目睹的这位顶碗少年面对失败与挫折,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事实,使学生受到启迪,并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有两道思考题和一道带号的选做题。第1题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的;第2题要求学生抓住课文对少年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少年的拼搏精神。带号的选做题是拓展练笔,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白发老人和少年的言行、心理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写下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6、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7、课 同学们看过杂技比赛吗?说说你在观看比赛时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矫正字音。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 颓丧 迷惘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4、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默读,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倒叙式开头。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三部分: 第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给“我”

8、的启迪。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用序号从文章标出“顶碗少年”一共尝试了几次。 第一次失败。第2自然段。 第二次失败。第3自然段。 第三次成功。4到6自然段。 5、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5、顶碗少年哲 叠 瓷 肢 捣 捂 搏 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

9、习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顶碗少年进行了几次表演?(三次) 2、生读课文,以读带思。 (1)学生读第一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学生读第二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学生读第三个场面描写,画出少年的表现。 3、读这三句话,(投影出示)体会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心理变化。(联系前后文的场面描写。)(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台上,

10、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顶碗少年连续两次失误,当第三次继续表演这个节目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如果表演者是你,你会怎样做?三、课后拓展,深化感悟 读了课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假如你到现场看了顶碗少年的表演,你会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些什么?四、总结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五、作业1、做一课一练。2、搜集名人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故事,然后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顶碗少年第一次失败:微笑鞠了一躬第二次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第三次成功:镇静鞠了一躬惊心动魄的拼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