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27850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的编辑、编译、上机调试等基本操作操作,能够运用C+语言程序解决本专业某些实际问题,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在毕业设计时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应独立完成所布置的上机作业,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编译运行通过程序,应事先预习设计好程序。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主要仪器设备:台式计算机,PIV,安装有WindowsXP操作系统、Visual C

2、+ 6.0及以上版本。 现有台套数:现有300台。 三、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目的要求 学时分配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必开、选开 1C+语言集成环境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总结与回顾 1. 熟悉C+语言的集成环境,了解菜单的使用方法。 2. 掌握C+语言程序上机的编辑、编译、连接、运行的基本步骤。 3. 对结构化程序设计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基本操作性实验 1必开 2C+对C的增强 1. 掌握C+注释、常量、引用等的使用方法。 2. 掌握new、delete的使用方法。 3. 掌握C+的输入、输出流库的的使用方法。 2设计性实验 1必开 3C+对C的增强及程序的多文件组织 1.

3、 掌握C+中函数的缺省参数、函数的可变参数的用法。 2. 掌握C+中函数的重载、内联函数等新增函数功能的用法。 3. 掌握程序的多文件组织的方法 2设计性实验 1必开 4类和对象 1. 掌握C+程序中类和对象的实现及使用方法。 2. 掌握构造函数及析构函数的使用方法。 3. 验证this指针、静态成员、友元等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设计性实验 1必开 5运算符重载 掌握常用运算符重载的实现方法。 2设计性实验 1必开 6继承 1. 掌握继承的实现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子类中对父类成员进行构造和析构的方法 2综合性实验 1必开 7多态 1. 验证虚函数及不使用虚函数两种重载机制的差别。 2. 掌

4、握抽象基类和纯虚函数的使用方法。 2综合性实验 1必开 8模板 掌握模板函数的基本使用方法 2综合性实验 1必开 9异常处理 掌握C+标准异常及其用法的方法。 2综合性实验 1必开 四: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1实验项目名称:C+语言集成环境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总结与回顾 1. 实验要求: 1. 熟悉C+语言的集成环境,了解菜单的使用方法。 2. 掌握C+语言程序上机的编辑、编译、连接、运行的基本步骤。 3. 对结构化程序设计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实验内容: 1. 熟悉File、Edit、Run、Option等菜单中常用菜单项及对应快捷键的使用方法。 2. 熟悉C+语言程序上机的编辑、编译、连

5、接、运行的基本步骤。 3. 编写程序处理字符串,先输入“1-20,50,100-200”。再输入一个整数判断是否在以上字符串所描述的范围内。2实验项目名称:C+对C的增强1、实验要求: 1. 掌握C+注释、常量、引用等的使用方法。 2. 掌握new、delete的使用方法。 3. 掌握C+的输入、输出流库的的使用方法。2、实验内容: 1. 验证C+语言中各种新增功能,如常量、引用等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编程使用cin、cout实现各种数据格式的输入输出。 3. 改进上次实验中编写的函数,使用引用、cin、cout、new、delete替代原有C提供的相应功能。 3实验项目名称:C+对C的增

6、强及程序的多文件组织实验要求: 1. 掌握C+中函数的缺省参数、函数的可变参数的用法。 2. 掌握C+中函数的重载、内联函数等新增函数功能的用法。 3. 掌握程序的多文件组织的方法实验内容: 1. 使用函数的缺省参数、可变参数、函数的重载技术编写三个函数、分别实现矩阵的输入、输出及旋转。 2. 将以上程序保存在两个源程序文件当中,并为每个文件建立头文件。 4实验项目名称:类和对象实验要求: 1. 掌握C+程序中类和对象的实现及使用方法。 2. 掌握构造函数及析构函数的使用方法。 3. 验证this指针、静态成员、友元等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 编程实现一个三角形类,在类中封装其各种

7、操作。 2. 编程实现一个字符串类,在类中封装其各种操作。 5实验项目名称:运算符重载实验要求: 掌握常用运算符重载的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 1. 编程对上次实验编写的三角形类进行改进,实现=、等操作进行运算。 6实验项目名称:继承实验要求: 1. 掌握继承的实现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子类中对父类成员进行构造和析构的方法实验内容: 编程实现实现一个多边形类族,父类实现基本操作,子类包括三角形、矩形、圆形,实现具体操作。 7实验项目名称:多态实验要求: 1. 验证虚函数及不使用虚函数两种重载机制的差别。 2. 掌握抽象基类和纯虚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使用多态技术改进上次实验所编写的多边形

8、类族。 8实验项目名称:模板实验要求: 掌握模板函数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 编写模板实现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 2. 编写模板实现数组排序功能,并尝试应用于字符串对象和多边形对象 9实验项目名称:异常处理实验要求: 掌握C+标准异常及其用法的方法。 实验内容: 1. 使用异常技术编写输入函数,对用户的错误输入进行处理 2. 改进字符串类和多边形类族,使其能够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处理。 五、考核方式 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完成后两周内,必须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至少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1. 格式规范,书写清晰; 2. 要求叙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的算法思想、流程图或NS图和源程序清单; 3. 给出运行结果; 4. 进行相应部分的实验小结。 考核方式: 5. 每次实验课结束时有指导老师现场根据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6. 评分过程依据运行结果(70)、程序结构的合理性(10)和代码的可读性(20)多个方面明确的指标进行; 7.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六、实验教材、参考书 教材 1. C+程序设计教程钱能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赵雷,朱晓旭 统编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 张海藩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3. C+编程思想(英文版)第三版 (美)Bruce Eckel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