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278341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泰花园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1编制依据 序号名 称编 号1结构施工图结施-00170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0G1015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97G3296施工组织设计主体装修部分2工程概况 2.1设计情况一览表 1建筑面积建筑面积78804m2裙房单层面积4500m2占地面积6700m2标准层面积1100m22建筑层数地 下3层局部4层地 上26层3建筑层高首 层4.5m标准层3m4建筑高度基底标高-15.7m基坑深度15.2m檐口高度87.5m建筑总高101.3m5结构

2、形式基础形式筏板结构形式框支剪力墙6地下防水结构自防水防水混凝土、C30P8材料防水SBS7强度等级框 架 柱C60、C50(310层)梁板、楼梯C35框架核心筒墙体C50、C40(310层)剪力墙内、外墙C40、C30(2226层)后 浇 带C40 P88结构断面尺寸外墙厚度(mm)400、200内墙厚度(mm)200、400、500、600柱断面(mm)10001000、800800 梁断面(mm)400500、楼板厚度(mm)120、140、1809结 构转换层设置位置十层和十一层之间结构形式框支梁10钢筋类别非预应力钢筋级、级11钢 筋保护层梁、柱25mm墙、板20mm12钢筋连接类

3、别框架梁22冷挤压框架柱20锥螺纹剪力墙及其它绑 扎2.2 地上结构平面图3施工安排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转换层以下结构7月中旬完,11-24层要求在11月15日前做完,12月20日结构封顶。3.2劳动力组织及职责分工管理负责人:于凤才劳务队负责人:董斌结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240人,分两个班组作业,每组70人,钢筋加工60人,运输40人。成立由项目部两名技术人员、一名质量员和钢筋班技术员、加工班长、连接班长组成钢筋分项控制小组,全面负责钢筋分项工程。4施工准备4.1技术质量准备(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自审,认真熟悉图纸并且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对交底内容进行

4、学习、讨论。(2)工长认真学习钢筋有关规范、规程,对施工班组和试验员进行施工交底、试验交底,根据图纸对各部位钢筋量进行统计,提出钢筋用量计划报给材料部门组织订货并进行钢筋下料。(3)成立项目部和作业队伍的双重控制小组,对钢筋分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材料节约等全面负责。(4)根据现场钢筋用量和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劳动力进场,并对锥螺纹和冷挤压套筒连接工人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5)钢筋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检”制,层层把关,多方控制施工质量。4.2机具准备 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锥螺纹套丝机各准备两台;钢筋套管冷挤压机四台;卷扬机一台;除锈机一台。作业前对挤压机的挤压力和力矩

5、扳手进行标定。4.3材料准备4.3.1钢筋用量材料管理人员依据技术人员提出的钢筋用量计划组织订货并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安排材料进场。根据现有图纸对钢筋用量统计如下:类别363228252220161412101086钢筋(t)60160180580908058036027090450冷挤压套筒数(个)320110010002080锥螺纹套筒数(个)96018140112014404.3.2材料验收及码放(1)钢筋进场时技术人员和材料人员组织验收,原材(包括所用-火烧丝、套筒)须有出厂合格证;(2)钢筋加工前须进行原材复试,原材复试每60t为一批量,不足60t时也可为一批量。混合批中含碳量不超过0.

6、02%,含锰量不超过0.15%;(3)钢筋进场后必须搁置在料场地垄墙上或用枕木垫起,垫起高度不小于20cm,并用彩条布覆盖以防雨,同时原材应挂标识牌。5、施工方法5.1流水段的划分 主体结构裙房部分分四个流水段,1-6轴为A段,7-12轴为B段,13-16轴为C段,17-21轴为D段; 转换层以上剪力墙分、流水段。详见流水段划分图。5.2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应对其外观进行检查,钢筋表面应保持洁净、无损伤且平直、无局部弯折,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在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核对规格型号并原材复试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加工。调直610盘条钢筋时冷拉率不大于

7、4%。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10倍;级钢筋末端平直部分锚固长度不足可做90弯折以保证锚固长度,其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末端应做135弯钩,其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并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为10d。5.3钢筋绑扎5.3.1墙体钢筋5.3.1.1绑扎要求 a.墙体钢筋除2核心筒500、600厚墙为三层双向网片外,其他墙体均为双层双向网片,竖向钢筋在内,水平钢筋在外,三层网片墙中间网片居墙中放置。 b.墙体竖向钢筋机械连接接头(20mm

8、)第一步出楼板面1000mm,第二步出楼板面2200mm,绑扎接头第一步出楼板面40d, 第二步出楼板面92d,相临接头错开1.340d,搭接长度40d,锚固长度35d。 c.墙体水平钢筋搭接长度40d,锚固长度35d,上下两根相临钢筋接头位置错开1.340d,且大于500mm。 d.为保证墙体保护层厚度,网片水平筋上挂20mm塑料卡,间距均为800mm,呈梅花型布置。 e.墙筋逐点绑扎,搭接处至少绑3扣,搭接两端绑扎扣距端头2cm,同时保证搭接长度范围内有三根墙筋通过,并绑扎牢固; f.绑扎时,墙体竖向第一道钢筋距暗柱主筋间距为5cm,第一道水平钢筋距楼面5cm(当与柱箍筋冲突时,柱箍筋向下

