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277688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比研究 教科院1001班 黄佳 2010105010132【摘要】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机制,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并与中国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比较,归纳出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具有周期长且具有连续性,全员性和内容实用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其对中国的启示在于要构建完善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关键词】中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比研究【正文】一、问题引出科学、合理、及时的新生入学教

2、育能够使新生消除对大学生活的陌生与恐惧,使其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自从1999年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每年的招生量都在稳步增加,2011年我国高校招生量达到674万(教育网2011年6月14日)。如何使众多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好人生新篇章的第一步,这是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而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笔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对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二、 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一) 入学教育周期长且具有连续性美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入学前阶段,一般由学校招

3、生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组织,从大规模的校园参观到小型的团体会议,内容上则包括与教师见面、校园游览、学校介绍等等。旨在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的详细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学术和社会方面的适应,提出选择专业和第一学期课程的建议。这个阶段的实施,既消除了新生的迷茫,又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是一种双赢的项目。第二是新生日周阶段,一般在新生开学后的某天或者是某周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熟悉学校环境以及与教师、员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交流的机会,有些活动还会持续开展。旨在建立一个“小区”,为学生创造一种归属感,使新生尽快适应高校的学习与生活。第三是新生课程阶段,也是“新生年头计划”,该阶段以修学分和学分课程模式

4、来实现,介绍和研读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校园文化、课程安排、安全意识、国际合作、社区住宿、餐饮伙食、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1】,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一年级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也就是在通识教育阶段,新生课广泛涉猎上述各科课程,大学二年级时刻根据爱好调整专业,也有利于其更好的规划大学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的选择,旨在帮助新生适应必需的学术和社会环境以及发展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和学习。(二) 入学教育的双向性新生入学教育双向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入学教育对象的全员化,即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包括对大一新生和大一新生家长的教育,把新生父母纳入入学教育体系中是美国高校的一个特点,例如在哈佛大学,

5、每位哈佛新生的家长都会被邀请写一封给哈佛本科院长,在信中要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家长的关注点,以方便各学院更好的服务新生,比如在搭配合适的室友方面等【2】。此外,各大高校不仅让新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还邀请新生的家长来学校深度参观,可以参观新生的宿舍,认识子女的同学,认识同学的父母们,可以选择性的进入新生课堂听课,可以到食堂品尝饭菜,可以参观学校医院,可以到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跟子女一起聆听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也可以到学校的就业辅导部分谈谈子女实习和就业的问题,家长甚至可以跟学校校长对话,了解急切关心的问题,可以寻求校长的解答。这种把新生入学教育对象扩展到新生的家庭成员,有利于给新生营造一个和谐

6、的成长氛围,因为对新生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全力配合。另一方面是入学教育参与人员的全员化,具体讲就是高校整合各个部门的的力量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包括学校整合全校的资源为新生提供教学和后勤服务,一般来讲,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如把学生事务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后勤服务等部门连结起来,各个部门的主管和分管人员均参与对新生的管理,从学生到教师,从员工到领导都要参与,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新生提供服务,帮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三) 入学教育内容的实用化、方式多样化美国高校针对新生入学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7、,提高了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大体分为四块:一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迎新活动;二是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的辅导课程;三是个性化、人性化的周到服务;四是信息化的迎新过程。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许多国外的学者都认为这四块教育内容是新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首先是形式多样的迎新活动,整个活动通常都会包括志愿者活动、午餐会和各类聚会、现场咨询和专题活动,特别是美国高校的志愿者活动让新生倍感亲切,它的基本功能就是让新生对新生活有个初步直接的体验。据国外部分学者的跟踪研究表明:在迎新期间学校努力营造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对新生尽快摆脱对大学的陌生感、融入集体生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8、【3】其次是各高校各具特色的辅导课程,从检索的资料来看,国外大部分学者均将课堂教育视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环节。认为应该是为新同学提供开始学习的直接指导与相应的服务。这些辅导课程一般涉及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工具的使用,语言学习,生活安全和专业课程介绍等。实践证明,这些人文课程的设置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效果,国外大学新生在入学后能够很快掌握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相关信息,并能较快融入大学生活中去。再次是国外高校提供一系列人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信仰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家庭照顾服务、社区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法律建议和经济援助等方面都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服务措施【4】。美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度,信仰

9、服务主要是对新生提供精神和信仰上的关心。但因意识形态的不同,许多大学校园里会有提供宗教信仰的牧师,为信封特定宗教的学生提供服务。家庭照顾是为哪些结了婚,尤其是带孩子上学的学生提供的特别的服务,学校回协助学生落实住宿和小孩托管问题、包括直接提供合适的公寓和儿童托管中心或者是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法律协议是指为同学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以解决学生们遇到的相关方面的问题。经济援助是指学校设有专门的金融顾问,帮助学生解决各类经济事务,如贷款、各类资助的申请。最后是信息化的迎新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构建个性化入学教育网站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入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教育载体。

10、构建一个使用、有效的迎新网站,可以提高新生处理问题的效率,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在美国某大学的迎新网站首页是该校个性化标志和学校迎新委员会的欢迎词,主页上有四个链接:本科生、研究生、迎新中心和联系我们,让新生认识到入学教育的意义并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在迎新主页中,有关于迎新团队的介绍,以及迎新期间的各项工作的详细安排,还采用问答式阐述入学教育的意义,以及一个入学教育完成后的调查问卷。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不仅便于大学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还能激发新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便于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二、 中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一) 入学教育周期较短且连续性差传统的入学教

11、育只有一周,即新生报到的第一周,也有不分高校持续二十天左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新生要接受大量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信息,这种短时间段大容量的教育方法并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新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这么多内容尚有较大困难,更别谈新生能有多少理解的内容。陈正学先生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研究一书中指出:他曾对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在短时间内的新生入学教育对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有较大帮助的不到20%【5】。这说明大多数新生是在茫然中度过的,学界对入学教育究竟应该持续多久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一周甚至在二十天内的入学教育时间确实不能解决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二)

12、 入学教育的单向性国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单向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未将新生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入学教育的体系之中,入学教育的对象单纯是大一新生,因为新生家庭成员对新生的生活、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对新生也有一定的知道作用,对新生的教育不仅仅单纯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把入学教育对象扩大到家庭成员,有利于给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另一方面是入学教育参与人员的有限性,一般新生入学教育的参与人员总是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即使图书馆和保卫处等相关人员参与,也大都只是做一个专题报告,报告的后续影响力很难保证。新生入学教育要做的细致深入,需要老师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况且在高校很多新

13、生问题并不是辅导员层面能够解决的。新生入学教育如果只是几个教师的投入,其他职能部门在处理事务时会出现“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这样更会影响新生教育的效果,进而会让新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降低。(三) 入学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形式单一化从校史校情、系史系情教育,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大都较为陈旧,逐年更新的内容不多,对学生来说缺乏实用性。在校史校情、系史系情的教育中,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发展动态介绍得太少,对各专业的前景和就业市场也缺乏新的研究和探索,学生对最新的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并且在入学教育的形式上,新生入学教育通常是几百名学生同时坐在一间大教室或者一个大报告厅中进

14、行,由领导和老师逐一进行主题教育。就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是很有必要的,其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对从高中刚入大学的新生而言,针对性还不是很强,因为新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有限,讲座所讲的内容显得过于理论和抽象化,单凭一两次规模性的教育讲座就是这些理念渗透到新生思想中还是很难的。如果这种教育形式的时间过短,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时间过长,新生们可能会习惯性的认为这是在理论上说教,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没有多少学生能够认真地听完,其内容更是不知所云了。而当入学教育结束后,新生能够记住和深刻领会的就没有多少了。三、 美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虽然我国和美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国情,特别是教育方面的国

15、情有诸多的不同之处,但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过程,并且我国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跟美国有类似之处,因此通过上述国内外新生入学教育特点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一) 构建入学教育体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随着高校竞争生源的加剧,我国高校应该构建完整的入学教育体系,适当的提早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特别是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将新生集中起来,组织参观校园、师生见面会、专业交流会等各种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到有效衔接和过渡,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让新生增加对学校的了解,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新生开学初及时开展入学

16、教育,并适当的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再次可以借鉴美国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中的新生课程模式,因为新生适应大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课程模式在大一学年的渗透,新生会对大学有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个人的学习目标,进而可以帮助新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二) 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确保入学教育的全员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新生家长纳入入学教育体系中;二是整个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首先教育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达不到对新生满意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家庭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支持,发挥新生父母对新生的积极影响。学校可以把良好的理念传递给家长,通过家长给新生学习和生活上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教师能够很快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便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亲密,对子女的影响相对也较大。其次是各高校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