9、移让水平钢筋)。5.3.1.2墙体钢筋就位工艺为:a 板上墙筋:就位前先依据墙、柱边线及网片间距检查下层钢筋甩筋位置是否正确。如有位移按照技术人员方案进行调整,然后布定位筋、画分档线绑其余钢筋;b 墙体筋如遇门窗、洞口及管道时,要在洞边竖筋上画标高线,同时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绑扎洞口加筋。c 为了墙体竖向及水平钢筋位置的准确性,要求加设竖向及水平钢筋定位梯。钢筋定位梯的钢筋规格要比墙体钢筋大一个规格,其充当墙体钢筋。按墙体钢筋间距加设的撑棍长度要比墙体厚度少2mm(其断料用无齿锯,保证端面平齐,端面刷防锈漆),撑棍要与钢筋点焊牢固。5.3.2柱子钢筋5.3.2.1绑扎要求 a.柱筋d20mm采用锥

10、螺纹套筒连接接头(第一步出楼板面1000mm,第二步出楼板面2200mm),其他采用绑扎接头(第一步出楼板面40d, 第二步出楼板面92d,相临接头错开,搭接长度40d,锚固长度35d)。b.柱主筋保护层为25mm,同时保证箍筋保护层不小于15mm。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尺寸,柱筋各侧面钢筋外皮均挂同保护层厚度的塑料卡,竖向间距800mm,同一高度上设两个;c.柱箍筋保证端头弯钩为135,且要求端头弯钩互相平行,弯钩平直段长10d;箍筋端头要两两相互错开,并要求箍筋135弯钩处叠合次序一致。5.3.2.2柱筋就位工艺为:a 柱接筋: 绑扎顺序:套柱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画钢筋间距绑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

11、,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放箍筋在甩出钢筋上,然后连接柱子钢筋。当为绑扎接头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绑扣不少于三个; 竖向相临两根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机械连接错开35d,搭接错开52d;柱箍筋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绑丝端头甩入柱内,且相临箍筋端头相互错开。5.3.3梁钢筋5.3.3.1绑扎要求 a.梁筋连接位置下铁在支座处,上铁在跨中,相邻接头错开1.3倍搭接长度,上铁贯通筋采用冷挤压连接,其余采用绑扎连接; b.楼面梁筋d25mm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0d;梁筋d25mm时锚固长度为40d。 c.梁端头钢筋伸入支座平直长度不小于0.45倍锚固长度,并向

12、上或向下做90弯钩,弯钩长度15d;梁中间下铁伸入支座长度不小于锚固长度; d.梁上铁负筋出柱边长度上排筋为净跨长的1/3;下排筋为净跨长的1/4,当该支座为中间支座连接相邻两跨时,净跨值取两跨中的较大值; e.当梁筋不需伸入支座时,在距支座0.05倍净跨处截断; f.梁上铁钢筋净距不小于1.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30mm,梁下铁钢筋净距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当梁筋放置一层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放置二层,二层钢筋与一层钢筋错档放置; g.梁柱节点处钢筋交叉时,保证柱筋端面,梁筋从柱筋内侧穿过; h.当梁交叉时,从上到下布筋顺序依次为东西向上铁、南北向上铁、东西向下、南北向下铁; i

13、.梁箍筋加密范围为出柱边不小于500且不小于2.0倍梁截面高度,距柱边主筋内外50mm各布第一道箍筋,梁柱交叉及梁梁交叉处2.0m范围内箍筋应做相应调整,保证梁筋位于箍筋四角,四角梁筋与箍筋采用兜扣绑扎,其余采用八字扣; j.梁筋保护层为25mm,箍筋保护层不小于15mm;5.3.3.2梁筋就位工艺: a.先在梁底模上排好纵筋位置,用粉笔做好标记; b.计算好该跨梁中箍筋数量,将其穿在梁下铁两根角筋上;c.紧贴梁所在跨柱纵筋内皮穿梁下铁角筋,然后在穿梁其他钢筋; d.在梁纵筋上画好箍筋分档线,将箍筋分别绑扎牢固,同时保证箍筋肢头相互错开; e.在箍筋下面放置15mm塑料垫块(500,沿梁宽同一

14、截面放置两块,第一处出柱边250mm)。5.3.4板筋5.3.4.1绑扎要求 a.板筋下铁为双向网片,板四周布置扣铁,东西向钢筋在下,南北向钢筋在上; b.板底筋为级钢筋时端头加180弯钩,弯钩平直长10d,为级钢筋时不加弯钩,板底筋伸入支座不小于120mm; c.板负筋若支座(梁)另一侧无板时,伸长至梁或外墙边,若支座(梁)另一侧板上皮标高不同时,两侧板负筋均应锚入梁内40d; d.洞边加筋除板筋图中有注明外,均为212,伸入支座或过洞口500; e.板负筋的分布筋均为6200; f.空心砖墙处,板中均加设220通长底筋,两侧均伸入支座250; g.楼面板筋锚固长度为35d;搭接长度为40d; h.板筋保护层为20mm;5.3.4.2板筋就位工艺为: a.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